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旅场馆

亚运记忆 持续书写杭城文旅新故事

  亚运记忆 持续书写杭城文旅新故事

  ◎记者 葛家藤

  随着“乘梦飞 再相约”为主题的亚残闭幕式的结束,亚运对于杭州正式进入到了“记忆”阶段。亚运对于杭州的文旅发展影响深远的。场馆成为旅游景点,同时也会带动周边旅游业的繁荣。这不仅有助于吸引国际投资,也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随着的城市侧提升,以及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亚运记忆将持续对杭城文旅发展输出红利。处处不经意间,“办好一座城”这句口号,持续默默普惠着杭城的居民与游客,将亚运记忆深深的镌刻在杭城文旅的表与里。

  旅游热点  场馆地标独树一帜

  当六十多岁的陈阿姨和朋友们一起走出地铁七号线的奥体中心站时,她的目光径直落在大小莲花上。“听说杭州亚运会的场馆特别漂亮,就是想来看一看。” 陈阿姨来自山东,和同龄退休的阿姨们组成了“打卡团”,相约来杭州游玩。“现在已经不叫打卡了,叫特种兵旅游!”她笑着纠正道。

  如今,亚运场馆成为遍布杭城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这些现代化、专业化的场馆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体育场馆的氛围,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虽然我没有来现场看比赛,但是我能感觉到亚运的氛围。” 陈阿姨与朋友们在“大莲花”门口处一起合影留念。尽管没有赛事,但造型别致的大小莲花本身已经成为了一处杭城独特的文旅IP,吸引游客前来观摩。据悉,当下不少推出的杭城旅行线路,已经将多个特色场馆行作为旅游打卡的必经之路。

  可以说,现在亚运场馆已经成为了城市形象的一部分,赛后可以继续为城市赢得关注,这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文化体育  市民引领健康生活

  杭州亚运各个场馆别具特色,根据不同的外观,大家也贴心地为它们起了可爱的昵称。除了大小莲花,还有“小白碗”滨江体育馆、“飞碟”击剑馆、“杭州伞”曲棍球场等,并且,各场馆包括许多非竞赛场馆已经根据自身情况,以多种形式陆续对市民开放。

  杭州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在亚运赛时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日常训练任务,如今也开始对公众开放。近日,许多市民在综合训练馆内内体验篮球、羽毛球等健身运动。“能体验和职业运动员一场的训练场地,感觉很棒!”来参加运动的不乏学生、白领、家庭,范围广泛,运动热情高涨。据悉,场馆通过“向市民开放、青少年业余训练、承办大型专业运动会”的模式惠及市民,为区域注入潮流文化新活力。

  亚运场馆的多功能性使其成为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商业等活动的理想场所。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参与者,推动城市的文化旅游活动。眼下,一批又一批的赛时开始落户杭城,其潜在影响力,将持续为杭城市民带来健康向上的运动生活。

  服务惠民  城市功能提升显著

  亚运会的举办,使得城市侧基础设施的提升不仅服务于赛事需要,同时也为城市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旅游创造更好的条件。

  家住杭州临平的李先生长期在外地工作,在亚运赛时期间他特地从外地回来,想带自己的家人看一场家门口的大型赛事。“感觉很幸运,抢到了空手道的门票。” 杭州亚运会空手道赛程都在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小时候曾看过浙江广厦排球队在这里比赛,已经很久没有进来过了,现在感觉整个场馆完全不同了,整体的一抹白让场馆之间串联起来,看起来特别高大上尚!”由体育馆和游泳馆、体育场等组合成的临平体育中心场馆群,俨然成为了一个临平文旅新地标。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临平体育馆周边的环境也变得焕然一新。”赛事之余,李先生和广大观赛的朋友们一样,带着家人朋友们在场馆群周边,逛逛点缀着玉琮文化的人民广场,参观江南水乡博物馆全新的徽派建筑,即便是转角的口袋公园也别有一番韵味,体会传统文化和亚运记忆在杭州临平现代都市中的点点绽放,融汇成别具风味的文旅元素。

  亚运带给城市侧的文旅发展是显著的。随着亚运记忆,以及杭州地铁的延伸段的建设,和各类设施的不断完善,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据了解,一大批亚运主题文旅设施正在不断的落地:亚运博物馆的升级,开闭幕式相关亚运资源永久留存,也给予了市民和游客新去处。


江南游报 文旅场馆 00014 亚运记忆 持续书写杭城文旅新故事 2024-01-18 江南游报2024-01-1800007;江南游报2024-01-1800008;江南游报2024-01-1800009;江南游报2024-01-1800016;江南游报2024-01-1800014;江南游报2024-01-1800017;江南游报2024-01-1800021;江南游报2024-01-1800018;江南游报2024-01-1800015 2 2024年01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