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旅浙江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舟山“浙”十年 高水平建设现代海岛城市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舟山“浙”十年  高水平建设现代海岛城市

  ◎ 记者 章 琳

  这十年,是勇担使命、拼搏赶超的十年,是厚积成势、美丽蝶变的十年。十年时间,舟山用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有力落实国家战略任务,全力攻坚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通过努力,推动舟山从边陲海岛发展到开放战略高地,从产业单一到多元发展,从海防小城到海上花园城市,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为阔步迈向“两个先行”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人均GDP达到14.7万元,居全国地市第1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9%;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和9.7%,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级市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排名全省首位,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态势。

  向海图强,发展海洋经济。按照建设经略海洋先行示范区的要求,科学实施海域海岛开发,推进功能岛规划建设,构建“一岛一功能”海岛特色发展体系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提升至68%。石化产业快速兴起,总投资超2300亿元的绿色石化基地全面建成。装备制造优化升级,船舶修造向大型海工装备、特种船舶、豪华邮轮等高端领域攀升,龙头企业整合重组、做大做强,修船份额占全国的1/3以上。港航物流通江达海,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江海联运量占长江干线总量的20%,矿、油、粮吞吐量分别占到我国沿海港口总吞吐量的12.4%、12.1%、20%以上。现代渔业加快发展,现有远洋渔业资格企业数量为全国地级市之最,远洋渔业总产量超全国的1/5,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省总量的一半以上。海事服务蓬勃发展,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量和结算量分别占全国的30%和50%;外轮维修量占全国40%、全球近10%;船舶交易规模保持全国领先。海洋科技创新蓄势发力,组建东海实验室,引入浙大海洋学院等高能级科教平台,近5年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了倍增。

  服务“国之大者”,蹚出了一条“无中生油”的差异化的以油气全产业链为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重大项目牵引自贸试验区重大改革创新,通过五年努力,“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初步建成,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建设扎实起步。建成了全国最大、单体全球位于前列的石化基地,从“不产一滴油”到形成年4000万吨炼油。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油气储存能力达到3400万方。建成了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油气、铁矿石、粮食吞吐量分别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建成了全球第六大国际船加油港,保税油年供应量达552万吨。建成了全国重要的LNG登陆中心,LNG接收能力1000万吨/年。建成了全国第一大油气贸易港,2021年油气贸易额7800亿元。建成了大宗商品“期现一体化”市场,在全国率先发布了低硫油价格指数。建成了全国首个船舶进境通关无纸化口岸,通关效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五年来,自贸区累计形成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03项为全国首创。

  推进城乡建设,打造海上花园城市。过去十年,是城乡建设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建设的十年,一座高质量发展的海上花园城市初显英姿。基础设施大为改善,甬舟高速复线开工建设,舟岱大桥等8座大桥建成通车,形成世界级跨海桥梁群。建成陆岛交通码头77座,海岛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大陆引水三期主要节点工程基本建成,千方百计引进市外优质水源,推进水系连通、库库联网、库塘联网,实施海塘安澜工程,“50年一遇”以上标准海塘占51%,城区防洪排涝能力不断提升。

  聚力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扎实开局。坚持财政支出2/3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居全省前列,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全面达标。去年荣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蝉联全国平安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是全国最安全城市之一。


江南游报 文旅浙江 00005 舟山“浙”十年 高水平建设现代海岛城市 2022-09-22 江南游报2022-09-2200006;江南游报2022-09-2200007;江南游报2022-09-2200008;江南游报2022-09-2200009;江南游报2022-09-2200010;江南游报2022-09-2200012;江南游报2022-09-2200011;江南游报2022-09-2200013 2 2022年09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