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行业

破局与重构:城市度假酒店的“打开方式”

  破局与重构:城市度假酒店的“打开方式”

  ◎ 记者 贾 露

  当酒店业在消费升级与市场调整的浪潮中面临转型阵痛时,一些先行者正以创新思维重构行业边界。杭州千禧度假酒店的逆势突围,不仅呈现出一个企业的成长样本,更勾勒出城市度假酒店未来发展的清晰路径。“在文化浸润中重塑空间价值,在自然疗愈中回应情感需求,在场景创新中激活体验经济。”杭州千禧度假酒店总经理熊宜箴说,城市度假酒店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住宿服务,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才是明智之举。“当我们谈论城市度假,本质是在探讨如何在钢筋水泥中保留诗意栖居的可能。”

  文化赋能:从住宿空间到精神领地

  ——“当代酒店的竞争,本质是文化辨识度的竞争。”

  说到文化赋能,不仅仅是对传统元素的简单复制粘贴,而是要将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审美、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北京颐和安缦酒店依托毗邻颐和园的地理优势,推出“皇家园林导览”专属服务,由清史学者带队解读园林建筑中的礼制文化,住客可穿着清代服饰在仿膳餐厅体验“满汉全席”分餐制,文化主题客房的溢价能力较普通客房高出40%。

  “当代酒店的竞争,本质是文化辨识度的竞争。”熊宜箴站在酒店大堂案台前,目光掠过展台边的文人墨宝。“通过挖掘在地文化的底蕴,酒店不仅要为住客提供一个居住空间,更应打造一个穿越时空的精神领地。”

  杭州千禧度假酒店大堂中央的木质案台上,以宋画为灵感的园林微缩景观正静静诉说着江南文脉,宋画的灵动气韵与西湖山水的清逸风骨在此交融。这处由酒店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杭州市会议与奖励旅游业协会联合打造的“微观杭州”展陈区,早已超越普通装饰的范畴,成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锚点。

  客房内悬挂的复刻版宋画与定制宋瓷茶具形成视觉呼应,餐厅推出的“宋式时令宴”将古方转化为现代味蕾体验,不定期举办的“宋韵雅集”活动更让住客有机会在茶艺师指导下,用宋代点茶技艺冲泡出一盏复刻千年的茶汤。从视觉、味觉到互动体验,文化元素如同毛细血管,渗透到酒店运营的每个细节。一处处细节设计,一场场活动策划,不仅实现酒店与住客之间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更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竞争优势。

  “当标准化服务成为行业基线,唯有文化能赋予空间不可复制的灵魂。”实实在在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理念——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杭州千禧度假酒店凭借独特的文化定位,实现了营业额和住客复购率双增长。

  自然疗愈:在都市褶皱里开辟静谧维度

  ——“酒店不再仅仅是旅途中的歇脚处,而是一个可以深度放松与文化滋养的空间,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之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度假”的定义已从“去远方”转向“离喧嚣”。人们意识到,真正的度假不一定非要远行千里,而是能在喧嚣都市中找到一处能让心灵得以栖息的静谧之所。在自然疗愈领域,上海养云安缦开创了一项行业创举。他们把百年古樟树移栽至酒店庭院,打造出“树屋冥想区”,还推出“森林浴疗愈套餐”,其中涵盖晨间树冠瑜伽、傍晚萤火虫观测等活动。数据显示,参与疗愈项目的住客,其睡眠质量评分平均提升了32%。

  与上海养云安缦一样,杭州千禧有着同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九溪景区的天然屏障,让这片占地数百亩的空间成为杭州主城罕见的城市绿洲。无论是客房的落地窗,还是餐厅的露天座位,都能让住客一览无遗地欣赏到这份宁静与美好。

  酒店的客房设计,亦延续着“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带独立汤池的山景房将九溪的溪水引入室内,让住客在私密空间里聆听水流与林风的和声;而专为宠物家庭设计的露营主题庭院房,更是将这种共生关系延伸至万物。房内的宠物帐篷与茶园景观形成奇妙对话,专属的宠物步道串联起竹林与草坪,让“毛孩子”们也能享受自然野趣。先天的地理优势,被酒店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在酒店公共区域的“书吧”,落地书架沿墙而立,从《茶经》到《瓦尔登湖》,从《宋画全集》到《自然疗愈力》,千余册书籍构成一个关于自然与人文的精神图谱。午后的阳光透过竹帘在书页上投下斑驳光影,住客手捧书卷的身影与窗外采茶人的轮廓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都市人向往的生活剪影。

