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以文艺力量赋美未来乡村
金华:以文艺力量赋美未来乡村
◎ 记者 边珊珊
自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文艺赋美”工程以来,艺术的星火也在八鹜大地上点燃,街头、巷尾、广场、公园、景区、商场……文艺正如星星之火那般遍布、融入乡村、美化全社会。
东阳
擦亮城市底色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外显,城市文化是行走的城市形象。东阳市文艺赋美活动开展以来,立足东阳特色文艺资源,精心打造“艺美东城”文艺赋美品牌,设立“梨园有戏”“黉门之声”“民乐有赏”等几大子品牌,让群众在街头散步之余就能欣赏到东城文化之美、表演艺术之美。
今年,东阳先后开展“文艺赋美”工程主题活动 场,演出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其中,“梨园有戏”品牌活动至今已经演出43场,演出以婺剧为主,独具地方特色,《东阳马生》、《英王徐策》、《樊梨花与薛丁山》……这些家喻户晓的婺剧剧目每每都让梨园舞台下的观众掌声雷动。此外,“黉门之声”“民乐有赏”作为东阳的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子品牌,已然成为全市广大群众展示才华的艺术平台,作为东阳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为城市精神共富贡献了文艺力量。
截至目前,东阳组建20余支文艺志愿者团队,招募志愿者1300多名,志愿者参与文艺赋美演出活跃度在90%左右。这其中,不仅包含东阳民歌、婺剧戏曲、道情、民俗表演等传统优秀艺术,也有流行音乐、电声乐队表演、街舞、器乐等现代元素丰富、深受青年人喜爱的流行文化,为东城“文艺赋美”增添了活力与创造力。
在推进“文艺赋美”工程中,东阳市文化馆不断拓宽文旅边界,文化进景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依托节庆,结合卢宅民俗文化节,在卢宅街区开展民俗展演、东阳民歌、歌舞表演、流行音乐会等形式多样的演出活动,为游客带去了更好的游玩体验;在天山景区举办天山音乐节演出活动,为五一期间的游客带来云端音乐沙龙、酷玩乐队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融合同时举办的草地集市,深受青年人喜爱;在横店梦外滩景区也开展多场文艺赋美演出活动,为景区增添活力。
下一步,文艺赋美活动还将继续在东阳全市各点位上演,市文化馆将从铺开乡村文艺赋美演出活动、加强文艺赋美演出活动均等化、全面打造“梨园有戏”“黉门之声”“民乐有赏”等精品点位三个方面入手,彰显东阳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艺术气质,不断满足群众文化生活,为“打造新时代强市名城、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磐安
抒写小城诗意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以来,磐安县文广旅体局紧抓时机,按照“精准定位、突出特色、品牌塑造、统筹协调”的思路推进,在金华市率先启动首演,打响“山水之间有回音”品牌,让文艺的星火以燎原之势走出剧院、贴近群众、融入乡村、美化生活,形成精而美,轻而快,流动性强、有温度、有诗意的磐安文艺风景线。
磐安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把握“三个精准定位”,既精准定位群众需求、精准定位城市特色、精准定位城乡格局”。在以宝龙广场、新兴街商业街区、浙江之心休闲广场、盘龙广场、青创园商业区等城市街区以街舞、现代舞、电声乐队、流行歌曲等年轻群众喜爱的表演为主,在中老年人聚集的文溪舞台、文化礼堂等地则安排婺剧、越剧、民俗表演,在十大景区和“五大花谷”“养生药乡线”“浪漫花乡线”“休闲茶乡线”等美丽乡村风景线以宋韵体验、民间艺术、书画写生等动静结合的表演为主。演出内容的定位充分地考虑城乡格局和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人群喜好,兼具动与静,美与精,既符合磐安“山环水绕,小巧灵动”的城市气质,又把丰富的民间民俗艺术融入城乡风景,让小城磐安在城乡之间演绎时尚与传统,唱响青春与回忆。
重大节庆日以主会场+分会场暨主品牌+子品牌的形式在磐安全城各街区、广场、公园、社区同时进行展演,日常以小分队的形式,每周分散在城区、乡镇、景区进行表演。如在江南药镇也能听到一场“小城演唱会”,为小镇赋予文化活力。
推出《磐安县文艺志愿联盟积分管理办法》,结合文化公益培训、送戏下乡、活动赛事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积分方案,各机构、团队根据参与活动次数和类型分获不同的分数,按年度累积。山乡虽不大,力量却不小,正式招募启动以后,文化馆第一时间发动文化能人,以文化能人为核心组建特色队伍的形式,迅速在4个月内招募具备常态化演出的队伍16支。
借助“短视频”的视觉冲击力和互动能力,组织专业摄影团队拍摄文艺星火赋美精品短视频,在文化馆视频号常态化发布。文化馆艺术干部每场演出除了现场监督管理,还会组织文艺志愿者在现场拍摄小视频或者照片,呈现台前幕后的演出花絮,再通过朋友圈推广,经过数月的视频宣传发布,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磐安县文艺赋美工程经过7个月的探索已经形成完善的演出运行机制,通过对演出团队全方位、深层次、高标准的策划管理形成了常态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特色演出。过去人们要走进剧院才能看到演出,而现在文艺走出城墙来到城市广场、来到街头巷尾,来到田野乡村,在小城的转角抒写诗意田园。
义乌
不期而遇的城市文艺之火
义乌市以文化馆(站)、艺术培训协会、院校学生团体、镇街文艺团队等社会各界文艺志愿者为参与主体,在城市社区、商业街坊、文化场馆、公园景区及乡村等空间开展常态化艺术表演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艺术气质。
早在今年2月,义乌市举办了“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授旗授牌仪式,首批公布了义乌市级“文艺赋美”演出示范点6个,“文艺赋美”志愿者团队20支。同时还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文艺志愿者招募令,截止目前,该市“文艺赋美”志愿者人数达到五百余人,开展“文艺赋美”演出场次达到三百余场。
为了更好的开展“文艺赋美”工作,义乌文旅对表演的场地进行了科学规划,经过实地考察,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公布了义乌文化广场、国际商贸城、鸡鸣山社区、蒲川水街、绣湖公园、李祖村等6个市级“文艺赋美”演出示范点,其后根据工作需要,不断的开辟新的演出点位,截止到目前为止,除了首批6个示范点之外,还新增了新城吾悦广场、新光汇、国际博览中心、月湖公园、沈约公园、望道书场等8个“文艺赋美”演出点位。我局还与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开展合作联动,陆续将“文艺赋美”的工作推进到了医院、学校、轻轨站等地方。
“文艺赋美”展演的节目形式丰富多彩,包含了舞台艺术、视觉艺术、非遗技艺等艺术门类,并根据展演场地的特质,开展流行音乐、传统曲艺、器乐舞蹈等节目类型的表演。我局还充分利用专业院团来义乌演出的契机,组织西洋乐、民乐、木偶剧、皮影戏、越剧的表演小分队到“文艺赋美”演出点表演,让观众近距离免费欣赏到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
未来,义乌文旅将合理调配各个“文艺赋美”演出点的演出资源,对艺术水准较高的演出场次安排专业摄像团队进行跟拍,一周出一篇报道,一个月出一两篇演出合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文艺赋美”工作,并且可以吸引更多有才艺的市民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志愿者团队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