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旅浙江

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徐学”研究 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23徐霞客文化旅游发展峰会在浙江宁海举行

  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徐学”研究 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23徐霞客文化旅游发展峰会在浙江宁海举行

  ◎记者 陈冲 摄影 袁航 尤才彬 通讯员 张小宇 邵颖玢 谢宇

  以“美好中国,幸福旅程!天下旅游,宁海开游!奔赴山海,喜迎亚运!”为主题,庆祝“中国旅游日”2023年浙江主会场活动暨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将于5月19日在浙江省宁海县开幕。

  距离今年5.19中国旅游日还有一个月。作为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分会场的一项重要活动,4月19日—20日,由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共宁海县委、宁海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徐霞客文化旅游发展峰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徐霞客研究会代表、徐霞客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区代表、徐学专家、学者教授就进一步挖掘徐霞客文化科学价值,宣传弘扬徐霞客精神,探索徐霞客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探索新时代徐霞客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领域,谋划徐学研究和文旅事业发展,推动徐霞客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共商霞客文化传承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宁海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徐霞客游线申世遗倡议地,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绚烂的人文积淀和秀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相继获评浙江文旅融合发展十佳县、浙江文旅助力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十佳县。

  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县长楼鼎鼎在致辞中表示,一部游记,百年情缘,霞客之于宁海,早已不单单是一位千古奇人,更是深深融入城市基因的一份标识与象征。霞客文化,是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自2002年第一届徐霞客开游节以来,二十届探古寻今,追寻着霞客故事,我们喊响了“天下旅游、宁海开游”。霞客元素,成为了这座城市的风景风情,重建西门城楼,新建霞客公园,修缮霞客古道,寻觅霞客足迹,打造了全国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点燃了全民户外徒步热情,“霞客行”成为宁海新时尚。霞客精神,正推动着这座城市的蝶变发展,正是他那“达人所未达、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激励着人们一次又一次“十年磨一剑”,成功申请设立“5·19”中国旅游日,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浙江大学在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徐学研究过程中,有重要的奠基和引领作用。特别是浙大地球科学学院的几代地学人,筚路蓝缕,开拓创新,孜孜不倦,久久为功,对海内外徐霞客研究的推进,对浙江省徐学研究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徐学研究领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苑在峰会致辞中表示,徐学是一座无尽的宝藏。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将创造条件,继续支持徐学发展,既深化徐学学术研究,也重视徐霞客精神的推广、普及、弘扬霞客精神,传承徐学文脉,让徐霞客的求是精神、探索精神,成为地科学院共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浙大地学人不懈探索、攀登学术高峰的不竭动力。

  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会长、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潘俊国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峰会是继金华山峰会后的又一次全国徐学组织的大聚会、大交流,是一次共商徐霞客文化传承、助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盛会。希望宁海真正成为徐霞客文化旅游的先行地、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的示范地、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领跑地,我们要继续做优徐霞客文化旅游发展高峰论坛这一平台,进一步挖掘徐霞客文化科学价值、宣传弘扬徐霞客精神、探索徐霞客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推动徐霞客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推进徐学转化出新 促进浙江文旅共富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浙江学者及浙江各界都在徐学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浙江大学1941年举办的徐霞客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会和1942年编印的《纪念刊》,是学术界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学术性的研究;1980年代初期,陈桥驿首提“徐学”;1990年代中期,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成立及持续性开展活动;2011年,在省内外各级、各界的合力推进下,《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正式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徐学亦应思考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以及如何守正创新。在继承方面,可以研究与普及并重,如研究徐学若干重大问题,徐霞客在浙江的集成性研究;普及徐学进课本,进社区等。在研究基础上,成果转化为霞客行、霞客村、霞客赛事、霞客符号等一系列文旅深度融合应用场景。同时,对于突出文化精华,讲好中国故事,深刻揭示徐霞客游记的世界性意义,助力脱贫奔小康、共同富裕的浙江实践,深入挖掘徐霞客在浙游线沿途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并予以转化、提炼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树锋在峰会作了题为“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推进浙江徐霞客研究的思考——传承、转化、出新”主题演讲报告。他提出,徐霞客研究的科学精神不能变;适应时代需求,积极为世所用的精神不能变。在研究主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应与国际交流和对话。在弘扬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的基础上,着重推动旅游事业发展。适应国家进入新时代的要求,文旅融合背景下,应该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实现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抓手。徐学及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转化,既是手段,更是目的。

