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俯仰天地的生命哲学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座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俯仰天地的生命哲学
◎ 王 珏
兰亭,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上已日(夏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约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亲朋子侄41人聚会于此,行修禊之礼。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等人列坐于兰渚上环曲的小溪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流漂浮。一旦酒觞滞留在谁的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一首,诗如不成,则罚酒三觞,如此以为娱乐。在这次雅集中,计有26人作诗共37首。事后,王羲之将这些诗汇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下了这次聚会的盛况和作者的观感。序文共324字,字字珠玑,这就是被褚遂良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
兰亭是什么地方?
我们看一下当时的版图,《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秦时,会稽郡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安徽南部及浙江大部。在浙江省范围内有山阴(今柯桥区)、诸暨、上虞、余姚、句章(今慈溪西)、鄖(今宁波市东北)、鄞(今奉化东北)、乌伤(今义乌)、末(今龙游)、钱唐(今杭州市西北)、余杭(今杭州市西)、由拳(今嘉兴东南)、乌程(今吴兴)、海盐等。
“兰”,绍兴是中国植兰最早的地方之一。南宋宝庆《会稽续志》载:“兰,《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渚山,句践种兰之地。”兰渚山,在今仍以盛产春兰而驰名中外。
“亭”是秦汉时设置的邮亭,或曰驿站。《汉书》言:“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有三老...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会稽郡历来称仇亭、犬亭、柯亭、兰亭为古代四大邮亭,各具人文特色。驿站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以后扩展为专人管理行客的沿途食宿。漫游四方的文人,更是“游于斯,息于斯,感于斯,咏于斯。”他们在这里聚众会友、舞文弄墨,也可以说是旅游文化的起源。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关于修禊的来源,有许多种说法。主要说法是在上巳节这一天,人们来到水边用香草沐浴以便洗除不祥,具体为配合春日阳气的勃发,除旧布新,去祸接福。修禊是人们共同参与的集体性活动,因为在与他人的持续接触中,单单自身的洁净是无效的。水不仅是整个人类的命脉,也是中国文化的焦点。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最早《山海经》中有“竹山”的记述,与越文化有着特别的关系。据《尔雅》载:“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焉。”竹子是绍兴的特产,曾向中原大量输出。《礼记》日:“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中《弹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只有八个字,描绘了古越先民用竹子做弓箭,捕兽猎物的情景。
这种民谣可以载歌载舞,表现古代的劳动场面。文学史上确定此歌为古诗之滥觞,是越文化珍贵遗产。“会稽竹箭”是人才荟萃的称喻,故绍兴闻名于天下。蔡邕的“柯亭笛”典故源于此。王羲之在兰亭茂林修竹中饮酒赋诗,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即源于会稽山这片土地,也源于王羲之的人生经历。
细读历史可知,王羲之渴望能去关陇、巴蜀等边地有所作为的心愿未得实现,转而希望离开朝廷,到地方上去做些实事的请求也未得朝廷准许,才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东晋王朝多数贵族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国家无力恢复;王羲之渴望有所作为而不能,其内心无法明言的悲哀和无奈便可以想见。
他在《丧乱帖》中写到:“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罹)茶毒”,“痛贯心肝,痛当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丧乱帖》中的“临纸感哽”与《兰亭集序》中的“临文嗟悼”不仅仅是行文句式的整齐对称和呼应,更是王羲之内心悲愤之情的共鸣和迸发。
从山水之乐转到死生之悲。《兰亭集序》在写景上,清新淡雅,抒情上,浓郁悠远,韵味上,空灵娴静。在抒情上,上升到了对生与死的思索,飘散出千古文人特有的孤独情绪,使《兰亭集序》更显厚度,令人琢磨和反省。
魏晋时代本就是一个崇尚自然而人生迷离的时候。文人们善抒情,向外发现自然山水之美,向内渴望寻找内心的自然和宁静,因此在自然山水与主观内心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审美概念。
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美走向大美,从清幽走向极乐,山水之乐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天、地、人是一种可以发生感应的关系存在,所谓异质同构,这是中国人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念。俯仰,指远近大小、上下、宏微的观察,由表及里,去伪取真,从天地人文万物中摄取最有象征和指导意义的形式,以达到通德类情的目的。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便源于此。
如此,兰亭,成了一种意象,在那曲水流觞之间,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山水景观,还有《兰亭集序》中,传统文人对于生命哲学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