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三大场景让生活更美好
丽水
三大场景让生活更美好
◎ 记者 林献雄 通讯员 谢淑莉
秀山丽水,文艺有光。作为国内地级市中首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城市。近年来,丽水城市文化空间不断拓展、数字文化资源更加丰富、特色文化服务愈发普及、民间文艺团队发展更盛。2021年10月,丽水市文化馆创立“处州小剧场”全民艺术普及品牌,提升群众的文化幸福感和城市的艺术品位。2022年,搭乘浙江省“文艺赋美工程”东风,“村晚梦剧场”接续发力,让文艺星火点燃广大乡村地区。目前,丽水文旅聚力打造的“文艺赋美”几大场景,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满满幸福感和美好体验。
城
市
场
景
“处州小剧场”接地气聚人气
“处州小剧场”,是丽水市文化馆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下设有“艺·生活”“街角乐吧”“街头音乐会”“戏迷角”“处州古韵”等子品牌活动,涉及舞蹈、戏曲、演唱、器乐、话剧等艺术门类。目前处州小剧场演出的地点已经遍布处州府城、应星楼、丽水大剧院广场、两湖公园、江滨公园、丽水老年大学等,向广大市民真情演绎,成功打造了一个个在社区里、城墙边、公园内、街角旁,城市区域随处可见可供文艺爱好者表演的舞台。如今,遍布丽水城市街区、街头巷尾的“处州小剧场”,三人可成戏、一人即成角,市民在街角不经意间就能邂逅“文艺星火”。这些遍地可让市民享受艺术的小小剧场,给丽水市民带来满满幸福感。其中“街角乐吧”是最具人气、最接地气的小舞台。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社会文化艺术志愿者,人称“城市艺术师”。“城市艺术师”招募英雄帖,236个文艺团队、584个艺培机构、2111名志愿者积极响应。他们之中有73岁的“快板王”林浙泸,有5岁的幼儿园“街舞王”沈千寻。到目前为止,“街角乐吧”表演已达87场,直播60场。“处州小剧场”开演一年多来,深得广大群众喜爱,据不完全统计,参与群众文艺社团近200个,现场参与群众人数12万多人次。
乡
村
场
景
“村晚梦剧场”好日常新体验
“村晚梦剧场”是丽水市文化馆于 2022 年打造的乡村艺术普及品牌。它无需搭建舞台,不需华丽灯光,田间地头、村口树下,随时可演,随时可乐。其实,丽水的文化艺术早就全国闻名。“丽水乡村春晚”发轫于1981年,在丽水最偏远的山村——庆元县月山村,村民们自编、自演、自导举办首届“月山春晚”,开启了近40年从没间断过的“乡村春晚”大幕。此后,丽水市通过由点拓面,深化引领,着重推广萌生于民间、根植于乡村、来源于群众的“乡村春晚”模式,成功打造乡村春晚品牌,重铸乡村群众精神家园。短短几年时间,丽水的乡村春晚从最早的“月山春晚”一枝独秀,发展到九个县(市、区)遍地开花,再到2019年丽水“乡村春晚”成为全国乡村群众迎接新年新文化习俗、中国乡村过年之文化样本。有此基础和基因,“村晚梦剧场” 以乡村村晚强大的群众基础和民间资源为依托,以丽水九县(市、区)的民间文艺团队、艺术培训机构、文艺志愿者、非遗传承人、高等院校的文艺力量为抓手,以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驿站、文化礼堂、乡村民宿为平台,融合社会和政府力量,联动城市和乡村资源,让丽水各地独具特色的非遗、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在乡村广布常态化文艺星火点,使文化从深度和广度层面融入农民生活,推动乡村全民艺术普及和乡村赋美。各地打造的“村晚梦剧场”展演内容特色鲜明,喜闻乐见。其中松阳县“松阳故事”、景宁县“畲家燎原”、莲都区“莲都有艺思”、青田县“侨乡大舞台”、云和县“童话大舞台”、庆元县“大爱菇乡”、遂昌县“星耀遂昌”龙泉市“梦幻瓯江”、缙云县“艺享缙云”均成为百姓文化生活的好“日常”,为游客来丽水休闲带来新“体验”。 2022年7月,一场萨克斯风专场音乐会在缙云岩宕上演。现场,一曲曲充满年轻活力、古今交融、中西碰撞的萨克斯风音乐缓缓涌来。蝶变后的缙云岩宕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吸引了无数网友前去打卡。
在
线
场
景
“多平台传播”引受众常出圈
丽水文旅在打造“处州小剧场”和“村晚梦剧场”城市乡村两大“文艺赋美”双场景的同时,也积极借力多媒体平台,通过在线多渠道宣传推广,让丽水“文艺赋美”工程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此举在时空上也进一步扩大“丽水文艺赋美产品”的受众,也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
“丽水市文化馆”微信号和“文化订制”网站是丽水文艺赋美发布各类演绎动态的主阵地,通过这两个平台让市民群众及时了解丽水全市各地的文艺赋美活动信息。据统计,截止目前两平台共发布相关信息120余条,视频号发布视频135条。丽水“文艺赋美”宣传也得到丽水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积极宣推支持。今年2月3日上午9点半,丽水正式开通了FM94《文艺星火之声》广播节目,成为服务丽水270万群众的全民艺术普及专栏。去年8月举办的市民纳凉音乐节上,青田“云境之歌”流行乐团、丽水流行乐团电声乐队、缙云“寻人启事”乐队、云和“九弦”乐队、遂昌“莫”乐队、龙泉“首派乐队”、丽水“街角乐吧”社团联袂演绎。这次市民纳凉音乐节,丽水电视台直播带来了30万+的现场直播点击量,吸引观众近2万人次。在场的市民群众也都自发打开手机参与直播,现场的精彩的节目和超爆的氛围被热传到无限的朋友圈,丽水“文艺赋美”品牌活动就这样经常“出圈”。
数字化手段也在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助力丽水文艺赋美传播的“速度”,提升了其展示效果。今年1月,“村晚梦剧场”数字应用场景正式运行,聚焦星火点位散、活动组织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四大子场景纵向贯通市县乡三级,实现村晚星火展演“一键式”组织和“一站式”管理。一个月来,已通过平台组织文艺活动180余场。接下来,力争实现与省厅的“浙里文化圈”互通,推广形成一张网。
丽水“文艺赋美”工作聚力推进,场景美丽,不但收获市民群众认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也多次对丽水“文艺赋美”呈现的成果予以点赞。未来,丽水“文艺赋美”如何加码推进。丽水市文化馆馆长季彤曦告诉记者,首先,使现有几大场景展示内容更丰富,点位布局更扩展,文艺产品更优化。其次,集聚全市艺术培训机构和民间文艺社团,凝聚丽水“文艺赋美”更广泛的力量。第三,文艺赋美服务内容要拓展到景区、民宿及更多的公共服务场所,共促文旅融合,共筑乡村共富。还要结合节庆活动和文化市集,让“文艺赋美”组织者资源整合,参与者活动联动,体验者收获更多。
“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有更多的美好”,这是丽水“文艺赋美”工作的初衷。我们相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一定能让文艺星火,释放火的热情,如水一般浸润人心,金子一样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