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阅读

文章导航

  一心居

  作者: 蔡要要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8-3-1

  页数: 264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素心的姨婆是梦厨派的传人,她在弥留之际,把这件叫做一心居的饭馆交给了素心,并传给她一本《梦厨谱》,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菜肴的制作方法。这些菜肴,除了美味,还因为加入了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食材,从而具备了各种特殊的能力。

  在一心居,除了素心是主厨和老板娘之外,她还雇佣着一个伙计叫做喜善。喜善从小在菜市长大,擅长寻找和辨认食材,因此是素心的得力助手。

  少年胡尔康无意中见识到了素心梦厨派食物的奇妙,便成为一心居的常客,和素心、喜善成为好友,并经常带一些奇怪的客人来,素心用各种看似寻常,却各有办法的食物,帮助客人走出感情的困惑,也促成了很多奇妙的故事。

  素心的师兄金若风和好朋友钰君也是一心居的常客,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对感情不同的看法,也对素心和梦厨派美食产生了不同的启发。一心居渐渐有了一点名气,那些因情而痴、因情而妒、因情而苦的人,也在各种因缘际会下前来,有一些人在素心的帮助下解决了情感上的伤痛和困惑,也有一些人给了素心新的思考。素心和客人们互相影响,互相帮忙,互相安慰,成就了一个个若有所思、或喜或悲、温暖感人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背后,素心一直念念不忘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孟奇,她在执着地寻找恋人的过程中,自己对感情的认识和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最终发现,原来一直陪伴在身边的人,才是自己现在最值得珍惜的人。

  我们一无所有

  作者: [美] 安东尼·马拉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译者: 施清真

  出版年: 2018-2

  页数: 344

  定价: 49.80

  装帧: 平装

  横扫欧美各大书评人榜单的畅销书作家安东尼·马拉用厚重而文艺的笔触控诉我们这个时代的罪恶,写出了大时代、小人物的命运悲歌。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科克斯书评年度最佳小说、美国国家书评人年度最佳、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文学奖、美国国家杂志年度小说奖。

  这是一部回忆之书,由多个故事串联而成。全书在列宁格勒的地底隧道揭开序幕,在太阳系的边境谱下终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不成材的肖像画家受到苏联当局指派,删除官方照片和艺术作品之中的异议份子,而头一个对象就是他的弟弟。于是,他做出了“将自己弟弟的脸孔画入每一幅经他审查的图片中”的决定,其后的数十年,因为这一决定引出了无数串联的故事。

  一幅名为“午后空旷的牧野”的油画和一位肖像画家,一位传奇芭蕾女伶和她的曾孙女,一位失明的文物修护师,一位金盆洗手的帮派份子,一位在因地雷爆炸痛失妻儿的鳏夫,还有一位在战争中葬身在画中同一片牧野上的士兵……

  有多少人的生命,会因为一幅画而改变?在破碎而悲怆的生命最后一刻,要怎么说,我们曾经拥有过一切。

  一些时刻

  作者: 苏方

  出版社: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出版年: 2018-3

  页数: 288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以非常规的方式,写非常规的爱情。独幕剧式的场景,性感凌厉的语言,无法延展的故事,面目模糊的人物。苏方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形式,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描述那些非主流的爱情形式:“失乐园”式的危险纠葛、“革命之路”式的苍白破碎、“消失的爱人”式的机关算尽……

  透过爱的背面,呈现命运的错位与人性的弱点。那些看似平常的一颦一蹙、举手投足中,藏匿着男女之间不可言喻的情感暗涌。出轨、欺骗、猜忌、报复行为里的不忠实、不坚守、不信任、不勇敢,实则是人与人之间总是错失、永远遗憾、终究破碎的关系,是人性深处那些利己的、贪婪的、懦弱的本质。

  看似轻松的沉重之作,折射现代人的爱情困境。在我们飞速运转的生活与高效更迭的情感中,错失、逃避、遗憾,似乎变得无足轻重,苏方的小说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现代人所处的情感困境,和其中那些不可回避的丑陋。但在每个故事的最后,我们不仅看到自己,也理解自己,甚至原谅自己。

  小说由十九个短故事组成,这十九个故事彼此独立也彼此联系,关于恋情与婚姻中的欲望、背叛、 欺骗与软弱。

  故事的主线是男女主人公陈年与王麦的情感纠葛。小说创造性地描绘了这对主人公在“平行时空”里,发生的不同故事、做出的不同选择,最终却导向相似的命运。他们像是为自己的人生按下“撤销键”,重新设定每一次开始,在暧昧中试探、较量、纠缠、挣扎,却一次次在绝望中走向永恒的“毁灭之路”。

  兄弟

  作者: 余华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8-3-1

  页数: 680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兄弟》是余华搁笔十年,继《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之后的颠覆震撼之作。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一生。李光头父亲不光彩的意外身亡,使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和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走到了一起,两人结婚后,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竟十分投缘,好得像一个人。可双亲去世、两人长大后却因一个名叫林红的美丽女人反目,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成了巨富,产业遍布全国;一个穷困潦倒……但即使多年过去,他们也依然牵挂着彼此——就算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他们还是兄弟;就算生离死别了,他们还是兄弟。

  ■ 己丑牛

  肯德基用数据说话

  【书架】

  1987年11月,美国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进入中国,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开设了第一家餐厅。

  在决定进入中国市场前,肯德基先后派出两位执行董事到北京考察。

  第一位一下飞机,就直奔北京街头。他看到人群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第二天便兴冲冲地赶回国内,向总公司报告中国市场大有潜力,结果被总公司认为不称职而免去职务。

  接着,总公司派出了第二位考察者。此人足足花了十来天时间,在北京各主要街道用秒表测出行人流量,然后先后向500多位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市民一一征询对炸鸡口感、分量、价格的意见。不仅如此,他还对北京的鸡源、油、面、盐、菜、各种调料及鸡饲料进行了调查,并将样品、数据带回美国,逐一作了科学分析,然后写出书面报告。总公司深感满意,随即作出立即打入中国市场的决定。

  北京肯德基开张不到一年,赢利就高达300万美元,一年半以后,收回了原来估计至少五年时间才能收回的所有成本,并打下了对其他城市拓展的基础。

  平心而论,肯德基派出的两位考察者,基本结论是一致的,问题在于第一位考察者只凭印象说话,让人感到吃不准、靠不住,而第二位考察者则用数字说话,尽管那一长串数据枯燥无味,但它最科学,最具说服力,也最有利于公司作出果断的决定。

  “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正确的情报。”无论做什么生意,首先要知己知彼。知己,就是客观地评估自身的实力,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知彼,就是要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和服务对象,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有了准确、及时、科学的数据,才能心中有数,从而占据有利的市场,在竞争的风浪中稳操胜券。

  如今,肯德基已在全中国的400多个城市开办了5000多家餐厅,甚至在西藏也可以吃到KFC,年销售额已突破500亿美元。

  商海钩沉[001]


江南游报 阅读 00023 2018-04-05 江南游报2018-04-0500019;江南游报2018-04-0500018;江南游报2018-04-0500015;江南游报2018-04-0500010;江南游报2018-04-0500012;江南游报2018-04-0500011;江南游报2018-04-0500008;江南游报2018-04-0500013;江南游报2018-04-0500007;江南游报2018-04-0500016;江南游报2018-04-0500009;江南游报2018-04-0500014;江南游报2018-04-0500017 2 2018年04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