  杨树锋表示,徐霞客及其游记的超越性和世界性,具有永恒的价值,恒久的魅力。我们继续深入发掘徐霞客及其游记的世界意义,学习徐霞客的求是精神和科学精神,他对大自然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不同地方风土民情的体认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新时代徐霞客文化旅游开拓的着力点,是打造徐霞客文化研究的国际化平台,持续推进徐霞客文化载体的开发建设,建立全国性的徐霞客文化旅游联盟。让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转化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实践中,推进浙江、中国和世界的“徐学”研究。

  霞客本是旅游科考 两种文化融合互动

  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会长陈庆江在峰会上表示,徐霞客游线是当代文旅融合的一条黄金路线,这是由它的本质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所决定了的。它是徐霞客依据自己“建功业于山水之间”的独立志向与高远报负、历经数十年艰苦卓绝的跋涉走出的一条游线,这条游线涵盖了中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广阔的地域,游线上蕴藏极其丰富、深厚、多样的自然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深地沉淀了霞客的旅游思想、旅游情怀,展现了霞客非同寻常的旅游方式和旅游境界。它的本质性内涵是旅游科考路线。徐霞客游线的当代价值在于它能大力推动旅游事业发展、提升旅游文化层次,可以切实促进文物调查与文物保护,有利于挖掘利用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是开展研学游和文旅融合的一方方宝地。基于游线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多维度厚重的文化积淀、景物与文化的多形式多层次加持,其文旅融合大有可为。

  在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丁芳芳看来,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体性特征对区域共同发展有重要作用,是今日助推长三角深度文旅一体化的基础。徐霞客和长三角诸省多有关联,是促进江南文旅一体化的重要文化名片。目前江南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新时代条件下精心打造好徐霞客这张江南文化的重要名片,可以进一步构筑一体化的江南文化高地,推动长三角深度文旅发展,使之成为引领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体举措包括设计富有特色的深度文化旅游、迎合时代开拓新型旅游方式、增加外宣扩大海外影响力等,以推动 “江南文化”和“徐霞客”这一文化品牌的进一步融合与互动。这不仅在于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并立足于长三角区域的深度文旅开发,着眼于新时代,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大家学习徐霞客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不畏艰难去实现梦想的这样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记者了解到,徐霞客研究会在宁海岔路镇天河村谋划乡村旅游金点子,精准定位民宿特色村,帮助建立民宿36家,成功创建省级民宿村,这就是很好的霞客文旅融合案例。宁海高标准抓好徐霞客游记起点——宁海西门地标的开发,按照资料记录,以仿古风格复建西门城楼,让游客在历史场景的还原中,感受徐霞客在西门开启“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游历的心路历程。同时持续完善周边文旅商业休闲区的建设,配套“霞客居”主题酒店、“霞客行”主题城市书房等,串联徐霞客公园、兴宁廊桥、十里红妆博物馆等11个文旅点位,形成集霞客体验、观光娱乐、餐饮休闲等于一体的文旅地标。

  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宁海县徐霞客研会会长张畅芳在峰会上表示,宁海充分挖掘和解析霞客精神,多措并举将其融入到宁海文旅之中,通过两者的融合来丰富宁海文旅内涵。修复百里霞客古道,深入挖掘徐霞客在宁海的足迹,做好霞客古道的修复提升,将《徐霞客游记》中提及的暗岩路廊、梁皇山、岔路口等40余个村庄、10余个景点进行改造提升,并在沿线设置徐霞客文化街、徐霞客文化墙、徐霞客纪念雕像等文化标识,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徐霞客“一根竹竿走天下”的行进路线。

  践行三重和谐观念 重视生态文化旅游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徐建春说,浙江在徐霞客与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共同推动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5.19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文化与名山文旅融合发展,徐霞客文化与海洋文旅融合发展,徐霞客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践行三重和谐的新观念: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社会)和谐,人内心世界和谐。开发旅游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否则不可持续发展,应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旅融合发展不能损害其他居民的利益,应该人与人和谐,特别是与所在社区和谐共生。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均涉及人的价值观念,所以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

