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种杨梅起源追溯——
一个跨越千年的“谜”
荸荠种杨梅起源追溯——
一个跨越千年的“谜”
◎ 柴春燕 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 慈溪市杨梅研究所
荸荠种杨梅这个看似最普通最常见的杨梅品种,有着谜一样的身世。
荸荠种杨梅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悠久。据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越郡志》记载“会稽杨梅为天下之奇,颗大核细其色紫”,古人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把荸荠种杨梅的品种特征描述的恰如其分,十分精准,尤其是其中的“核细”二字,妙不可言,正是荸荠种杨梅的典型特征。由此可见,早在二千多年前,荸荠种杨梅就惊艳了当时的达官贵人,这是关于“荸荠种”杨梅性状描述最早的文字记载。
据《后汉书志·郡国四》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浙东设句章、鄞、鄮、余姚四县,皆为会稽郡所辖,慈溪当时属句章县。据《句章土物志》载:“杨梅出白沙、杜湖、云湖诸山,有紫红白三种,而黑者最佳,土人目为老鸦,乌红者为荔枝……”。
“杨梅出白沙、杜湖、云湖诸山”,这里的白沙、杜湖均在现在的慈溪市,云湖在宁波的江北。“土人目为老鸦”这里的土人指的是世代居住的当地人,也就是说当地人把它叫作“老鸦”,究其涵义,推测可能是因为老鸦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鸟,与太阳有着深厚的联系,在古代神话中就有乌鸦载日的图腾,乌鸦被认为是太阳的使者。所以当时的土人,就把如此美味,形如小太阳的杨梅叫作“老鸦”。
“乌红者为荔枝”中的荔枝种杨梅,慈溪现在还有这一品种,果大肉柱粗,色乌红酸味重,易出水不耐贮运,综合性状远不及荸荠种,荔枝种尚且能延续至今,那比它更好的“老鸦”想必更应该延续至今。
至于“老鸦”是如何演变成“荸荠种”的呢?推测起来,可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随着人们认知的深入,特别是在唐宋时期,乌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急转直下,从神圣的象征沦为不祥之兆。当地居民认为,将如此美味的杨梅果实称为“老鸦”显得极为不妥。荸荠自汉代传入我国,到了唐宋时期,它已成为百姓的日常食物。当看到杨梅成熟时,其色泽与老熟的荸荠外皮相似,呈现出紫红色的光泽,人们便不假思索地以此称呼,于是“荸荠种”这一叫法便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名称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并被文人墨客所采纳,被记录在册。
如今,荸荠种杨梅因其品质优异,丰产稳产,耐贮运,不易落果,适应性、抗逆性强等等独特优势,深受广大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目前,荸荠种杨梅已成为国内外引种推广最多的两大品种之一,居我国四大杨梅优良品种之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种的荸荠种杨梅苗在150万亩以上,占杨梅人工栽培的三分之一。
关于荸荠种杨梅产地与历史,普遍认为荸荠种杨梅的原产地在余姚三七市张湖溪,距今210多年。1932年《申报》称慈溪“西乡所产,名唤荸荠种的,核小味甜,尤为著名”。1937年,农学家曾勉在其调查《浙江沿海各县之杨梅》里盛赞慈溪杨梅的规模与品相。我国现代园艺泰斗吴耕民先生(1896-1991)曾写道,“故乡慈溪市为浙江富庶之区,人杰地灵,得天独厚。农民勤劳朴素,长于种艺技术,而尤以杨梅为摇钱树,对其栽培技术更独树一帜,人莫与匹。因此,所产杨梅果大色艳,味美多汁,脍炙人口,畅销国内外市场”。慈溪杨梅的王者地位可见一斑。为解决慈溪、余姚两地关于荸荠种杨梅的原产地归属争端,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终认定:慈溪与余姚都是荸荠种杨梅的原产地。
杨梅是一种强地标产品,荸荠种杨梅也只有在其原产地才有最为惊艳的品质。慈溪这座位于杭州湾南岸的沿海小城,是大自然精心布局的一颗生态明珠,神秘的北纬30度线穿境而过,翠屏山北麓的阳光雨露微风,恰到好处。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荸荠种杨梅近乎苛刻的要求。
杨梅是慈溪的一张“金名片”。慈溪杨梅历史悠久,据慈溪横河童岙遗址考古发现有杨梅核,其野生杨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之前。据华大基因测序,杨梅成种时间约在5.28万年前。所谓古树杨梅出精品,越是古老的杨梅树,结出的果实越好吃。在慈溪,依旧盛产的百年古杨梅树随处可见。慈溪梅农非常低调,再大的杨梅树,你去问他,他永远都只说一百多年,后面又加上一句,我爷爷小时候这棵杨梅树就这么大了!到底有多少年?也很难去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