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式旅游,
一场关乎品质与深度的旅游革命
不做攻略,不定计划,即时打听,走哪儿玩哪儿……打卡式旅游热潮退去后,主打随性的“打听式旅游”开始受到年轻人青睐。打听式旅游又被称为“询问式旅游”。旅途中,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想逛什么……全凭一张嘴实时打听来“吃喝玩乐”的鲜活资讯,主打一个“随遇而安”。
“老板,请问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吗?”“师傅,您能推荐几个好玩的地方吗?”乍一听似乎有些不靠谱,但现实中,这已经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旅行方式。
曾经热衷上网查询攻略的年轻一代,为何突然重返线下?从“打卡”到“打听”,是市场变了还是人变了?
打听式旅游
一场关乎品质与深度的旅游革命
◎ 记者 贾 露
市场动态
更下沉,更细分
与中规中矩的家庭游、老年游不同,当下,新奇的旅行方式已成为文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共建的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发布的《全球旅行“新玩法”研究报告2023》显示,“玩法”已取代目的地,成为影响人们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沉市场用户的消费力和消费需求极速增加,逐渐细分的文旅市场让旅行方式变得多样,从而为旅游消费市场撬动起更多的增量。“市场细分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市场为满足不同的旅游需求,而分解成许多个小市场的现象。”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说,随着大众旅游需求日趋多样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也日益丰富。细分市场的快速崛起,让旅行真正实现了说走就走。
网友糖糖留言,“今年的跨年夜,是我有史以来最难忘的。”元旦假期,糖糖预定了台州的一家位于山顶的网红民宿,她准备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去跨年、看日出。可由于行程临时出了状况,一行人没能赶上预定时间。为了不错过跨年,途中,大家只得向当地村民打听,就近找了家民宿,看日出的计划也只得作罢,“一切的沮丧在我们推开院门的那一刻烟消云散了。”糖糖说,民宿的样子就长在了她的审美点上,“这完完全全就是我梦想中的童话小屋的样子,真的太美了!”糖糖说,这是她的第一次没有攻略的旅行,也是让她最惊喜的一次。“这种不期而遇,就好像拆到了心仪的礼物一样,太美好了!”
中国的旅游市场从不缺游客,所有战略的根本还是得回归市场、回归游客。在高度散客化、自助化的今天,每个游客的画像都将被贴上更细分的标签,旅游的意义也将被重新定义,旅游市场能否与时俱进地进行服务创新,终究是关键。
游客需求
更理性,更从容
身处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将高效作为热爱生活的衡量标准之一,殊不知,赶路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丢失更多。很多时候,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人生如此,旅行亦如此。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要放慢旅途中的脚步,关注旅行的价值。
区别于快节奏的打卡游,不做攻略,“跟着感觉走”的打听式旅游因少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变得更为随性和从容。“虽然打卡式旅游能让我们事先对旅行进行规划,但也很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和束缚。”在杭州读大学的小涵向记者介绍了她的一次杭州古街巷之旅。“上周末,我跟几个同学一起坐水上巴士来到五柳巷,在江南的老街巷里,我们决定走哪儿算哪儿,遇到路口就以抛硬币的方式选择方向,实在找不着路了就向坐在屋外晒太阳的老人打听,几个热心阿姨还给我们讲起了这街弄的老故事呢。”小涵说,平时她们都是去一些热门的景点或街区,这一趟旅程只是一时兴起的“无心之举”,但却让她收获了许多惊喜。
与当地人交流互动,探寻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独特风景、宝藏美食和特色文化,沉浸式体验道地的风土人情……或许,这便是“打听式旅游”的魅力所在吧。
另一位网友“芒果”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不久前的一趟旅程。“上个月我和男朋友到丽江旅游,下了火车才发现,我俩都没做攻略,这才被迫开启了我们的首次‘打听式旅行’。”出租车司机把他们载到了一家偏僻的凉粉店。“原本我俩没抱多大希望,但没想到那味道真是绝了,司机的推荐靠谱极了。”她说,相比网上那些带着滤镜的“网红打卡地”和“必吃榜”,当地人的推荐更真实可信,不易“踩雷”。
在不确定中“感受当下”,这样的旅行体验就如同开盲盒,或许,结果并不会尽如人意,但过程也足以让人难忘。这种沉浸式的深度游带给我们的愉悦,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满足。
行业设想
更精准,更品质
业内人士提醒,线路自由、消费自由、景点选择自由的“打听式旅游”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游客体验感和新鲜感,但暗藏其中的风险和隐患也不容忽视。
“比如消费风险。游客自行选择的景点、酒店、餐厅,享受不到旅行社折扣不说,还很有可能会被‘宰’。再就是遇到纠纷等突发情况时,由于没有购买意外险等旅游险,理赔起来就会比较麻烦,一般情况下,游客也只能自认倒霉,自掏腰包了事。”杭州某旅行社导游部经理告诉记者,旅途中,一个靠谱的旅游咨询服务能最大化地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隐患。
旅游咨询服务指的是向游客提供各种与旅游相关的信息和建议的服务,内容涵盖旅游景点、交通、住宿、餐饮、维权等,它就好比是一位专业的“旅游规划师”,为我们的旅途出谋划策。未来,个性化出行方式或将更为普及,旅游咨询服务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目前,旅游咨询服务主要由独立的咨询服务公司和地方政府成立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提供。”主营出入境业务的浙江某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两方并不直接触达市场,其旅游信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前旅游咨询服务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的局面。
那么,手握景点、餐厅、酒店等一手旅游资源且熟悉市场需求的旅行社,是否可以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呢?
对于这一设想,浙江省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多数旅行社都有将旅游咨询服务纳入散客游的接待服务中,但这项服务的存在,主要还是以推销旅行社自有旅游线路和产品的一种营销手段,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众旅游咨询服务。若将它作为独立业务面向市场,人员和收益都是难点。“怎么定价?产生的收益又能否覆盖人员配置、平台搭建等的支出?都是旅行社首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最实际的问题。”他说,要将游咨询服务的设想照进现实,实现旅游信息的精准传递,还需要时间,也需要全行业的努力和政策的加持。
旅游市场并没有“标准答案”,旅游企业唯有顺应市场需求,因时而动,开发出高性价比、深体验感的旅游服务与产品,才有望在这场关乎品质与深度的旅游革命后,大“游”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