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村的乡村运营
是如何做起来的
洪村的乡村运营
是如何做起来的
杭州临安洪村,四年前还是一个产业薄弱、发展靠后的一座“四无村”。青年外流,村账户不足千元……谁想到,短短三年间,从名不见经传到年均游客5000人次,不仅古香道入选临安“一廊三圈十八景”节点项目,并从一众乡村中脱颖而出获得政府3400万项目资金重点打造美丽乡村,如今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实现了从一座“四无村”到百万强村的完美蜕变。
洪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临安乡村运营模式的具体成效体现。正如杭州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洪所言,“临安乡村运营是引入市场化主体(运营师)进入乡村,把乡村存量资源利用市场化的整合手段进行整村性、系统化、多维度 的运营,达到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 记者 章 琳
“乡村运营”这个独创概念
让“四无村”华丽转身
2017年,浙江提出“万村景区化”战略。
为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探寻美丽乡村转化美丽经济有效路径,杭州临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陈伟洪首次提出了“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的理念。“乡村运营”正是临安首创的文旅赋能乡村的振兴做法,也是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实践探索的标杆。
当年的洪村是“背靠金山饿肚子”。拥有径山上香古道、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普庆寺石塔等历史遗址,也留存“茶圣”陆羽、诗人李清照等名人在此游历的遗迹,就是浑身抓不着发展火车头,找不到振兴乡村市场的抓手,手握一沓“金名片”, 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走出一条振兴共富路。
村书记蒋贤福,看着村账户上仅剩的2000元钱,急的愁眉不展,饭菜不香:无资金 、无技术、无人才、无项目,叫人怎么办?
“那就引进专业团队吧,引进乡村运营师来做做!”陈伟洪建议道。
“乡村运营师”这个临安独创的新概念,扎进村书记的脑海,由此诞生在四无村!所谓能人立现,死路变活。
杭州森活文化旅游公司,正是陈伟洪帮洪村引进的第一个专业运营团队。
谷增辉,杭州森活掌门人,民宿投资管理企业出身,曾在松阳县投入千万元打造“云端觅境”主题民宿,这也是浙江第一代高端精品网红品牌民宿,斩获多个大奖。
他和洪村的牵手一波三折。
四年前恰好浙江民宿迎来产业提速发展阶段,谷增辉找到陈伟洪副局长,希望在村里找到一块一二十亩建设用地筹建民宿项目。陈伟洪带着他多番考察后,老谷一眼发现洪村表面贫瘠,底下却蕴藏的巨大潜能,随后他制定了详细的民宿规划报告想大展身手。遗憾的是,村里没有相应的土地建设指标,没有适合投资的民居用房,因而错之交臂。
老谷做民宿的事,陈伟洪一直放在心上。
2020年,在临安区文旅局的通力协作下,临安青山湖街道六个村集群出击开展乡村运营,同时面向全球招募乡村运营商,正式开启乡村运营工程。在这年12月23日举行的运营商招募新闻发布会上,陈伟洪再次邀请老谷团队参加。
此一时非彼一时,老谷团队意识到天时地利人和,乡村振兴已成时代大潮,临安天地广阔,适合企业施展拳脚。于是他们答应了陈伟洪,立马转换赛道,组建精干人马,成立了杭州森活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100天时间,杭州森活和洪村达成了合作意向。
2021年3月,双方签订框架协议后,森活的原松阳民宿管理高层沈军明走马上任,担任驻村负责人。他就是村民心中的老白。
之后三年,杭州“森活”开足马力,设计线路, 广拓市场、“以商引商”,打造重点“洪运家宴”项目,让村民变业主,共同下好了乡村振兴这盘大棋。
现在走进洪村,谁还会说这里是一座“四无”村呢?
(下转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