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东山街道
“微改精提”
创造不一样的青春
瑞安东外滩青春公园自开放以来,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游玩。借助“微改造、精提升”,公园将中心大草坪划分为多个不同高度的耐践踏微地形草坪、游步道、骑行道、绿化组团、景观石、主景树等,而大面积的绿化草坪、跑步道、儿童游玩区域等设备场所也应有尽有。
青春公园位于飞云江下游瑞安城区段,起点连接上埠水闸,终点接至罗阳大道旱闸,全长约1.5公里,内部以“一轴、三带、三节点”为主题开展水环境改善、水文化挖掘、沿江景观提升。现在的青春公园,已成为一座兼具防洪和休憩功能的生态公园。
在晴朗的午后,漫步于青春公园,周边高耸的棕榈树带给人一种置身海边度假的感觉,临江的草坪视野开阔,眺望江边不禁让人与陆游一同体会“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颿风。”的感觉。 在节假日或者周末,宽大的草坪也吸引不少游客自带装备前来露营野餐。如果天气适宜,正赶上退潮,旁边的滩涂里就会爬出很多招潮蟹,带上合适的工具的人总能收获颇丰。当然,青春公园夜晚的活动也不容错过,不仅有沿跑道摆开的小摊,更有各类精彩赛事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下一步,东山街道将继续针对街道辖区内开展“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继续挖掘街道内文化内涵,深度融入街道人文文化和青春气质,带动街道文旅发展。
(彭芷昱)
瑞安市芳庄乡
“微改精提”
“云栖”庄下华丽升级
“没想到这几年,乡下老房子让我当上了‘包租公’,村里还通上这么宽的路。”家住瑞安市芳庄乡新瑶村77岁村民林新浩高兴地说。位于芳庄乡新瑶村庄下的“云上居”民宿的部分单体就是由他家老屋拆建而成,他不仅收到一笔租金,还在民宿边上开起小卖部卖“山头货”。
微改造前的庄下村还是一个地处半山腰的破旧小山村,到处都是破败多年的老屋。进村道路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下雨天泥泞不堪,交通很不方便。得益于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政策,新瑶村先后流转了80余间闲置农房,涉及农户约50户,投资千万元建设运营民宿,年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村民荷包鼓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原来的小山村华丽转身成了民宿特色村。
依托“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一座座老旧房屋摇身一变,成了别具一格的精品民宿。微改造后的“云栖”庄下民宿集群共7栋35个房间,每个房间风格各异又气质高雅,还设有艺术画廊、音乐房、露天烧烤区、影音室、天然游泳池等休闲娱乐区域。在这里,从露台远眺连绵起伏的青山,心旷神怡,可以隔绝那些尘世的烦恼。或坐于天幕下吹着晚风,喝着茶,感受生命和自然,好不惬意。
现在的庄下,休闲公园、露营基地、公共厕所等应有尽有,进村道路平坦宽阔,还安装上了彩虹护栏。“云栖”庄下民宿集群正持续发力,聚力打造集养生养老、田园观光、康养度假、亲子游乐、健康生活于一体的民宿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区。 (曹高利)
瑞安市高楼镇
“微改精提”
点亮高楼音乐旅游新体验
近年来,高楼镇大力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对青空草坪进行改造建设,并于2023年举办寨寮溪·东海音乐旅游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拍照,露营踏青。
位于高楼镇的寨寮·青空草坪,面积约200亩,是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亲水平台。自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寨寮·青空草坪先后投入千万元进行场地改造建设、美化提升。近年来,高楼镇通过景观改造、文化融入等方式,不断打造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的新格局。2023年6月22日,为期三天的“2023寨寮溪·东海音乐艺术节”于高楼镇徐徐拉开帷幕。此次活动集结70多组音乐人与艺术家,摇滚、民谣、流行等音乐形式悉数亮相。同时结合了瑞安特色文化、高楼镇农文旅资源,还设置了瑞安南拳、瑞安鼓词等地方特色节目,集结了100多个全国极具创意青创品牌、工作室以及餐饮手工作坊等,组织了飞盘、桨板、滑板、露营等户外活动,不仅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感,更能让游客感受到文化的熏染。
寨寮溪·东海音乐节进一步带动周边村庄经济,推动高楼乡村旅游发展。接下来,高楼镇将继续坚持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本地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高楼文旅产业的“金名片”。 (陈纯淳)
瑞安市陶山镇
“微改精提”
擦亮三个乡村美丽底色
