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会客厅

文章导航

塑“无用”为“无穷”

林岗和他的“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是一种人生状态。像是音乐划过温热的红酒,像是月光走过婆娑的树影,像是脚下不自觉划出的舞步。

  乐在其中,也是一种生活的样子。是沉醉的,是享受的,更是愉悦的。当我们懂得乐在其中,也许也就懂得了生活该有的样子。

  塑“无用”为“无穷”

  林岗和他的“乐在其中”

  ◎ 记者 王 珏

  很喜欢“乐在其中”这个词语,总觉得有着乐颠颠的画面感,还有着一种“活在当下”的意识,存储着我们的情感、温度和色彩,很细小、很微妙,也很打动人心。

  日前,林岗老师作品展——乐在其中,在东信和创园喜闻乐见开幕。在展览的序言里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场礼赞,我们活着的样式这是在表达这一本质。”即是一场礼赞,那自然是充满着欢欣鼓舞和热爱的。如此,乐在其中,便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生命状态。

  林岗老师是一个很有趣的人。采访那天,他穿着一件五彩线编织的毛衣,戴着一顶贝雷帽,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被他带进他的世界,一个乐在其中的世界。

  比如,他一屋子的宝贝,再比如,他一屋子的变废为宝。你一定可以想象的到,一个人一件一件展示自己的宝贝时那种得意与欢愉,既是分享也是自我陶醉。

  于是,我想,也许可以通过他,让我们找到了在其中的生活。

  乐

  “乐在其中”,“乐”指获得乐趣。

  什么样的事情可以获得乐趣呢?对于林岗来说,这样的乐趣无处不在。

  “我喜欢收藏砚台,在这些造型里,可以感受到高古之美,对于我来说,这是另一种雕塑。”在这些砚台里,无论是经典的美学,还是岁月的包浆,都形成了美学的高地。“这些给我的雕塑提供了很多的灵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大美无言。”

  再去看林岗的作品,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东方美学是他作品中的主要元素。比如造型简约的人佣,布局经典的外观,意蕴悠远的线条等。他用一些极具现代感的材料和工具,重新架构东方美学,喷薄着时光的沉淀。他经常说:“好玩。”是的,因为好玩,所以沉浸,忘乎所以。

  也正因为如此,林岗的作品极具感染力,“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作品传递的是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而对于林岗而言,这种状态是从发现到创造的过程。他看得见许多无用之物,使这些无用之物,有了无用之用。

  “我一直很喜欢把一些被视为没用的工艺零件重新进行一种组合,”林岗说,“我所用的几乎都是从废旧市场收来的材料,一点一点收集,根据自己的构思来展示东方带有诗意的情趣,来体现中国文化雅致或雄浑的一面。”

  他看见了世间之物好玩之处,也看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意,所以作品蕴含着沉浸与其中的欢喜。

  对于他来说艺术不仅仅是创造,更是一种生长。

  这种生长从欢喜开始,佐之以对于美的理解和美的创造,使之成为可以传递欢乐与美感的艺术品。这种生长催化了艺术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在这些无用之用中,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创作在废纸上,有使用过的明信片,也有过期的传单,还有各类产品的包装盒。乍一看,这些废纸本身就如此,仔细看才会发现,这些或用马克笔或用丙烯颜料的作品,与这些废纸上原本的信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是旧信息的意有所指,也是新巧思的语境创作。

  “这些创作与收藏是相似的。把对美创作的瞬间与过去的信息相结合,快速的凝固呈现。然后成为美的收藏。”这样的收藏,是不同于创作的另一种乐趣。

  在

  “乐在其中”,“在”是指一种瞬间的状态。对于艺术家,这是作品中当下的状态。

  “获得乐趣”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瞬间。“在”便是一种体的当下。

  常想,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意识”,放在“当下”和正在经历的这个“瞬间”,那我们也许能成为更幸福的人,并实实在在地正在活着。

  林岗,就是这样。在他很多的绘画作品里,有一张很有辨识度的脸:眉眼弯弯,眼睛半眯,嘴角上扬,充满着东方的审美。那是一张乐在其中的脸,于当下的欢喜。我想这也是林岗在创作时的一种状态吧。

  比如远处有鸟在叫,有人不以为然,他却听到了。而且他不仅听到了,甚至还想欣喜地说出来:你听,远处有鸟鸣。再比如,走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有人看到的是嘈杂与喧闹,而他看到的也许是图像般的一个个瞬间。那时,他是在用眼睛构图、拍照,心里还咔嚓咔嚓的,多有意思。

