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的烟火,如何带动一个城市的活力?
晨间的烟火,如何带动一个城市的活力?
◎ 记者 王 珏
千年前
在南宋,随着经济的繁荣,市民早起投入市场洪流的意识也在增强。用不着等到五更报晓,在临安的候潮门外,才到四更天,就有“无数经纪行贩,挑着盐担,坐在门下等开门。也有唱曲儿的,也有说闲话的,也有做小买卖的。”
这个时候,火星迸溅处,有人在打石升炊,城内大大小小的吃食店和茶坊开始升起飘散着诱人香味的白色气团。那塞满城内河道的船队也蠕动起来,一早要出城的船只,忙着挤出行列。为官署、店铺、民宅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开始了他们含辛茹苦的工作。城外大路上,出现了稀稀拉拉的人影,挑柴的、卖米的、售花的、贩菜的……向高耸在残月下黑黝黝的城楼移动。三百六十行,生旦净末丑,狮子老虎狗,该干嘛干嘛去。有人作了一个调查,根据大宋朝行业协会的年报,其数量甚至超出了三百六十行,达到四百十行之多。
这个时候,卖洗面汤的铺子也开门营业了。卖洗面汤是宋朝市井街头的一个特色,就是提供洗脸水和漱口水。一些市井的小民早晨起床后就直接出了家门,来到这些摊位前洗脸、漱口,整个城市就好像一个集体宿舍。
这个时候,吃食铺的点心、粥饭也已经出锅出笼,连酒店也点着灯烛来沽卖早点,热热乎乎地吃上一碗,每份不过二十文, 一天的日子就这么开始了。肉行、米行、鱼行、果子行、酒楼、茶坊、药店、钱庄一个个挑出幌子开了店门……然后,瓦子勾栏里就响起了锣鼓,提醒各路票友:早场的杂剧已经开演……
千年后
早上起来,中山南路,“游埠豆浆”热气升腾的三件套——烧饼、油条、豆浆,是杭州人熟悉的味道,也是周边住户一日生活的起点,像这样早上的烟火,杭州还有很多。例如鼓楼的生煎、凤凰山脚的拌面以及各个生煎、豆腐脑、麻球等;之后还可以逛逛吴山脚下太庙前的大马弄菜市场,新鲜的富阳蔬菜、临安土鸡、舟山海鲜、周萍粽子以及附近的阿龙牛肉煎包,浓缩了杭州30年的民间早间经济史;然后再搭乘贯穿杭城南北的东河水上巴士7号线,透过沿途19座古桥以及各类水鸟,可以看见杭州生动的生态画卷,这沿岸有很多站,随时可以下来感受本地生活的悠闲。
住在城西的李悦,每天早上便坐着水上巴士上班,“从西溪这里上去,在宝善桥那里下来,虽然时间会比正常的交通会慢一点,但是生活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王大爷的孩子毕业了之后就留在杭州工作,现在落户杭州,他和老伴就是每隔几个月来住一段时间,“我这才是真正的深度旅游。”王大爷开心的说:“我和我老伴每天早上坐公交到吴山脚下,吃吃各种早餐,杭州本地的、外来的早餐都体验了几轮,羊坝头的羊肉汤就很好喝。然后,我们就往西湖边上走,西湖边上认识了好多老伙计,还可以约着运动或者唱歌什么的,太惬意了。”
鲁西西在这晨间风景里属于年轻人的代表。清晨5时,天蒙蒙亮,先去杭州市西湖区西湖路60号王氏烧饼店吃个早餐,松脆油条、油酥烧饼、粢饭糕、小笼包,这家开了20余年的老店是周围街坊邻居的“早餐食堂”。吃完早饭,沿着西溪路、杭大路走到曙光路,在黄龙洞寻古探幽,观幽奇洞壑、精巧亭台,赏茂林修竹、怪石清泉。也可以步行20分钟到宝石山上的初阳台,拾级而上,正好赶上西湖日出。“感觉这些时间都是偷来的,一天的时间要比别人长。”她开心的说。
住在临平的张习,最开始是因为要赶早买中山路上的荷花糕,渐渐爱上了杭州早间烟火。“荷花糕是一种米粉做的、婴儿吃的食品。”张习介绍说:“每天早上要赶早才买的到,晚了就没有了。但是也因为这个赶早,发现中山路这边早上真的是有好多好吃的早点。现在我经常周末早上来逛逛。”
杭州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早市——“二百大”。这个早市只有周六早上开市,差不多四点多就开始了,各个地方的古玩爱好者就会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向这里聚拢。李大爷说,这是每周六的固定项目,也不是为了捡漏,就是来感受这种氛围,然后和老伙伴们一起吃个早饭。二百大旁边的一家麦烧店,这天早上就是一位难求。
新生活
日前,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晨启杭州"晨经济品牌,推出52种晨间 City Walk (城市漫步)玩法,向市民、游客推出游玩杭州的新方式,架起消费新场景。
玩法围绕早茶早餐、早市早集、早起运动、早间参访、早游体验五大主题,每条线路均从旅游者视角出发,以攻略形式呈现。如早市早集,可以体验"大马弄一周萍粽子一阿龙牛肉煎包",接地气地感受杭城人间烟火气;早起运动,可以体验"滨江樱花跑道","慢跑+听潮+看景";早间参访,可以体验半山亭一洗心亭一“圣寿无疆”题刻一洗砚池一径山寺,游径山之巅、赏唐宋风采。
“杭州四季晨间气温舒适,很适合游玩采风,我们梳理出的52种玩法,代表了绿色、健康的杭式生活方式。”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晨间玩法,构建诸如早餐、早市、早行、早游等“晨经济”消费场景,近年来,也有向零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态拓展的态势。“推动晨间玩法,也是从文旅的角度撬动消费。”该负责人说。
杭州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特聘顾问、欧洲城市比较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冯翔说,拉动旅游消费,让游客“多住一晚”,不只发展“夜经济”这一种方式,独一无二的晨间旅游体验,也可以吸引游客提前一天入住。“很多城市都有晨间经济的良好基因,但系统化、品牌化提出这一概念的,杭州还是第一个。”冯翔说。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联合杭州书房、钱塘江游船、西溪湿地、皋亭山景区、西子湖四季酒店等景区、商家推出“晨经济”新产品,比如“动漫阅读好选择,属于年轻人的兴趣图书馆”“做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西溪人”“晨行皋亭,晨启丁兰”等,营造早间消费氛围。同时,杭州也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广大网友征集在大杭州范围内 City Walk 的攻略玩法,请大家策划设计自己喜爱和熟知的线路。
“晨经济”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新消费群体和业态的出现,为一处早市、一顿美食奔赴一座城已司空见惯。有业内人士认为,特色美食、集市烟火气正作为独立的要素,吸引游客出游、带动住行游购娱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拉动消费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