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2020宁波文化旅游的20个“关键词”
![]() |
新举措 新科技 新风尚
读懂2020宁波文化旅游的20个“关键词”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文化和旅游业带来重创。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宁波实现了疫情防控与文旅发展“两手硬、两战赢”,在应对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张文化广电旅游领域的高分报表。2月4日,2021年宁波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长座谈会举行,会议回顾总结“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亮点,研究部署“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重点工作。全面梳理2020年20个“关键词”,看宁波文化广电旅游硕果累累。
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路东方起始港——宁波三江口 吴维春/摄
关键词1
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
积极响应宁波市委提出的争当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号召,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格局,聚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着力打造优秀文化精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复苏,扎实推动文化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省、市多位领导批示肯定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假日文旅经济复苏等工作。据统计,2020宁波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25亿人次、总收入1999.46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89.4%和85.8%;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7%,旅游业主要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宁波市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旅游景区接待人次及乡村旅游接待人次等4项主要指标同比增幅均列浙江省第一位。2020年共实施文化和旅游项目293个,总投资3276.87亿元,较2019年增长30.56%;实际完成投资428.51亿元,较2019年增长43.02%。
关键词2
帮扶文旅业纾困解难退团退订“双百清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宁波2500多家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关闭,文化娱乐、旅游行业遭受“断崖式”重创。宁波市有200多家旅行社、1万多个团组、23万余名游客面临“退团退订”,涉及退款金额超过4亿元,宁波摸索出了“明、延、改、退、奖”五步工作法。截至2020年3月31日,23.52万人次游客已100%与旅行社签订和解协议;选择退费的游客已100%完成退费,实际退费2.93亿元,率先在全国实现旅游退团退订“双百清零”,为同类城市破局解困提供了“宁波解法”。同时,宁波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和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双重优势,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推出金融、保险、财政、消费、减费降负等十方面政策。公布192家重点文旅企业白名单,协调建行共为35家文旅企业授信贷款16.5亿元。 据统计,2020年宁波全市政企联动,共推出1.2亿元资金用于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
关键词3
每年10月31日确定为书香宁波日
2020年4月1日起,《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条例》中规定,每年4月份为宁波读书月,每年10月31日为书香宁波日。选择10月31日作为“书香宁波日”,是因为这一天是王阳明先生的诞辰日。2020年10月31日是《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后的首个“书香宁波日”。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宁波图书馆承办的2020年书香宁波日系列活动启幕仪式于10月31日在宁波图书馆新馆举行,该系列活动以“在宁波,读出美好生活”为主题,内容有2020年宁波市全民阅读推荐书目发布、宁波市书香家庭风采展示、2020年“书香城市(区县级)”论坛等百余项活动。
关键词4
全国首批文化市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选定江苏省、福建厦门、广东珠海、陕西安康、辽宁沈阳、浙江宁波作为全国首批文化市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宁波是浙江省内唯一入选单位。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在宁波召开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课题研讨会,6家课题承担单位总结在队伍规范化建设上的经验做法并和专家进行交流,与会人员讨论确定了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指标体系初步框架,明确了下一步课题方向和要求,该课题旨在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为市县级执法队伍建设培训考核、装备配备、执法办案、信息化建设、形象建设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可操作可借鉴的标准规范体系。宁波市局报送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运行机制研究——以宁波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实践探索为例》调研课题,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2019年度二十佳调研报告。
