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文旅观察

乡野小院里,藏着中国人的理想生活

  乡野小院里,藏着中国人的理想生活

  ◎ 记者 王珏 卜亦然/摄

  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小院的石板路上,勾勒出一幅暖色调的画面。屋檐下,红灯笼轻轻晃动,和着微风,似在讲述着悠悠往事。李叔坐在摇椅上,手中的紫砂壶冒着袅袅热气,茶香四溢。不远处,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欢笑声回荡在小院的每一个角落。

  这并非是记忆中的旧时光,而是当下正悄然兴起的“小院经济”。在城市的喧嚣中,人们被快节奏的生活裹挟着,内心的疲惫与迷茫如影随形。当“悦己”成为生活的新主题,“向内探寻”成为心灵的渴望,那些隐匿于乡野之间、城市一隅的小院,便成了人们找寻自我、放松身心的理想之所。

  小院热潮的源起探秘

  沉浸式场景体验:

  打造独特心灵旅程

  在江苏的周庄古镇,有一家临水小院,推开雕花木门,一座江南园林式的庭院映入眼帘。院子里,假山、池塘、翠竹相映成趣,仿佛将整个江南水乡的韵味都浓缩在了这一方天地。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苏式糕点,还能亲手体验制作丝绸香囊。从指尖触摸丝绸的柔软,到鼻尖萦绕的淡淡香料气息,每一个细节都让游客沉浸在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这种沉浸式的场景体验,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个性化旅行的追求。

  情感社交避风港:

  治愈都市心灵疲惫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越来越疏离。而小院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的空间。在北京的一家胡同小院里,每到周末,就会举办一场特别的“美食分享会”。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相聚在这里,各自带来家乡的特色美食,一边品尝,一边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城市的冷漠,只有温暖的笑容和真诚的交流,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情感的慰藉。

  多元盈利魔方:

  筑牢经济续航力

  以成都的一家小院为例,它不仅提供住宿服务,还利用院子里的空地开展户外瑜伽课程,同时与当地的文创品牌合作,在院子里开设手工艺品展示区。住宿收入、课程费用、文创产品销售,多种盈利渠道相互补充,使得这家小院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不仅为小院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高参与低成本优势:

  诠释“小确幸”真谛

  在浙江的一个小乡村,村民老张利用自家的院子开了一家简单的农家小院。他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豪华装修,只是在院子里种上了各种花草,摆放了一些舒适的桌椅。每到节假日,游客们就会来到这里,亲手采摘院子里的新鲜蔬菜,体验农家生活。老张收取的费用并不高,但游客们却在这里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满足。这种低成本、高参与的模式,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小院带来的美好,也让小院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小院文旅的运营智慧锦囊

  自然人文融合:

  编织独特体验锦缎

  在云南大理的洱海边上,有许多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小院。这些小院依洱海而建,推开窗户,便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和远处连绵的苍山。院子里,种植着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花卉和植物,同时,还摆放着白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如扎染、木雕等。游客们在这里,既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能深入了解白族的文化,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旅行体验。

  舒适功能平衡:

  雕琢温馨生活空间

  在设计小院时,既要注重舒适性,也要考虑功能性。在重庆的一家山城小院里,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地形,打造了一个错落有致的庭院空间。院子里设有露天烧烤区、休闲茶室、儿童游乐区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在房间的布置上,选用了柔软的床品、温暖的灯光和舒适的家具,让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社交活力引擎:

  点燃互动交流火花

  社交活动是小院的一大特色。在广州的一家老西关小院里,经常会举办粤剧表演、粤语学习等活动。游客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精彩的粤剧表演,一边跟着老师学习粤语。这种互动性强的社交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了当地文化,也增进了游客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小院经济的多元商业范式

  美食庭院:

  味蕾上的风情盛宴

  在长沙的一家小院里,主打湘菜美食。院子里布置得充满了湖南的乡土气息,食客们在这里品尝着正宗的剁椒鱼头、口味虾等湘菜。每一道菜都选用当地新鲜的食材,由经验丰富的厨师精心烹制。除了美食,小院还会举办湘菜烹饪课程,让游客们亲身体验湘菜的制作过程,感受湘菜的独特魅力。

  摄影艺术庭院:

  光影中的视觉诗画

  在厦门的鼓浪屿上,有许多以摄影为主题的小院。这些小院里,每一个角落都经过精心设计,充满了文艺气息。院子里摆放着各种复古的道具,如老式相机、复古自行车等,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同时,小院还会邀请专业的摄影师为游客们拍摄写真,让游客们在美丽的鼓浪屿上留下美好的回忆。

  文化创意庭院:

  情感联结的活力磁场

  在西安的一家古城小院里,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创意活动。比如,邀请非遗传承人来院子里教授剪纸、皮影制作等传统技艺;举办以陕西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讲座和展览。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对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让他们在小院里感受到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增强了游客对小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育研学院落:

  知识田野的成长乐园

  在江西的婺源,有一些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小院。这些小院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学习农耕知识的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参与播种、收割等农事活动,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同时,小院还会开设一些与农耕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农业科普讲座、传统农具制作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在“悦己”的时代潮流下,“小院经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它不仅是一种文旅新业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小院,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江南游报 文旅观察 00011 乡野小院里,藏着中国人的理想生活 2025-01-23 江南游报2025-01-2300006;江南游报2025-01-2300008;江南游报2025-01-2300009;江南游报2025-01-2300011;江南游报2025-01-2300012;江南游报2025-01-2300013;江南游报2025-01-2300014;江南游报2025-01-2300010 2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