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降价 酒店价格也没涨起来
机酒市场的业态正面临转变
机票降价 酒店价格也没涨起来
机酒市场的业态正面临转变
◎ 记者 刘 青
这个五一刚结束,各地景区“人从众”名场面不断,但是一到“逢年过节”必被诟病的“天价酒店”却鲜少有媒体、网友提及。据飞常准机票数据监测,近7天的假期时间内,国内经济舱机票均价为852元(不含税),同比下跌1.13%,环比下跌22%。
在采访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和酒店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今年五一旅游市场整体来看是“量升价跌”。从订单量来看,各地五一假期旅游出行市场迎来预订热潮。整体而言,这个假期,机票和住宿的价格均同比下降。
“反常”的假期价格波动
假期前,有IP浙江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言:“杭州飞昆明两人开始订的机票6300元,现在4000多元,离谱!”
一波买完机票还时时盯着价格的年轻人也纷纷惊呼,“又降价了……”
五一假期前,一些航空公司非热门航线临到节庆突然降价,这届消费者丝毫不惯着,要求在线旅游平台退差价。
根据携程等平台显示,多个热门航线在今年5月1日价格并未上涨,仍有低价直飞机票,如上海→乌鲁木齐票价690元起,上海→北京票价460元起,广州→北京票价530元起。
酒店方面值得一提的现象是,今年五一假期,经常引发“天价之叹”的海南岛,有不少当地五星酒店拉出海报,鼓励当地人去住店……难道不是应该这个时候“让位给游客”吗?
同样是小长假旅游胜地的重庆,查询平台数据可知,5月4日,重庆JW万豪酒店800元/晚,重庆凯宾斯基酒店、希尔顿酒店价格则仅为600元上下,售价甚至不如平日周末,可谓相当亲民。临近的成都酒店市场也是“难兄难弟”,价格大幅“跳水”。
价格波动背后是供需关系趋于合理
从一年前追溯,2023年的五一假期旅游部分航线出现票量不足的问题,而今年五一假期热门城市机票平均支付价格同比降低5%,热门城市票价整体上有升有降。
这背后一方面是不少航空公司增加了运力,另一方面是高铁运力提升对民航客流进行了有效的分流。
酒店方面,去年同时期住宿酒店价格普遍上涨,酒店住宿舆情较为集中,预订民宿未留房、线上平台下单酒店要求游客“补差价”等违约、毁约现象相对较多。而今年五一期间热门城市酒店平均支付价格同比降低15%。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五一机酒价格下降,主要是供应链恢复致供求关系趋于合理。
从“报复式出游”到“按需”旅游,从准备不足导致“供不应求”到准备相对充足,从高质量监管服务让恶意涨价、哄抬价格的不良商家被淘汰,到越来越多中小城市被发掘,可以说,供应链的恢复与拓展,监管与服务的完善,使得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机酒市场“量升价跌”。
尽管话题#低估了堵车的程度#始终挂在假期日的热搜榜单上,但部分人还是考虑到一些地方下雨而改变前往热门城市的计划。这折射出现代人对旅游态度的变化,当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多人追求的不再是景点的名气大小、网红热度,而是追求旅游体验的舒适度。
文旅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治理观念
创新打造《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区的文旅专家刘兵曾表示,疫情后中国文旅呈现出几个重要势头,其中,“内卷化的舒适营造、惯常中的非惯常、大时代的小故事”最为明显。今年五一旅游机酒市场“量升价跌”,或许值得各方思考:当下,促旅游消费需要做的,已不再仅仅是营造景观,更是营造舒适。
其实,针对“机票买贵了”能否退了重买的问题,早在今年年初,国航官微曾发布,为每位国航移动端注册用户发放两张国内无理由退票券,有效期一年。意为,在国航App购买的999开头国内单程、往返客票,通过App退票时可使用,既起到了增加直销的作用,也为一部分担心“买贵”的乘客提供了“临阵反悔”机会。
同样在年初,南航、东航相继公告称,如购票后发生票价降低,允许在购票后24小时之内重新购买客票,符合一定条件的原客票免费办理退票。
当然,酒店市场供给从来没有什么一成不变,都是动态调整的。今年以来出现的相比高品质享受,住客更讲究效率和性价比;相比发朋友圈,住客更喜欢在公域社交平台上分享,“种草”给更多人……在这一背景下,中小城市的酒店发展从“无心插柳”发展为“有心栽花”,为今年的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市场贡献了更多增量。
可以发现,面对这些现象,一些航空公司开始调整策略,试图在保障自身运营成本的同时,增强旅客的购票信心和满意度。同样,一些民宿酒店也在为游客提供更多样化更有性价比的住宿选择。
节假日机酒涨价,这一历年来的风向,如今正在悄悄以人们旅游观念和政府旅游治理观念改变的方式,倒逼旅游市场的不规范行为自觉向规范转变,其实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