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赋美点亮城市之光
浦江蹚出“文旅富县”新路径
浦江,这片古老的土地,文化符号璀璨夺目,而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更是源远流长。万年上山、千年孝义、百年书画……它们不仅仅是浦江的骄傲,更是浦江人民精神的源泉,文化的根脉。正是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为浦江这片沃土提供了无尽的养分,让文艺之花在这里肆意绽放,焕发勃勃生机。
文艺赋美点亮城市之光
浦江蹚出“文旅富县”新路径
◎ 记者 贾 露 供图 浦江县文广旅体局
近日,2023浙江文化和旅游总评榜榜单揭晓,浦江县入选浙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和浙江十佳文艺赋美案例两项榜单。
2023年,浦江县在文旅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坚定以“文艺赋美”工程为核心,打造了“东山有戏”“东街有艺”、新光村“乡村音乐”等一系列高水准、高频次的文艺景观,为老百姓带去了融合浦江非遗元素的1700余场文艺展演活动。同时还激发文艺人才创作激情,诞生了浦江什锦《板凳龙》、《锦上添花》,浦江乱弹小戏《画中缘》等精品节目。此外,通过“文艺赋美”培育的“东街有艺”非遗市集等6个文旅市集,共吸引客流146万人次,创收超2940万元。
在文旅融合的实践道路上,浦江已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富县”发展新路径。
笔墨传承
擦亮“书画之乡”金名片
——在探讨“文化自信”这一深刻主题时,我们不难发现,它代表了一个群体的身份认同和精神追求,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所在。
去年11月,2023浦江·第十六届中国书画节首次打破时间惯例和空间局限,以“一节两地”的形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浦江仙华文景园同步开幕。并顺利开展“万年上山 诗画浦江”浦江县书画作品晋京展,完成了浦江书画的“京城首秀”。
一个县域城市何以有自信到北京办书画展?
浦江县,这座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便是书画艺术的摇篮。从宋代至今,这里涌现出了数百位杰出的书画人物。他们的书画作品不仅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浦江赢得了“书画之乡”的美誉。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浦江,书画家工作室、小型书画馆、书画教室俯拾即是,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画气息。
为更好地推动书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擦亮“书画之乡”金名片,浦江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致力于书画场馆的建设。吴茀之纪念馆、张书旂纪念馆、方增先碑刻院、山明美术院、仙华文景园书画会展中心等一批书画场馆相继落成。截至目前,浦江县已成功举办16届“中国书画节”,特别是自2014年起,由浦江县人民政府携手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续10年举办的“万年浦江”系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让浦江的书画艺术走向了全国,亦使得浦江的书画艺术愈发繁荣。其书画艺术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更在国际上赢得广泛认可,这也进一步增强了浦江的文化自信,使其更为坚定地走出独属自己的文化之路。
“首都书画名家林立,晋京展旨在接受大师们的检验、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将浦江‘百年书画’这张名片打造成金字招牌,让浦江人在享受翰墨芳香的同时,把浦江书画文化发扬光大。”浦江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且以诗意共远方 打造文旅新高地
——无疑,在“文旅富县”的征程中,“诗和远方”是精神食粮,更是前进的动力源,它作为一条实践路径,为浦江带来诸多机遇。
在2021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我们在精神文明和精神富裕方面指明了方向。
这既是一个宏观的战略部署,也是一项具体的行动指南。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前提,是要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于浦江而言,其最大优势便是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优质的生态环境。万年上山、千年郑义门、百年书画以及青山、绿水、古村……唯有将这些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放大,才能使之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近年,浦江积极把握时代脉搏,致力于探索和实践文旅融合新模式,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有机融合,进一步打造“上山文化”超级IP,大力度推进上山文化申遗,打响“千年孝义”“百年书画”“跟着马良游浦江”等文旅品牌,同时充分挖掘提升牛清汤、一根面、麦饼、豆腐皮等浦江传统特色美食精髓,有效推动浦江特色美食产业的发展,并迭代升级乡村旅游标准,优化基础设施,招引新项目,持续提升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完善源自浦江,适合浦江,受益浦江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据悉,去年,浦江举办了“敦煌杯”中国弹拨乐演奏比赛暨“敦煌国乐·浦江”国风音乐周活动、尚善秋华音乐会、万年上山·诗画浦江“中华颂”第十三届小戏小品曲艺大展等全国性艺术活动,也承办了“诗画江南”浙江省儿童诗画新创大赛等各类书画艺术活动,多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文艺赋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加速了浦江“文旅富县”的进程。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浦江将围绕“万年韶华”文艺赋美总品牌,开展“东山有戏”群文大舞台、“东街有艺”文艺赋美、“诗画浦江、多彩家园”系列赛事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动,新增设“敬老有乐”子品牌作为“文艺赋美”工程“新名片”,真正让文艺赋美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现象,实现以文艺之美积蓄生活诗意、涵养城市温度、点亮乡村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