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文旅浙江·分类广告

赛场内外,共同精彩

各地文化馆活动与“浙BA”共舞

  赛场内外,共同精彩

  各地文化馆活动与“浙BA”共舞

  ◎ 记者 刘 青 通讯员 郭 靖 供图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今夏,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的战鼓响彻之江,全省各级文化馆以“文艺赋美”工程为引擎,策划百余场融合演艺、民艺、市集、科技的活动,将赛场延伸为城市文化嘉年华。从商圈千人群观到非遗技艺焕新,从机器人炫技到历史名人“穿越”助威,一场“以赛促文、文体共生”的实践正蓬勃上演。

  “第二现场”引燃全城观赛潮

  面对赛事门票“秒空”的火爆,各地文化馆以“+文化”破题,让赛事热度辐射全城。

  景宁畲族自治县在三月三广场等核心区域及乡镇文化礼堂设多个“第二现场”,大屏直播赛事的同时,还有15个文艺赋美演出点,30人畲族木鼓迎宾队助兴。两场比赛吸引超2.1万人次场外观赛,形成集观赛、社交、休闲于一体的户外派对,带动全域消费。

  舟山市创意推出“东海F4”卡通战队,定海敖光、普陀龙女等形象成为球队标识。暖场及中场时段,舟山船拳、状元表演秀、啦啦宝贝等轮番上演,让赛场变身海洋文化剧场。

  嘉兴市秀洲区文艺赋美乐队用高亢旋律点燃赛场,激昂乐声与篮球节奏共振,场外观众跟着节拍沸腾。武义县创新“双线引流”,在古城南门街等设转播点,同步上演空竹《破阵》、爵士《super冲锋队》,观众手持宣莲莲蓬等伴手礼,沉浸式感受“赛事+文化”魅力。

  传统民艺注入赛事文化魂

  而当传统民艺遇上现代体育,古老技艺也绽放出了新活力。

  长兴县“百叶龙”以翻腾龙身拉开赛事序幕,龙鳞闪烁间彰显本土气魄;场外20余项传统文化市集同步开市,让观众观赛后可体验非遗技艺。

  浦江县板凳龙蜿蜒入场,龙珠引领百节龙身随鼓点起伏;浦江乱弹、什锦班奏响助威曲,原创战歌《万年浦江风》融入上山遗址、神笔马良等地域符号,让赛场回荡文化根脉之声。

  温州市瓯海区深挖“两山一水”文化精髓,将瓯越刺绣、木活字等元素融入表演;建德市《严州虾灯》压轴登场,金鳞虾群如暗夜精灵穿梭。

  文化传播在赛场打破时空界限,历史与未来精彩交汇。

  杭州市滨江区邀来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滨芯双子”,中场休息时,机器人完成后空翻、倒立等高难度动作,摔倒后迅速站起,用机械舞姿诠释“冠军不怕跌倒”,全场掌声雷动。

  宁波市鄞州区上演了“双王穿越”,北宋名相“王安石”与心学大师“王阳明”同框助威,创意短视频《带北宋大佬看浙BA》刷屏网络。马灯调童声、竹编街舞《竹铃织梦》、箜篌曲《鄞·颂》轮番登场,传统与现代共鸣。

  临海市让“糯叽叽”文化C位出道,《糯叽叽天团化身球场战神》系列中,球员身披印着蛋清羊尾、炊圆图案的球服出征;丽水莲都区场外设木偶戏体验区,场内“油画出逃”创意秀让古堰画乡元素“跃”入观众席,小球迷咬着乌米糕看表演,传统在烟火气中焕新。

  文体联动激活消费引擎

  赛事成为撬动“观赛、赏艺、消费、旅游”的支点,浙江正构建文体消费生态闭环。

  宁波市“NB2嘉年华”集结64家商户,“徐霞客”空投灰汁团,“四仙女”分发杨梅棒冰,缸鸭狗汤圆与花丝镶嵌手作相邻,观众笑称“看球三天胖三斤”。

  东阳市卢宅景区变观赛主会场,大屏直播让市民重温“老宅看球”情怀。50人鼓团奏响《威风锣鼓》,少儿街舞《无极》展现朝气,婺剧《泗州城》唱响“木雕之乡”底蕴。赛事带动卢宅、木雕小镇客流激增,歌伴舞《东阳有请》向八方宾朋发出邀约。

  杭州市临平区“我是歌手”大赛与浙BA双线并行,600余名歌者覆盖老中青,市集舞台摇滚与民谣交织。观众抢答“临平队主教练是谁”赢门票,互动声浪掀翻夏夜。“夏日晚风集”里,非遗手作与本土美食吸引万余人次,歌声与欢呼声中,城市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从畲乡木鼓到机器人舞步,从百年老宅到商圈市集,浙BA赛场外的“文化+”融合实践,正让体育赛事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激活城市活力的引擎。

  浙江省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通过‘文艺赋美’工程,进一步发挥文化馆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让广大观众在观赛同时感受浙江地域文化的魅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与全民健身的双赢。”


江南游报 文旅浙江·分类广告 00003 各地文化馆活动与“浙BA”共舞 2025-07-31 江南游报2025-07-3100006;江南游报2025-07-3100007;江南游报2025-07-3100008 2 2025年07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