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匠人匠心

信念之魂亦如“纸寿千年”

他用双手制造和承载浙江墨韵的手工纸

  信念之魂亦如“纸寿千年”

  他用双手制造和承载浙江墨韵的手工纸

  ◎ 记者 刘 青 供图  黄宏健

  在浙江西部的开化,出产一种称为“藤纸”的地方手工纸,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曾独领风骚数百年,为中国古纸之极品。其纸色洁白绵润,帘纹不显,不沁墨,不虫蛀,耐泛黄,有着触之轻薄柔韧,藏之千年不腐的绝伦品质,享誉中外,是明清最名贵的书籍用纸。现典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四库全书》便是用开化纸抄写,历经时代变迁仍不变色,至今依然散发出氤氲两百多年的书香。

  今年9月底,开化县华埠镇朝阳村皂角自然村的一家青砖院落里迎来几位不一样的客人,他们聚在一起,对着桌面上几张洁白细腻的纸张评头论足。他们有的用手指托起单层纸,认真观察纸的致密度、均匀度和厚度;有的拿起纸的一角抖一抖,或者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弹一弹,听纸的声音;有的干脆执起一旁的毛笔,直接在纸上点画起来……他们是谁?缘何对这些纸张如此感兴趣?这还得从开化纸的技艺传承人黄宏健身上说起。

  低矮的栅栏、整洁利落的庭院、青砖白缝的房屋,这是黄宏健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个子不高,带点中年发福的小肚腩,圆脸阔额,让黄宏健看起来很和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年男人,居然是开化纸的技艺传承人。

  开化纸也许很多当地人没听过,包括年轻时的黄宏健。他那时曾是个小镇上的有为青年,开过服装店,跑过长途,办过家具厂,开过饭店,甚至还下地打过井。因为敢想敢闯,脑子活络,做什么都风生水起,但这些事,跟纸压根没半毛钱关系。

  十年前,还在镇上开饭店的黄宏健,甚至连开化纸都没听说过。有一次,黄宏健在招呼客人时,听酒桌上有人在说“开化纸”,他凑上去问:“开化以前还造纸吗?”众人一阵哄笑,告诉他开化纸那可是国宝啊,一般人用不起。

  国宝?黄宏健顿时来了兴趣,他活络的头脑告诉他,这或许是门好营生。不经意的一次对话,却在黄宏健心里埋下了种子,没人想到,几年后,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男人,埋头走上了寻纸的道路。 但对于造纸这件事而言,黄宏健是“一张白纸”。黄宏健告诉记者,一开始,他脑子里的想法很简单,造纸不就是稻草竹浆捣捣碎,再沥干,就是纸了。小时候跟着外婆认识过不少植物,自己从小也在山里长大,他不认为造纸有多难。

  探求的种子一旦埋下,便会生根发芽。黄宏健把饭店交给老婆打理,自己开始东奔西跑,去各地拜访有造纸手艺的老匠人。开化方圆两百公里内,跟纸相关的坐标,他几乎都跑遍了。

  2011年起,黄宏健一头钻进“复活”开化纸的工作中,彼时,他每天开车寻访求艺,踏遍开化山野找寻原料,白天调查、做试验,晚上则阅览史志,自学造纸课程。最初,黄宏健是和妻子在自家饭店的厨房,用高压锅等厨具试验造纸,试制的纸张质量有些粗糙,如此反复几次,效果都差不多。热情被浇个透心凉,于是黄宏健是去了趟浙江省图书馆,黄宏健想看看用开化纸印出来的古书到底长啥样。书拿到手里,一摸,黄宏健叹了口气,这才叫开化纸!才叫国宝!自己造的那叫什么纸啊,简直连手纸都不如。

  换成很多人,可能直接就放弃了,但黄宏健不一样,心底那股不服输的火苗,好像窜得更高了。他决定从头学起,第一件事,就是从书店捧回一堆书——《高分子化学》《制浆工艺学》《植物纤维化学》,还有厚厚的县志、市志。2013年,黄宏健干脆关掉饭店,带着老婆,把家搬到了山里。“在山里一来接触原材料更方便,二来地方更大,能放东西。”黄宏健说,造纸这件事,就像一趟苦旅,了解越多,压力越大,越觉得目标遥遥无期。

