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安全放第一
寒气逼人别寒心
景区安全放第一
寒气逼人别寒心
◎ 记者 王 珏
12月16日,湖州安吉云上草原因为大风突然停运,导致50余名游客被困缆车中,将近两个小时。
无独有偶,近日新疆阿勒泰的滑雪场也发生了一起惊险事件。据报道,多名游客在乘坐缆车时突然遭遇故障,被吊在半空中剧烈摇晃。
这两个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滑雪场安全问题的担忧。
滑雪产业发展迅速
据了解,自北京冬奥会结束以来,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持续攀升,滑雪产业飞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的滑雪爱好者。
早在11月10日,“去哪儿”大数据显示,进入11月以来,该平台“滑雪”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增3倍,全国滑雪场门票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47%。11月27日,同程旅行数据显示,11月以来该平台“滑雪”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升370%,滑雪场门票和滑雪相关度假产品预订量环比涨幅均超过170%;滑雪热门目的地主要有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城市,万达长白山国际滑雪场、新疆可可托海滑雪场、北大湖滑雪场等是关注度较高的滑雪场。
12月2日,“飞猪”平台数据显示,11月以来,该平台上“滑雪”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前一个月再上台阶,增长超100%,长白山滑雪、崇礼滑雪、亚布力滑雪、万龙滑雪、安吉滑雪、新疆滑雪、松花湖滑雪、神农架滑雪的热度全部翻倍增长。另外,11月以来,“飞猪”平台上飞往新疆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10倍;飞往东北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3倍,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4倍,租车预订量增长1.6倍;广东、浙江、上海、山东、北京、江苏、四川、河南、海南、湖北等是热门客源地。
滑雪场需加强安全意识
“滑雪的尽头是骨科。”作为滑雪运动的爱好者,小吴每逢冬季便会和朋友一起前往各地雪场,体验冰雪快乐。但不久前,小吴在滑雪时因与人碰撞导致扭伤,“还好戴了不少护具,不然更严重。主要现在玩滑雪的人多了,但很多人又不怎么会,在雪道上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也就大了。”
据了解,随着雪季到来,我国北方多个滑雪场纷纷开启玩冰嬉雪欢乐模式,仅河北崇礼从11月8日开板滑雪以来接待游客已超42万人次,而新疆阿勒泰从10月中旬以来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滑雪爱好者“齐齐”说:今年滑雪场的人数比往年多了很多,就缆车排队的时间有时候都长达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而且雪道明显变得拥挤了,还多了很多初学者。另一位爱好者“梁道”反映:有一些滑雪场都在涨价,周边的住宿酒店也在涨价,要找一个人少,又便宜的雪场太难了。
一方面是人员的激增,另一方面是安全细节的落实。如何在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安全文章,是关系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文旅产业来说尤为如此。
特别是对于滑雪产业来说,作为户外高速运动,本身存在很多安全问题。那么对于滑雪场的安全保障工作,就需要更加的细化。
保障安全无小事
其实不仅仅是滑雪产业。对于文旅消费的复苏,景区流量的增加,景区的安全配套问题应该是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据报道,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湖南衡阳南岳衡山景区发生了上千名游客夜晚滞留的情况。许多游客为了乘车下山,在寒冷的夜里足足排队三四个小时,还有不少游客,最后无奈退票,步行下山。
为何会发生滞留?景区称,是因为人流量太大,上下山交通拥堵造成的。后续会对门票预约进行限制。
在回看云上草原突发事件之后的官方回应,景区称因为风大导致车厢大幅晃动,触发安全保护开关,导致索道停运。
这样的回应,丝毫没有体现出景区的自我反省,都把问题归结于客观原因。那么作为景区本身,对于客流量也好,对于当天的天气也好,是否应该去具备一定的预见性。
要做到对游客数量心中有数,完全可以通过提前一日预约并限制当日预约量来实现,确保留有一定的“喘息”空间。
而对于天气因素,户外缆车作为景区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对于当地的各种气候变化,应该要有一定的预判性,对于大风引起的事故,面对极端天气,是否从一开始就应该要有认知,从而有应急预案,而不是让游客在空中滞留了将近两个小时。
虽然在官方的公告中都表达进行了一些应急预案,但如果景区的应急预案只是人工的一系列操作,那么出现游客滞留恐怕是必然。
很多的景区事故很多时候是可以规避的。景区管理者的预判,以及对细节的落实,都可以减少景区事故的发生。例如入冬之后做好各类景区设施的保养维护,基础设施的防寒抗冻,以及对于天气和流量的预判等。总之安全无小事,希望,在这个严寒的冬天,寒气逼人,但不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