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又现“庞氏骗局” 多家旅行社紧急声明“贾岚”查无此人
别让性价比成为伪命题
正规渠道才是高客单价国际游的保障
旅游市场又现“庞氏骗局” 多家旅行社紧急声明“贾岚”查无此人
别让性价比成为伪命题
正规渠道才是高客单价国际游的保障
◎ 记者 刘 青
旺季来临,旅游市场新出现的波澜却是“庞氏骗局”。近日,成都一名自称贾岚的个人,冒充旅行社工作人员,超低价揽客,骗取上千名受害者近3000万元的诈骗事件在业内被广泛讨论。
贾岚先以第一波低价产品吸引种子用户,真实完成这波服务后,靠裂变培养新一波用户,在新一波用户付款后,不按原计划出行,拒绝退款。
成都海游假期、四川上航假期、深圳万众等多家国际旅行社,先后发布了诈骗预警声明。
虽能最快触达用户,但“低价”几乎布满“猫腻”
社交媒体上,四川当地受骗上当的买家和全国曾经在出境游中吃过亏的游客炸开了锅。
从受骗者的反馈来看,诈骗手法是典型的“庞氏骗局”:1.利用游客“薅羊毛”的心理,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向游客兜售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旅游产品,并在初期兑现。2.为了骗取游客信任,保证自己出的产品节假日通用,并且随时可以退款,甚至还能开出正规旅行社的发票。3.游客尝到甜头后,放下戒心成了“熟客”,陆续推荐朋友、家人过来,而这时,才是连环骗局的最后一环。
虽然利用游客薅羊毛的心理,先给甜头再集中收割的现象在旅游行业不止一次出现过,但这次,就连被骗的人也感叹:布局很长,是干“大事”的人。
据网友爆料,截至目前受骗人数已经超过千人,涉及款项超过三千万。
其中,推出高客单价的国际旅游路线包括旅行目的地为马尔代夫、新加坡、肯尼亚、日本、美国、欧洲等中高端地区,客单价基本在几万元。
无独有偶,高客单价的“国际旅行”,已经成为了暑期旅游诈骗集中爆发的重灾区。比如根据光明网近期报道,社交平台上“E—Compass环球出行”的账号,近期就发生了多起“马尔代夫旅游诈骗”事件:
“有要去马尔代夫的游客,已经到了机场,在机场被滞留;有的人是到了马尔代夫,但是没有安排酒店,也没有安排水飞,相当于他去不了预定的那个岛,旅行社这边联系不上消失了。”
“上海的王女士定了5天4晚马尔代夫的行程,转了47287元,无法退款。”
“金华的周女士今年6月订了7月份马尔代夫4晚吉隆坡3晚,共7万多元,同样无法退款。”
据统计,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有一百多人,涉及金额几百万,社交平台上已经搜索不到这家“环球出行”旅行社,消费者交了钱却无法出行,目前正在维权当中。
除了着急恼火的游客之外,在上述旅游诈骗案件中,旅行社的声誉和生意更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劣币驱逐良币更坏的境况是“伪币重创市场”。
甄别最简单的一环:付款时对公转账
杭州国旅党支部书记、董事、总经理许亮告诉记者,先不论出入境游,在最初的判断中,可以分辨的最好方法便是要求查看付款的对公账户。对公转账的账户是公司账户,不会有任何个人经手,个人不能随意挪动,款项更安全,这是保障的基础,也是分辨旅行社是否正规的最简单方法。
此外,相较于国内游旅行社,拥有出境游业务资质的旅行社本身就更“硬”。
比如 这包括国内游旅行社资质需要满两年且没有因为侵害游客权益收到过行政机关罚款以上的处罚,同时需要为国际游旅行社在保证金账户存入140万。
之后,从事涉外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必须按涉外单位管理要求,到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报备,经出入境管理部门实地走访核实后录入涉外单位备案系统,纳入涉外单位等级评定,并签订责任承诺书。经同意备案后,旅行社才能凭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的备案证明向边检部门报备。
这就意味着个人(搭子)或者正处发展期的中小型旅行社,或者是曾有“劣迹”的旅行机构,几乎不能拥有组织出境游的资格。
回到上文的“对公账户”,游客除了用它付款之外,还可以通过这个账户掌握代理方的公司信息,如有问题,可以直接用这个作为凭证进行投诉。
最后,在付款后,一定要和代理方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正规的公司会从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发送电子合同,这个合同只有拥有正规注册备案的企业才能和用户签署,受国家监督和保障。
如果条件允许,更建议游客在线下实际当面付款交易,同时在网上多查询一下对应旅行公司的口碑和评价。
“规范”持续修订,旅企更当推进入境游体验优化
任何商业行为都有其成本,且有赚取利润的需求。前有“40元游桂林”,现有“假导行骗”,消费者追求的“性价比”,反而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伪命题。
产品的正常价格在市场上基本能查到,产品成本中所包含的交通、住宿、门票等费用也比较透明,在线上平台查一下就能摸个大概价格。一些“低价旅行团”之所以能做到“如此低价”,之所以能做到“如此低价”,往往是服务质量的严重“缩水”,更有甚者,先用低价引流,而后通过各种手段牟利。
对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公示一批拟立项项目,国家标准《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修订项目位列其中。
据介绍,本次修订拟补充完善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活动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包价旅游产品要求、服务提供通用要求、新业态产品与服务的特别要求,以及服务质量监督与改进要求。
此次修订注重引导旅行社针对不同旅游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规范包价旅游产品、自由行产品及单项服务代订等产品的设计和服务交付,同时注重引导旅行社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督与改进,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完善投诉处理流程等。
眼下,出境旅游产品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我国出境旅游业务增添了新的内容。旅游者对旅行社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规范》进行修订完善和优化补充。
旅游行业早已进入微利时代,大部分旅企也早就达成了共识:旅游产品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复购和转介绍或许才是业内最高效的获客方式,这背后是品牌打造、专业服务、差异化产品等等因素的积累,旅游行业的生意从来都是慢生意,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成了也是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