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文旅上市公司半年报两极分化明显
“升”与“降”并行,下一季度文旅市场前景如何
多家文旅上市公司半年报两极分化明显
“升”与“降”并行,下一季度文旅市场前景如何
◎ 记者 刘 青 通讯员 陈诗钰
截至7月18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统计已发布业绩预告的21家文旅相关公司,可以了解到,其中12家出现亏损,亏损比较严重的有,东方园林预亏10-12亿元,华侨城A预亏9-12.5亿元,岭南股份预亏2-2.5亿元。盈利的公司中,锦江酒店预盈利8-8.5亿元,同比大增50%以上,中国中免盈利4.53亿元。
而在民航领域,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海南控股这四大航空公司上半年业绩均告亏损,白云机场、厦门空港、深圳机场、海南机场、上海机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七家公司却实现盈利。其中,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第二季度的亏损额均有所扩大,这表示航空公司经营压力依旧严峻。
航司冰火两重天,低成本航空需求上涨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数据,2024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为112.91,环比上升7%,处于景气区间。预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6.6亿人次,同比增长11.5%;国内旅游收入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入境旅游人数5950万人次,同比增长81%,国际旅游收入455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6655万人次,同比增长87%。
然而,复苏势头却尚未传导至航空市场。其中,中国国航预计上半年亏损23亿元到30亿元,四大航预亏超63亿。以中国国航为例,公司方公开表示,上半年经营同比已实现大幅减亏。但受国际航线整体恢复进程低于预期、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油价汇率等要素价格波动的影响,致使仍处于经营亏损状态。
但此中也有好消息,目前政策端正不断加力刺激国际航线复苏。
截至7月中旬,国家移民管理局已在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秦皇岛,辽宁沈阳、大连,上海,江苏南京、连云港,浙江杭州、宁波、温州、舟山,河南郑州,广东广州、深圳、揭阳,山东青岛,重庆,四川成都,陕西西安,福建厦门,湖北武汉,云南昆明、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的37个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54国公民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及座位的联程客票从上述口岸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免办签证在规定区域内停留不超过144小时,停留期间可从事旅游、商务、访问、探亲等短期活动。
民航业业内人士表示,“免签国家主要在欧美地区,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刺激远距离航线的复苏,提高国际航班上座率。
相比之下,“廉航”第一股——春秋航空却表现尤为亮眼。据公告,春秋航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2.9亿元到13.4亿元,同比增加54%到60%。而春秋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盈利受益于国内市场航线结构与旅客结构改善、境外市场汇率贬值、签证便利度提升及负面舆情改善等因素。
在国际航线尚未完全恢复的当下,如何抓住更偏爱“低成本出行”的国内消费者,或是各航司需要关注的问题。
景区业务显现盈利曙光
同比2023年同期的业绩情况结合具体来看,东方园林、华侨城A、岭南股份等亏损较多,主要是其业务跟地产强相关,东方园林和岭南股份的园林和田园综合体业务,华侨城A的“文旅+地产”模式,都是依赖地产周期的业务,房地产的低迷造成了这些企业的业绩亏损。
在景区业务整体下滑趋势中,岭南控股和长白山旅游“逆流而上”,岭南控股表示,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0万元到4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长白山旅游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到2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775万元到1075万元,同比增加63.27%到87.76%。
有一些景区公司是因偶然因素亏损,例如今年6月广西桂林发生洪涝灾害,导致上市公司桂林旅游出现较大的固定资产损失。所以,虽然1-6月桂林旅游公司游客接待量约27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6.84%,但在业绩上,依然亏损了200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张家界的亏损,是大多数山岳景区从观光游转型期所常见的形态,简单来讲,游客喜欢张家界,不意味着也会喜欢张家界投资的大庸古城,山岳观光和古镇休闲的产品逻辑完全不同,叠加期会出现震荡。但总体来说,包括“头部”山岳景区长白山在内,山岳景区型上市公司表现还是相对稳健的,是各类文旅上市公司中比较能抗压的类型。
由此可见,全国旅游景区业务区域性消费存在差异,游客旅行的主观选择仍对不同地区旅游业务带来显著影响,旅游产业从需求侧求变具现实意义。
旅行社类别进入复苏快车道
上半年,众信旅游、凯撒旅业、岭南控股(广之旅)等都取得不错的业绩表现。
众信旅游去年同期亏损3500万元,而今年上半年预计盈利6500-8000万元;凯撒旅业今年年初成功实现重组,青岛国资携一众投资人入主凯撒旅业,目前也在加速修复业绩,上半年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岭南控股上半年业绩预计增长20%-50%,主要是出入境游、商旅、会展等业务强劲复苏。
其中,凯撒旅业的“拯救计划”接近成功。这场由国资牵头,组成财团联合注资重整的拯救计划,在旅游上市公司领域十分罕见。若重整成功,其将成旅游企业重整激活的参考范本。
参考已有公开资料,其联合注资区分了产业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是一大亮点。凯撒旅业作为经营多年的老牌旅行社,其积累的客户、品牌、团队和供应链等相关资源,具有较高的产业投资价值。环海湾文旅是青岛市北区全资国企,在青岛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当下,接盘凯撒旅业符合其产业发展的需求。在财务投资人方面,凯撒旅业当前作为“不良资产”,处于价值洼地,一旦注资盘活,财务投资人能获得很好的回报。
其次是偿债方案的合理性。偿债是所有破产重整案件的核心矛盾。凯撒旅业的偿债方案做到了旗下各个子公司的统一清偿,整体上保证了各子公司债权人的清偿公平性,避免各个子公司清偿力度不同引发债权人矛盾。
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份方案是旅游不良资产的处理一个标杆案例。出现问题的旅游企业,只要其自身仍具有一定价值,就有机会通过合理的资源整合获得新生。这一案例的出现,将推动旅游领域的不良资产处置、破产重整愈发成熟、愈发市场化。
综合来看,各部分旅企上市公司市场整体情况各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回升向好,航空出行需求不断提升。尽管目前看来仍有许多亏损,但各大航空公司表示,将积极把握市场需求、降本增效,持续优化航网布局。部分酒店企业也提出将继续提高主营业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抓住暑期旅游旺季新机遇。
下一季度文旅市场前景如何?根据7月16日华龙证券发布的《社会服务行业周报:暑期出游热度延续,跨境游加速复苏》行业研报,报告指出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内住宿设施订单量同比增长21.18%,住宿设施预订收入同比增长12.94%,度假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36.41%。
结合携程集团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今年暑期境内酒店、机票搜索热度均同比上涨20%以上。尽管个别旅游目的地出现下滑,但大部分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消费依旧火爆,或许第三季度各文旅企业的表现能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