  当然也扪心自问过,这件事值不值?天天就是跟藤条、草茎打交道,然后砍柴、打浆、煮浆、晾晒……“放弃,肯定是想过的”,但黄宏健又觉得,总有种力量在驱使他做这件事,有种说不清的“使命感”。

  “麻烦就麻烦在,古时候开化纸的制作技法,从来没有在文献中记载流传过,工艺都是靠历代纸匠口口相传,相当于现在的‘商业机密’。”黄宏健说,恢复开化纸这件事,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把自古留存的开化纸拿来检测,可以看出其中纤维的长短、宽窄比例。根据麻、皮、竹、草等原料的纤维长度,大致也能判断来源。但这些都只是大概,并不那么确定。还有以前纸匠用的纸药、黏结剂是什么,现在更是没人知道。”黄宏健告诉记者,直到开化特有的一种植物的出现,让他的造纸事业迎来了转机。这种特有的植物便是——荛花。

  在寻访中,黄宏健偶然得知,从古代到上世纪80年代,开化每年都有人在采摘荛花。在老一辈山民口中,荛花又被称为“弯弯皮”、“山棉皮”。据说,最早是用来造银票的,后来用作造钞票。 通过大量查阅浙江、江西的中草药词典,黄宏健渐渐摸清了荛花的种类、储量、分布、习性。又经过好几年的试验,黄宏健终于发现,荛花正是制作开化纸的主要原料。荛花所富含的特殊毒性,用其制成的纸能防虫蛀,千年不坏。

  “2015年,我们真的是咬牙过来的,当时考虑如果还是看不到希望就算了,大不了重新做农民。” 黄宏健感叹,多亏了当时自己的这股狠劲,不然就没今天这个“故事”啦。2017年3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牵线搭桥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的院士工作站在开化县正式启用。有了复旦团队的科技支撑,黄宏健的复兴之路也迎来了春天。他继续摸索,不断实验,很快,他开化纸事业有了质的变化。

  跟杨玉良院士合作后,黄宏健几乎每隔两个月,就会跑一趟复旦大学,把最新出品的试验纸样,拿给化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的专家们进行监测分析。

  与此同时,皮料打浆工艺、漂白工艺不断创新和改良,设备也得以提升,终于,黄宏健他们造出来的纸张成品,越来越接近开化纸。据他介绍,开化纸工艺复杂,一张手工纸需要七十二道精细工艺。应该说,在典籍用纸上,黄宏健所造开化纸纸性已与古代开化纸高度接近。

  怀揣着造出最好修复用纸的美好憧憬,在典籍印刷用纸基础上,黄宏健又相继开发出古籍修复用纸、书画用纸、版画用纸等纸种,且收获一系列成果。如在2018年,黄宏健成功研制出1.6克每平方米修复用纸,走上古籍修复用纸的行业前沿。

  黄宏健笑称,开化纸是一个“坑”,因为造一张好纸很难,很少有人能坚持这么久。“当我越走近开化纸,我就越知道它的价值。了解越深,我就越无法放弃。”

  去年,黄宏健参与制作的文创产品《红色轨迹》出炉,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等12张图纹精细的版画,印在细腻洁白的开化纸之上,“红色足迹”镌刻清晰。当时的黄宏健希望,以此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回到我们文章开头的一幕,这几位特殊的客人正是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馆长吴学勇、副馆长张璞;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古籍部主任陈谊、网红修复师汪帆,这一组专家团莅临开化纸作坊,考察开化纸,正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要让开化纸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国手工纸的优秀代表。

  这项失传百年的古老手工纸,迎来了再次向世人展示它魅力的时刻了。

  ▲黄宏健在检查纸帘的纹路及厚薄

  ▲造纸环节中的“抄纸”程序

  ▲2019所制开化纸(混料)的水墨效果

  ▲今年新制的开化纸(楮荛混料)呈现的水墨效果

  ▲黄宏健的造纸工坊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12 他用双手制造和承载浙江墨韵的手工纸 2022-11-24 江南游报2022-11-2400006;江南游报2022-11-2400007;江南游报2022-11-2400008;江南游报2022-11-2400009;江南游报2022-11-2400012;江南游报2022-11-2400015;江南游报2022-11-2400016;江南游报2022-11-2400011;江南游报2022-11-2400013;江南游报2022-11-2400010;江南游报2022-11-2400014;江南游报2022-11-2400017;江南游报2022-11-2400018 2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