  于是,我想能拥有“瞬间”的人,不仅仅是善于把自己的意识拉回当下,专注于此时此刻的人,还是愿意打开心灵,具有丰富感受力的人。

  这种状态在林岗的每一件作品里都可以找到影子。例如他的“琴”系列作品,以中国的古琴为原型,将木材、石材、金属、玻璃、不锈钢等各类材料结合起来,组成一件件渗透着传统与自然气息的当代艺术品。每一件都像是凝固的乐章,然后每一个当下奏响。

  “一方面是因为我很喜欢音乐,另一方面也是喜欢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最重要的它充盈了我的生命。”

  其

  “乐在其中”,“其”是指与主观相对的客观事件。也许也是主观与客观交互的过程。

  在雕塑院的陈展区,安住着林岗很多作品。它们与这里的光影一同生长。

  这些作品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做成,有久远年代的石雕、磨盘等生活实用器,也有与铜、铁、不锈钢等不同的金属材料,还有大漆、琉璃、编织等工艺……在材料的碰撞、工艺的幻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些都是雕塑家与材料之间对话的瞬间。就像那件不锈钢丝编织的作品,在线的穿插和编织中,空间不断的扩延,形式的外次和精神的内核,撞击着雕塑家的思路。在逐其光的过程中,于当下空间完成和内心的自我对话。

  这是“乐”与“其”的交互,是“探索”和“道”的交错,是对“过去”和“现在”的交汇。

  “当初选择琴作为雕塑的主要题材,是在用琴来表达内心的喜乐。”

  “我做琴最好玩的是,有很多的可能性,只要你心中有琴,任何东西都可以做成琴。要有自信和信心,有寻找美好事物的标准和标杆。我也是在寻找自己内心的那把琴。”

  能够在琴中去发掘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最后出来的造型带有中国乐器色彩。也因为喜爱,他将十多年来收藏砚台得到的体会和感悟融入他所创作的琴之中,将两千多年的造型史串联在一起。从汉代砚台的简练大方、唐代砚台的雍容华贵,到宋代砚台的秀雅朴素,每个朝代的特征与文化背景都在林岗的琴上得以体现,呈现一种大美的状态。

  “心中乐,音律生,意苍穹,化形物,怀山河,皆有琴。”

  乐在其中,才能见其中之乐。从乐怀,到其物,乐在其中便成了生活和创作的一种方式。

  中

  “乐在其中”,“中”是指“我”在其中的位置。

  作品也好,人也好,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的。

  我想,像林岗这样一个有趣的人,也是正在拥有世界和未来的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似乎比较缺乏这种“乐在其中”的意识。生活节奏越快,就越怕落下什么。眼里、耳朵里、心里装的,不是即将发生的事,就是已然过去的事。

  但是,我们需更要生活多一些诗意,多一些让我们沉醉的瞬间。就算是“工作”,也应该是“享受工作”。因为“瞬间”,本质上是一种专注其中,乐在其中,打开自己,连接万物的意识。

  采访的前几日,林岗收到宁波市白鹤街道的邀请,将一件以盒子为基底的绘画作品借给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之后的艺术空间展览。说到为什么会展示这样一件作品,林岗说,在这样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有很多大家觉得没有用的东西,但其实也许就是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堆砌了无数人的记忆。就像他展示的这件作品一样,换个角度来看,换种方式去呈现,我们可以看见生活与众不同的美。

  宁波白鹤街道的这个艺术空间是艺术生长计划的一部分,“艺术首先是要有生命力的,这样才会有价值,而这种生命来自于对美的感知。”

  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在想多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常情不自禁地说:“你听,远处有鸟鸣”,或者“……真美”;又或者什么都不说,仅仅是瞬间空白,应该都是极好的。这也许才是我们应该在这天地间寻找的位置,才是可以引导我们“乐在其中”的方舟。

  ◆嘉宾:林岗(左),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杭州市雕塑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会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各大雕塑展,其雕塑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美术馆、清华大学、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等机构收藏。


江南游报 会客厅 00009 林岗和他的“乐在其中” 2023-02-02 江南游报2023-02-0200006;江南游报2023-02-0200007;江南游报2023-02-0200008;江南游报2023-02-0200009;江南游报2023-02-0200010;江南游报2023-02-0200011;江南游报2023-02-0200012;江南游报2023-02-0200013 2 2023年02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