  浙江省委党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包海波表示,徐霞客文化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快生活、慢生活有机融合成为常态。我国既需要保持一定增速,“5+2”“白加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实现。更需要加强消费社会建设,满足人民对更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慢生活”的需求。更多的人愿意做新时代的“徐霞客”。祖国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宝贵的财富。区域发展中,只有深挖文化旅游优势,形成鲜明文旅特色、王牌特色产品、精品文旅线路,做好自己,形成“品牌”,才能吸引当代“徐霞客”来做深入“研究考察”,满足好奇心。加强深度挖掘网红“打卡”和特色产品创新的潜力有助于长期品鉴“有机食材”,建立城市和乡野的日常联络,也可以吸引八方游客“流连忘返”、还想“故地重游”,作为“慢生活”的心灵安居之处。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副教授、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常务理事张晋光认为,生态文化旅游的对象包括山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及人文生态景观等,生态文化旅游的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等,旅游景区推出湿地观鸟、沙漠探险、森林养生、高原越野、登山探险等多种生态文化旅游专项产品,生态文化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我国已经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统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沙漠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体系,其中,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由于生态文化旅游具有生态保护、资源游憩、科学教育等多种功能,因而有望成为中国旅游的新风向标。

  重视文旅消费升级 三方形成合力共识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单旭说,近几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消费更趋理性。在后疫情时代的文旅融合,要正视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更加重视文旅消费升级,注重健康、环保、智能化。在文旅行融合中把握好文化视角和旅游视角的有机统一,在路径选择上,把握好因地制宜,推进不同的融合发展,注重从三个维度做好文旅融合,高站位推进文旅融合,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立体化推进文旅融合,打好“生态农业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全方位推进文旅融合,着眼于破解产权改革难题、打通企业发展资金池和加快文旅人才培育。

  浙江省地质院技术专员,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唐小明说,徐霞客曾先后三次游览雁荡山,《徐霞客游记》中有两篇是单独记述他在雁荡山游历的内容。比徐霞客更早的宋代科学家沈括,也曾游览雁荡山,并在其《梦溪笔谈》中对雁荡山地貌的成因进行了最早的科学解释。这些文字给我们认识先人眼中的雁荡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以雁荡山为代表的浙江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是在白垩纪火山地质和火山岩背景下发育的典型岩石地貌景观,因其独一无二的自然美而具有优越的旅游开发价值,是浙江得天独厚的地质文化资源,也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有力竞争者。深入挖掘以徐霞客浙东游线的人文资源和浙江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景观的地质文化资源,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对促进地方旅游发展,推动徐霞客游线申遗和浙江流纹岩地貌申遗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应在学者、政府、社会各个层面形成共识和合力,共同推进文旅融合,助力浙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金平斌说,继续加强徐霞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徐霞客游记的价值表现、徐霞客的科学探索精神、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等方面做好基础性的研究,深挖潜力,积累研究厚度。同时要拓宽研究路径,扩展研究力量,发挥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多方积极性,形成研究合力。大力推进徐霞客文化载体的建设力度;要在总结创建徐霞客文化村示范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完善徐霞客文化的创建标准和建设指南,加大徐霞客文化村在浙江省范围的推广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徐霞客文化名镇、徐霞客文化之乡、徐霞客古道等载体的创建标准研究论证,做好相应的开发利用工作。提升徐霞客文化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要靠浙江各级徐学机构及文旅部门的持续推动,更要依靠全国范围内的徐霞客相关研究机构及组织的共同努力,要争取发挥好徐霞客文化的国内联动效应,进一步提升徐霞客文化的影响力。


江南游报 文旅浙江 00006 2023徐霞客文化旅游发展峰会在浙江宁海举行 2023-04-20 江南游报2023-04-2000011;江南游报2023-04-2000012;江南游报2023-04-2000016;江南游报2023-04-2000018;江南游报2023-04-2000020;江南游报2023-04-2000026;江南游报2023-04-2000027;江南游报2023-04-2000014;江南游报2023-04-2000015;江南游报2023-04-2000017;江南游报2023-04-2000019;江南游报2023-04-2000024;江南游报2023-04-2000025 2 2023年04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