今年以来,瑞安市陶山镇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进一步改善提升村庄人居环境。自“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该镇已收到84处乱点改造项目申请,完成48处,其中三个村“微改造”擦亮乡村美丽底色。
金山村:点亮村民生活。“这块地之前一直闲置着,周边环境杂乱。现如今,这里成为村民的聚集地”。自启动“微改精提”以来,金山村将这处乡村“边角料”打造成美观整洁的休闲小公园。如今,公园四周种上了整齐划一的树木,路面经过硬化浇上水泥变得平整,周边还新安装上了路灯。接下来,该村将力争将每处“小环境”打造成“风景”,营造“绿化美、环境优、乡风美”的宜居宜游环境。
花园底村:村民活动有了新空间。“趁着傍晚天气凉爽点,约一场球怎么样?”目前,陶山镇花园底村的多功能篮球场,成为村里和周边篮球爱好者的“心头好”。该篮球场位于村老文化礼堂对面,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今年4月,村委会共同讨论商定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将该闲置空地建成为一个825平方米篮球场。同时,购置各类文体设施,为本村村民增添了一个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金峰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运动自由”。从瑞枫线驱车进入金峰村,在村口不远处,就能看到一处乡村健身点,单双杠、扭腰器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眼前这片小广场原是一片荒废的草地,夏天杂草丛生、蚊虫滋生,杂物堆积。去年12月,经过村集体、党员、村民代表等多方商议后,投入10万元,对这处空地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此举打通村民健身“最后一公里”,让运动健身造福全民。 (苏梦璐)
瑞安市汀田街道
“微改精提”
传递更多正能量
日前,瑞安市汀田街道联前村文化礼堂正式完成“微改造、精提升”项目。经过翻新之后的文化礼堂不但保留了原来的百姓书屋、道德讲堂、健身运动等主要场地,同时也增设了新功能区,大大提升文化礼堂的整体服务功能,让居民生活“乐开花”。
据了解,联前村原文化礼堂建于2013年,使用面积180多平方米。为了更好地弘扬文明风尚,打造精神家园、繁荣农村文化,今年4月,该文化礼堂投资约60万元启动提升改造,通过内部展陈更新、基础设备提升、外墙面修缮、道坦整体改造等,将文化礼堂使用面积扩容至986平方米。
“再升级”的文化礼堂以“活力联前”为主题,以“体育、健康、运动”为抓手,主推羽毛球场、乒乓球馆、乡贤馆、百姓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百姓书屋、书画室等系列场馆。同时,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科普宣讲等各类活动,让文化礼堂成为群众文化家园。
汀九村文化礼堂通过外立面改造、室内重新装修等,也迎来了“蜕变”。该文化礼堂建筑面积约720平方米,以“文化汀九、和谐家园”为主题,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主推村史村情、乡风民俗、乡贤能人、美好家园、崇德尚贤等展示。另外,文化展厅、百姓大舞台、道德讲堂、百姓书屋、书画室、退役军人谈心室等也服务开放。
汀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文旅事业进一步“活”起来,街道继续做好“微改精提”工作,建设好“文化礼堂、精神家园”,通过文化讲堂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文旅融合打好基础。 (吴戌慧)
瑞安市桐浦镇
“微改精提”
“问题街巷”变“共富街区”
近年来,瑞安市桐浦镇围绕“康养福地·自在桐浦”的建设总目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受限于周边农家乐和商业配套不够,游客多是“日游”“半日游”,庞大的“观光流量”无法很好地转化为“现金流量”。因此,秀水街区的改造提升是桐浦镇推动旅游业更近一步的破局棋子。秀水花街改造完成后,更好承接万亩油菜花海、千亩樱花园等的游客流量。全面做好秀水花街的“开街后”文章,则让桐浦的夜晚亮起来、商圈人气聚起来、夜间经济火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
去年以来,桐浦镇结合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通过街巷整治、乡村庭院建设、环境设施提升、道路铺装以及沿河基础设施、景观小品和停车场改建等等,以“秀丽山水·画意桐浦”为主题,打造一条集休闲娱乐、商业购物、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特色步行街,在实现共富的同时打造和谐的生态宜居人文环境。下一步,计划由村集体集中统一流转百间民房,统一打包给第三方运营,引进美食、亲子游乐、非遗文化体验、民宿等商业业态,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解决村民就业50户,真正让“问题街巷”变成“共富街区”。
秀水街区改造提升后,今年8月25至27日,以“秀水花月夜 国潮迎亚运”为主题的开街活动就吸引了超100个各类市场主体“摆摊”营业。三天吸引游客近3万人次来此消费打卡,点亮了瑞安西部夜经济。现场热闹的场景带动了当地经济,进一步促进乡村共富发展。 (陈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