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变“多业” 天台探索“茶旅+”新路径
“一叶”变“多业” 天台探索“茶旅+”新路径
◎ 记者 章一琳 通讯员 陈优优
一片茶叶绘就致富图景,一片茶叶融汇诗和远方。
近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茶旅大会在浙江天台举行。此次大会以“茶旅兴农·产业振兴·江南茶祖·诗路茶香”为主题,深度挖掘“茶旅+”文化内涵和表现载体,探寻茶产业链集群和文旅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大会现场,无论是领导致辞还是专家发言都释放出一个信号,天台山茶在规模化、标准化,以及智能生产方面上均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在茶旅融合,以山水之美首开全省先河,推出了采茶、制茶、茶叶美学体验、茶山民宿、茶道禅学等一系列茶旅精品线路,并于2024年入选全国茶旅研学基地。
一个“首”字值千金!浙江是产茶大省,天台为何能在茶旅融合方面先人一步?这也是圈内业界人士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通过此次茶旅大会,记者和与会嘉宾、各地茶商们共同得出一个结论,即天台茶旅线路具有一个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其既能探索三教圆融的茶道之源,又能感受茶与诗的千年对话,还能欣赏独特的山水神秀。且茶旅线路区域面集中、完整度高、体验性强,操作性简单。
从规模上看,天台山茶亩产量大、茶种量丰富。天台15个乡镇街道有8个是茶叶主产区,拥有各类生态茶园20多个,形成了“天台云雾茶、天台黄茶、龙井茶”三大产业带,并建有天台山茶市、三州茶市、雷峰茶叶交易市场等多个集散交易中心。2020年天台入选浙江首批十大茶旅精品路线,2021年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从比较优势看,天台山茶独具“三仙”品质。第一仙是“传于仙人”。茶祖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是浙江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植茶之地,被誉为“江南茶祖、韩日茶源”。第二仙是“长于仙境”。天台十万亩茶园多位于海拔400米以上,终年云蒸雾绕,温和湿润,茶树浸润着天地灵气与佛道禅韵而生长。第三仙是“品有仙味”。从采摘到制茶,每片芽叶都凝结着“三揉三烘”的古法匠心,最终成就其“色翠如玉、香幽似兰、味甘如泉”的独特风骨,素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
从线路特色看,线路资源聚合性强。如葛仙茶祖探源之旅,里面把“江南茶祖”葛仙名圃、“天台宗祖庭”国清寺、“瀑桥相融”石梁飞瀑,“花海齐云”华顶国家森林公园,“产茶大镇”石梁镇等佛道茶相融旅游资源汇聚一线。海内外游客不仅能品仙味好茶,更能体味“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之魅力。
另一条天台黄茶探寻之旅新奇感十足。黄茶本是一种特种绿茶珍稀品种,据说是1998年在古寒山寺后山间发现。茶叶通体金黄,冲泡后产生“三绿透三黄”的奇观。第一站紫凝黄茶园拥有1200亩珍贵黄茶,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黄茶鲜醇滋味,还能深入茶园,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感受茶香一味的诗意世界。
这条线的另一个重点是后岸乡居景区。这里有着从“石板村”蝶变为“旅游村”的乡村振兴经典案例,还流传着村干部“谈不下来,绝不回村……”最终拿下上海市场励志的故事。经过数十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里山水辉映,如屏如画,已经成为上海游客最喜欢的“天台后花园”。
还有一条天台雷峰春茶品茗之旅。里面串联牧云谷营地、朱莉的农场、茶丰村,以及云露数字化智能茶厂,与其他线路相比走的是小清新风格。
不少省外客商表示,天台茶旅线路蕴含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承载佛道相融的文化基因,也有茶园漫步、采茶制茶体验,可让游客在仙气禅味中感受天台茶的力量,符合当下旅游强调差异化、体验化的趋势,此次返程后将整理相关线路向市场推出。
天台山茶旅精品路线
★葛仙茶祖探源之旅
包含景点:国清寺、石梁镇、华顶国家森林公园、葛仙名圃、华顶讲寺、石梁飞瀑
★天台黄茶探寻之旅
包含景点:紫凝黄茶园、后岸乡居景区、寒山天台黄茶展示中心、寒山景区、黄茶基地
★天台雷峰春茶品茗之旅
包含景点:牧云谷景区、朱莉的农场、茶丰村西山头、祥和茶博园、云露茶厂
★天台红色茶乡体验之旅
包含景点:红军岭、牌门村、梅枝岭、三州潭、道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