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悦远来、主客共享
城市微旅游,构建美好生活新空间
区别于长途旅行,自由、灵活、轻松且小众的“微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除了旅行社纷纷推出“微旅游”新产品,许多城市相继推出“城市微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多以城市内的各种文化、历史、艺术、美食和现代城市生活为主题,无需长时间的规划,也无需过多预算,只需一个背包和一份热情,就可以开始一段城市之旅。
近悦远来、主客共享
城市微旅游,构建美好生活新空间
◎ 记者 贾 露 葛家藤
近年,周末游、周边游等“微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全新增长点。“微旅游”是指以城市及周边为主,车程两至三小时左右,为期两到三天的旅游休闲方式。
在这个消费不断升级的时代,若能打造出精准满足人们需求的优质旅游产品,就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近年来,很多旅游城市都相继踏足微旅游市场,如宁波象山的12个“微度假”旅游产品,绍兴新昌县推出的民俗文化游园活动,上海的“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旅游节,都获得了可观的流量和收益。放眼浙江文旅市场,采摘游、自驾游、露营游、高铁游……各类微旅游模式几乎都能在浙江各地找到落脚点。这些“小而精”的“微度假+”新玩法不仅构建起了一个个美好生活新空间,也赋予了浙江文旅消费市场的无限生机。
数字化邂逅“小而美” 彰显城市发展新活力
在最新的端午小长假“微”度假热门目的地排行中,杭州居全国首位。无论是阿里巴巴的前沿科技还是“城市大脑”的智慧治理,无不彰显着杭州在数字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近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发布100个彰显原真性、本地化的“杭州之光”杭式生活微地标,涵盖市井烟火、艺术生活、建筑读城、街巷寻踪、活力运动、诗意乡村、潮玩时尚、数智生活八大类,深入挖掘并展示杭州的多元文化,推进文旅品牌焕新,助力杭州打造City Walk之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杭州之光”杭式生活微地标的数智生活大类,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个可沉浸式体验的数智世界。
据悉,在征集“杭州之光”杭式生活微地标时,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紧扣杭州的数智底色,甄选了如云栖小镇、大莲花等充分体现这座城市多元、创新、变革等特性的产品。“文旅+数智”是亭台楼阁与摩天大楼的交相辉映,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延展了文旅的内涵、边界,让市民游客在杭州的出行充满了独特的“未来感”。在这些地标,我们可以感受到数字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感受杭州的数字与智慧。
近年,杭州通过构建智慧旅游平台,将各类旅游资源、服务信息、游客需求等数据进行整合、优化,实现了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游客只需通过一部手机,就能轻松获取到杭州的各类旅游信息,包括景点介绍、交通指南、美食推荐等,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体验。无疑,数字化发展为杭州的微旅游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现在,我们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就能对旅游市场进行精准分析,为我们打造更具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助力。”杭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偏爱自然风光的游客,都能在杭州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和活动。这种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旅游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也进一步推动了杭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可以说,杭州以数字化发展城市微旅游的实践,不仅提升了旅游行业的竞争力、吸引力,也为游客带来了更为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这种数字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杭州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定制型重构“诗和远方” 打造现代生活新乐趣
一场融合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微旅行,不仅能为游客带来个性化的轻旅行体验,还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近日,嘉善举行了一场为期两天的自驾微旅行,人们悠然漫步于西塘古镇,领略着千年水乡的韵味;沉醉于大云旅游度假区融合鲜花、温泉和巧克力元素的甜蜜意境;也在嘉善的美丽乡村畅享乡野之趣。
“这次自驾游活动,给我很大的惊喜。无论是景点还是美食,都融入了‘微度假’的理念,不仅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品质短途游的需求,也为我们新能源自驾群体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旅行度假之门。”来自杭州的新能源自驾车主小陈点赞说,此次自驾微旅游于他而言,是忙碌生活中的一次“快速充电”。
此次,嘉善县规划了两条自驾游线路,串联起多个热门景区和乡村旅游资源,这款定制型“微度假”,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供给,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未来,嘉善将继续秉持开放融合的理念,持续探索并激活文旅领域新动能。” 嘉善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后还将不断创新“微度假·轻旅行”模式,为游客打造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旅行体验,让更多人感受到嘉善可游可行可居的现代新生活。
“过去做旅游,是把旅游的场景和日常生活场景分割开来,游客去的是景区、酒店、度假区等,当地居民去的是博物馆、美术馆、电影院、菜市场、购物中心等,但现在看起来,这两个空间存在融合的趋势。”所以希望更多的城市和乡村的公共休闲空间都能够向游客开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微旅游”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旅游休闲生活的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