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乡村 兴了产业 富了百姓
美丽乡村拥抱“美丽经济”
【花花世界 美美绽放】
【编者按】从杭州临安落“樱”缤纷惹人醉,到神仙居脚下油菜花铺满田野,再到云和百亩桃花开满山……之江大地徐徐铺开一张张“赏花地图”。近年,浙江各地发挥花卉资源优势,在积极构建赏花游线路、赏花打卡点的基础上,以花为“媒”,通过以节办会、植入消费新场景、举办展示展销活动等方式玩出“新花样”。本期,我们推出“花花世界 美美绽放”专题,聚焦我省依托一朵朵鲜花,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走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实践路径。
美了乡村 兴了产业 富了百姓
美丽乡村拥抱“美丽经济”
◎ 记者 贾 露
引“流量” 以花事造花节
当前,浙江诸多“春花”已进入“盛开季”。
近日,2024临安樱花旅游月在杭州临安区米积村正式开启。米积村10万株红樱在山间绽放,延绵数公里,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春日画卷。慕名前来赏樱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争相体验落樱表演、春日雅集、繁花市集、骑马观花等特色活动。“为了迎接樱花旅游月,我们年初就开始准备了。” 杭州临安且停山居民宿负责人咸萍介绍道。
米积村从2012年开始种植中国红樱,如今已形成近千亩、10万株樱花林。如今,绚丽的樱花林已让米积村成为“踏春胜地”。
在宁波市奉化大堰镇的油菜花海里,一群孩子正在花田里写生。以花为媒,该镇于近日举行了第16届生态文化节。“大堰梯田油菜花色彩丰富,呈现饱满的层次感。我们组织孩子来此写生,用画笔描绘宁波春天的美景。”带队老师竺程辉告诉记者,除了花田写生,大堰今年还将开展花艺研究、昆虫标本制作等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美丽乡村,感受田园芬芳。
此时的仙居,2.9万亩油菜花灿烂绽放,一团团、一簇簇,宛若流金,让人流连忘返。“2024浙江·仙居油菜花乡村共富游活动”在花香和音乐中正式启幕。
村民围绕油菜花田,搭建“U趣”共富集市——除了赏花,还能体验DIY油菜花相框、扇面彩绘,品尝番薯干、杨梅酥等特色农产品,购买稻草画、无骨花灯等非遗手工艺品。丰富的活动及消费场景引来一波又一波游客共赴“春日浪漫”。
“今年我们设置了70多个展销摊位,用创意集市的文旅新场景、新玩法点燃赏花游的火热气氛。油菜花节期间,双庙乡预计接待游客6万人次,村民人均可增收3000多元。”双庙乡党委书记张松说,“大家生意忙起来了,这个春天也更加温暖了。”
同样,嘉兴凤桥镇联丰村王祥里也感受到了“花经济”的热浪。最近,王祥里的近70亩七彩油菜花田已经盛开,一片片油菜花次第开放,一阵阵金色“波浪”在田野上此起彼伏,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油菜花中拍照留念。
“上周末村里的停车场都停不下车了,所有游客都是奔着这一片油菜花海来的。”联丰村村委委员杜黄伟告诉记者,“上周末两天就来了1万多名游客,除了赏花,今年年初还引进了不少新业态,有越来越野音乐茶吧,还新增了非洲鼓体验项目。”
距离王祥里油菜花海不远处,还有一片20亩的桃园。这几年,联丰村凭实力“圈粉”,每年都是南湖桃花节的分会场,“凤桃节”“桃花节”等“桃IP”的打造,促成联丰村农文旅“甜蜜产业”蒸蒸日上,并不断刷新着“美丽经济”。
扩“体量” 以融合促发展
以花为媒,以节“引流”,让多地的“花经济”持续升温。
忽如一夜春风来,“花经济”的兴起也让丽水的广大乡村开始致力于打造花海。伴着春风,丽水市云和县新岭村近百亩桃树次第开花。“仅去年桃花节,我们村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新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美阳介绍。
花无“百日红”,好花如何常“开”?新岭村抓住机遇,利用百亩桃园资源优势,打造集有机蜜桃种植、休闲观光游乐、亲子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示范园,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这里,春天赏花、夏天品桃、秋天采桃胶、冬天尝桃花酒,“一季经济”变为“四季经济”“赏花游”的产业链条和消费热度进一步延长。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缙云县左库村家家户户原多以种桃为主业,如今当地由桃花串起来的种植、旅游、售卖等原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火热。
产业是致富之源。掘金“赏花经济”,同样要丰富乡村业态。
近日,“风起梨花醉 共富农事情”海宁市马桥街道万亩方农文旅项目启动暨马桥街道第五届梨花节开幕,一批农文旅项目签约落地,一系列文化休闲旅游活动开启。据介绍,马桥街道这两年通过建立果蔬共富大棚、共富菜园等,拓宽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路子。如位于万亩方区域内的“味浓果蔬共富基地”,去年带动劳动增收80余万元。这次梨花节开幕式上签约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项目”,由当地商会入股,所得收益将按一定比例分给低收入农户。
良种是农业现代化的“芯片”,良田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作为马桥街道携手浙农集团深度合作打造的重点项目,万亩方项目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复核,500亩未来农场核心区和农事管理服务中心已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该项目将全力推动马桥融“农、文、旅、产、教”于一体的发展之路。
稳“留量” 以颜值带产值
“花经济”催生了各地住宿、餐饮、购物等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在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南洞艺谷,10多个品种的800多株牡丹花竞相绽放。“盛开的牡丹吸引了大批来自江浙沪的游客。”在当地的“画春园”农家庭院,负责人袁婵娟正忙着清点餐桌,“很多人来这里看春天的美景,也带动了我们餐饮业的发展。”
“不仅仅是赏花,更多的是到乡村呼吸新鲜空气,放松疲惫的工作状态。”在袁婵娟看来,赏花热潮的背后是民众消费和出游方式的转变,也是乡村振兴的一种体现。
花,提升了乡村游“颜值”,更“开出”了致富产业。如今,赏花游已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眼下,嘉善大云镇缪家村碧云花园玻璃房内的杜鹃花开得正艳,红花舒蕊迎风笑,绿叶丛枝任蝶翩,它们造型各异、姿态万千,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活力景象。
“3月到现在,来我们景区游玩的人数已经有近2万人,上周末有2000多人,都是来赏花游玩的,大家可以欣赏到大片的二月兰、早樱,还有郁金香、喷雪花等,此外,还有野米饭、植物课堂、插花、小火车等配套活动。”碧云花园副总经理叶琳琳介绍,碧云花园种植了5000多种植物,春夏秋冬都有看点,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盛开,满足游客各个季节的赏花需求。
近年来,大云镇以花为媒打造“红杜鹃”共富工坊,探索出一条集观赏、品尝、休闲娱乐、体验、教育、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致富新路径,如今已经成为现代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金名片”,花园里的千亩杜鹃,更是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以花为媒,一朵朵小小的花,一头连着“诗和远方”的向往,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将美丽乡村的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朵朵花开,美了乡村,醉了游人,兴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