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寓诗翰 嬉遨墨海
新安寓情——陈必武咏新安诗书作品展开幕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中华民族漫漫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古贤先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脍之人口的诗词文赋,成为历代书法家喜爱的创作内容,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绚丽夺目的书法精品。其中能称得上巅峰传世之作多为书家自撰,如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三大行书、钟繇宣示表、怀素自叙帖等等。那怕是只言片语、日常便条、往来书函虽说是书家信手拈来的随意之作,但不少却成了绝世极品,如王珣伯远帖、王献之鸭头丸帖、张旭肚痛帖、怀素苦笋帖等等。恰恰相反的是,倒是临摹、集字、抄录的作品却较少进入顶级范畴。
——节选自《新安寓情——陈必武咏新安诗书作品集》前言
逸寓诗翰 嬉遨墨海
新安寓情——陈必武咏新安诗书作品展开幕
今天,“新安寓情——陈必武咏新安诗书作品展”杭州国画院美术馆正式开幕,当天,陈必武先生自撰自书的诗书精品力作亦同时亮相。浙江省书协、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等相关单位领导、省市著名书法家、新闻媒体以及书法爱好者逾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所作诗词写景述事,情景交融,情文并茂,格律严谨,意境深邃;书法真草行隶,诸体皆备,形态丰富,风格多样,鸿篇小品,各具精妙。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学识修养和旺盛的书法创作活力。这个融诗词、书法于一体的极具个性、颇具特色的艺术展,充分表达了作者“逸寓诗翰、嬉遨墨海”的创作初衷,体现了作者酷爱中国传统文化,毕生追求艺术真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
陈必武先生德艺双馨,谦和儒雅,是全国知名的书法家。在谈到举办本次展览的意图时,陈先生说,诗词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国粹,传承她、展示她、弘扬她是为了提振我们乃至子孙后代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其次,诗以书彰,书以载诗。多年来,陈先生坚持写自己创作的诗文,寄情感于书法,熔诗书于一炉。“一味抄录别人的东西,难免有抄书匠之嫌;作品没有自己的东西,暴露出书家文学修养之匮乏。”陈先生觉得,书法除录古,更应多写今,把握时代脉搏,讴歌社稷之兴,“要提倡书法家自撰内容,源于心,兴于诗,显于书,发挥诗文与书法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效果。”
当天,与展览配套的《新安寓情——陈必武咏新安诗书作品集》也进行了首发。作品集装桢精美,诗书合璧,图文并茂,收录了陈先生历年撰写吟咏新安的56首诗词,每首诗词都辅以题跋,记录了创作背景、由来和感悟,纯任自然,情真意切。诸多浙西景观于作者笔下汇成一幅灿烂夺目的新安山水重彩画长卷,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作品集。
据悉,此次展览展期至11月3日止。
陈必武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四明书画院副院长,建德市文联顾问。曾任浙江省第四、五、六届文联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电力书法家协会主席。本世纪初以来,先后在杭州西湖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图书馆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
陈先生勤奋、严谨、谦逊的治学精神,一直为书界同道所公认。他从唐宋入手,上溯晋魏,下涉明清,熔碑帖于一炉,汲百家之精华,同时又不断融入时代的气息,从而逐步形成了沉着而又潇洒、古朴而又清雅、慎密而又空灵的独特书风。他的楷书取法钟王颜柳,雍容萧散,规中见逸;行书着力晋魏宋四家,空灵秀润,行云流水;草书得益旭素允明,气势夺人,跌宕灑脱;隶书直追史晨石门,清丽古雅,流动畅酣。“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陈先生勤于读书,善于思考,注重书学理论与书法创作的互动共进,他的书学论文涉及书法的学习与创作、美学与哲学等多个领域,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等专业刊物。自2001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陈必武书法集》以来,至今已有八本书法专著问世。
▲七绝·《龙年正月初三谒梅城乌龙山玉佛寺二首》2021年
▲七律·《辛丑清明寻访梅城玉带河一吟》2021年
▲七绝·《泛舟寻秦时采铜遗迹未及》2020年
▲七绝·《题万丽芳摄新安江夜景照》2015年
▲七绝·《重建梅城祖宅》2019年
▲五律·《浙西缘》2022年
▲五古·《新安忆》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