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文旅观察

未来乡村:“诗和远方”与“人间烟火”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党的十九大创造性的提出到现在的全面推进,如何更深刻的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浙江省的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前面,在这一个个乡村振兴的缩影中,我们可以看得见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未来乡村:“诗和远方”与“人间烟火”

  ◎ 记者 王 珏 通讯员 王永贞

  10月份,是稻田飘香的日子,是满目金黄的日子,更是丰收欢庆的日子。在浙江省文成县铜铃山镇石门村,百余亩的梯田,层层叠叠,从山腰中次第铺开。阳光下,梯田里的水稻闪烁着金黄色的光,成串的稻穗在秋风里低语着季节的欢歌。生活,在果实里,往往最容易看到富足的样子。这样的情景是很多人眼里的诗与远方。

  但乡村振兴建设远不止于此。除了自然风光的吆喝,除了成全人们对于乡村的美好想象,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为农民而兴,为农民而建。

  在石门村百余亩的梯田之下,还藏着村民们的“人间烟火”。这是他们村民们通过实践和研究推广开来的“稻虾共养”模式。按照村民的话说:就是种水稻、养龙虾两不耽误。

  石门村高海拔,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村两委干部挖掘自然资源,利用宅基地复垦契机,盘活闲置农田、复垦建设用地55.24亩用于种植中浙优8号稻种。同时,为了更好的提高村民收入,村两委干部逐户上门协商沟通“稻虾共养”计划,经村民代表一致协商,同意在73亩村集体土地的基础上,流转农户27亩农田土地,按照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租赁,共计100亩农田作为稻虾共养试点基地。

  为了更好的推进和落实稻虾共养,村集体商量决定通过“村集体土地入股+人才技术入股+村民集资”的形式,集资30余万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购买蹈虾共养所需的基础设施,如3台供氧机、3个备用水泵,6个水田监控等。

  石门村村民世代以耕田种稻为生,都没有养过小龙虾,稻虾共养的计划,从一开始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是观念到实践的。一方面要让村民看的见希望,另一方面要出成绩。稻虾共养并不是开创式的实践,在浙江文成、湖北武汉等地早就有成功的案例,村干部郑式忠带领村干部、本村养殖能手、种养大户等8人,前往文成黄坦、湖北武汉等多地外出考察学习养殖技术。再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村民郑式忠、叶仕林等种农大户实地观察小龙虾的点滴变化,参考大量的养殖书籍,白天养虾,晚上学习,逐步掌握稻虾共养的技术。当然,这也离不开“高人”的指点,浙江省农科院指导员现场实地指导龙虾养殖技巧,解决村民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小龙虾虾苗成活率低、养殖饲料比例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种养风险。

  就这样,石门村的稻虾共养逐渐走向稳定。为保证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村干部郑式忠带头与湖北蓝之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系,签订合同,由虾苗出售方保证成活率,降低村民经济损失。同时签订回购协议,由虾苗提供商兜底收购,保证村民能卖得出,有钱挣。由于石门村养殖的小龙虾品种比普通小龙虾更优,加上有效的宣传途径,石门村的小龙虾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稻虾共养之后,小龙虾在稻田间捕食害虫,这样农药也用少了,不仅提高了稻田产值,还更加健康环保。”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永平表示。

  这只是众多乡村振兴中的一个小小案例,由市场需求催生的产业调整。“种水稻”是我们的传统产业,“养龙虾”是根据市场需求做的调整。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的良性循环,是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小小样板,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缩影。

  现在的石门村,依旧是大量摄影爱好者的打卡点,依旧是很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只是在这样的诗和远方里,多了共同富裕的人间烟火,多了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滋养了中华文明,其中,“和”文化是立足中华沃土、根植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和价值理念。乡村振兴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速度既要与农民意愿相协调,也要与经济发展能力相适应,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确保成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江南游报 文旅观察 00004 未来乡村:“诗和远方”与“人间烟火” 2022-10-27 江南游报2022-10-2700006;江南游报2022-10-2700007;江南游报2022-10-2700008;江南游报2022-10-2700009;江南游报2022-10-2700010;江南游报2022-10-2700011;江南游报2022-10-2700012 2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