  “酒店不再仅仅是旅途中的歇脚处,而是一个可以深度放松与文化滋养的空间,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之所。”熊宜箴指着大堂一隅的疗愈空间说。这个面朝百亩茶园的玻璃房内,香薰机里散发出的精油气息与室外的草木清香浑然一体。落地窗外的茶园随四季变换色彩,春有新绿初绽,秋有金桂飘落,构成动态的自然画卷。

  场景创新:构建体验经济的生态网络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唯有情感共鸣能打破信息茧房。”

  在杭州干禧酒店,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情感体验。酒店后门与九溪景区的无缝衔接,构建起独特的“酒店即景区”模式。住客在酒店后门直接刷房卡即可进入“九溪烟树”核心区域,在指定营地搭建帐篷;沿着酒店规划的徒步路线,可抵达龙井村、杨梅岭等多个景点,沿途,古树上的松鼠小屋成为意外惊喜——这些手作的木质小窝,不仅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之所,更成为孩子们的自然课堂。

  不过,真正让孩子们兴奋的,是酒店的迷你动物园。没错,这是一家拥有动物园的酒店,这在杭城绝对独此一家。迷你动物园的设计无不体现了酒店对家庭客群的精准洞察。

  孔雀开屏时的华美羽翼、小香猪奔跑时的憨态可掬,这些生动瞬间总能引发快门声此起彼伏。而大堂那只会模仿“欢迎光临”的鹩哥,更是成为酒店的“流量明星”,孩子们与它的互动视频时常出现在本地生活平台的推荐页。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设计,实则是对体验经济本质的深刻把握。“酒店真正要做的不是售卖服务,而是创造值得分享的故事。”

  得益于地处龙井茶核心茶叶产区云字区的地理优势,每年清明时节,酒店都会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开茶节。彼时,住客们头戴斗笠、腰系竹篓,在茶农的指导下采摘明前龙井。指尖沾染的茶毫与露水混在一起,散发出清冽的草木气息。这不是简单的农事体验,而是酒店走心的“五感化”沉浸式设计——从采摘时的触觉体验,到炒茶时的嗅觉冲击,再到品茶时的味觉盛宴,最终凝结成可带走的记忆标本。

  “瞧,这是今年开茶节期间,茶农在教导孩子们辨别茶叶品级的场景。”熊宜箴一边翻看手机相册,一边向记者展示着活动现场照片。画面里,孩子们认真观察着手中嫩绿的茶叶,脸上满是探索未知世界的欣喜。“这些瞬间,正是我们期望传递给每一位住客的——一种生活态度与情感共鸣。”酒店客人也热衷于分享住宿之外的这些体验。据初步统计,住客在社交平台分享的内容里,这类体验活动占据主要比例。

  从大堂展陈到主题美食节,从身心疗愈到户外探险,每一个场景都是传递酒店文化理念,触动住客情感共鸣的载体。这不仅增强了酒店的品牌影响力,更为住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酒店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

  【记者手记】

  当行业还在争论“标准化”与“个性化”如何平衡之时,千禧的实践给出另一种答案:创新不在于颠覆传统,而在于重新发现酒店的社会价值。杭州千禧的探索,不仅为城市度假酒店提供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更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带来启示:唯有扎根文化土壤、回应时代需求、拥抱多元共生,才能在变革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以文化为魂,让酒店成为传承文明的载体;以自然为骨,让酒店成为连接都市与田园的纽带;以体验为肌,让酒店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实验室”,这或许正是其逆势增长的密码。

  九溪的溪水依旧潺潺流淌,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变迁与坚守。在杭州千禧度假酒店的灯光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轨迹,更是一个行业在时代转型中的觉醒与重生。

  (本文由杭州千禧度假酒店供图)

  出版单位:浙江《江南游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 少数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印刷:浙报印务公司 年定价:180元


江南游报 行业 00008 破局与重构:城市度假酒店的“打开方式” 2025-08-07 江南游报2025-08-0700006;江南游报2025-08-0700007;江南游报2025-08-0700008;江南游报2025-08-0700010;江南游报2025-08-0700011;江南游报2025-08-0700018;江南游报2025-08-0700020;江南游报2025-08-0700012;江南游报2025-08-0700014;江南游报2025-08-0700023;江南游报2025-08-0700024;江南游报2025-08-0700025 2 2025年08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