关键词5
井头山8000年前贝丘遗址探源中华海洋文明
2020年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余姚市政府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召开的“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余姚举行。考古专家在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发现了食物储藏坑、露天烧火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遗迹,发现了数量巨大的海生贝壳、渔猎动物骨骸和陶器、木器等人工制品。专家称,井头山遗址距今7800年至8300年之间,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是浙江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沿海最早的贝丘遗址,它将宁波地区人文起源的历史再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专家认为, 井头山遗址是目前中华海洋文化遗址中最古老的群落,这一遗址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学史和文化遗产体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助于学界和考古界深化对中国海洋文明起源的研究。
关键词6
“春归大地·乡约宁波”乡村旅游逆势突围
2020年4月至5月底,开展“春归大地,乡约宁波”宁波乡村旅游季活动,包括都市田园、缤纷四明、斑斓海岸和古镇风情等四个板块,串连起全市24个重点旅游乡镇100多项特色农事民俗活动。2020年11月23日,“我和我的民宿”首届全国民宿主人大会在宁波召开。大会成立了“全国民宿主人联盟”,并向全国民宿主人发出“热爱民宿事业,致力于民宿正能量的传播和榜样的树立”“分享美好生活,致力于营造生活美学空间和家庭温馨氛围”“提供优质服务,致力于民宿品质和游客满意度的提高”等倡议。截至目前,宁波市登记在册的民宿1618家,床位总数32000余张;精品民宿达230余家,其中浙江省等级民宿48家(白金宿4家、金宿10家、银宿34家);民宿集聚区65个。
关键词7
“换个星家享宁波”引领新风尚
2020年5月至7月推出宁波旅游饭店健康生活消费季活动“换个星家享宁波”,宁波全市百家旅游饭店创新“生活星方式、健康星美食、服务星规范”活动,积极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星厨房、星客厅和健康生活星空间,吸引市民走进旅游饭店,快乐地享受超值消费、享健康美食和文明服务。9月,宁波全市200余家旅游饭店亮出“小目标”:开展“文明新风强宣传”“优宴计划补短板”“五项举措抓落实”等行动,大力推行“分餐制”“公筷公勺”“光盘行动”等文明就餐措施,力争全年餐厨垃圾减少1万吨。制发《宁波市旅游饭店行业“文明用餐,杜绝浪费”专项行动方案》,推进扩大文旅消费“1+1+5”宁波做法,宁波全市旅游饭店业推广实施“优宴计划”,通过优化菜单、创新菜名、推行分餐制等措施,实现婚宴不剩菜、少剩菜目标,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成为婚宴新风尚。
关键词8
“顺着运河来看海”长三角推广季启动
2020年8月,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赴上海举办首场大规模跨省市场推广活动——“顺着运河来看海”2020宁波文旅长三角推广季启动仪式,发布了针对长三角市场的“9941”政策,推出九项重点推广活动,以及针对上海市场推出了“四旅”产品,疫情缓解后第一时间吸引更多的长三角游客来甬旅游。继上海启动后,相继举办宁波文旅长三角推广季无锡、南京推广会,“我们的歌会”合肥推广活动,线下吸引千人参与。推动“上海职工宁波休养旅游”,引进1.2万人次来甬休养。积极申报“长三角高铁小城”评选活动,宁波5家酒店、3家景区入选长三角“高铁+景区”“高铁+酒店”快捷旅游产品线路,成功引进2个专列。浙东最美沿海高速公路自驾旅游产品(三晚四天)和“唐诗之路”浙江最美四明山盘山公路(两晚三天)文旅融合产品分别入选2020十大长三角自驾游线路。
关键词 9
2020 宁波海丝文旅博览会
9月25日至27日,2020年中国(宁波)“海丝之路”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宁波举行。据统计,三天时间展会现场吸引近6万人次参观,现场成交额2.93亿元,意向合同金额7.82亿元。2020海丝之路文旅博览会是宁波文博会与宁波国际旅游展“合二为一”的一次探索与实践,首次亮相便吸引了数十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近百个城市1000余家展商参展,展会共设5大展馆,展出面积约3万平方米,博览会还吸引了100多家全国百强社和长三角重点旅行商汇聚,宁波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金丽温衢联合体城市全面推介文旅资源及优质旅游产品,发布优惠旅游政策。期间,每日先驱日报、亚利桑那州共和报等40多家欧美、东南亚知名媒体对展会进行了报道。
关键词 10
文化交流拓展云上新阵地
2020年,宁波围绕海丝活化石品牌、东亚文都名片建设,建立涉外文旅资源库,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建设,参展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主题馆。发挥索非亚中心阵地作用,推进中国中东欧人文交流示范区建设。以短视频和线上直播推动“网红城市”形象塑造,精心制作《宁波气质》《宁波欢迎你》城市宣传片和“顺着运河来看海”产品线路短视频。“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旅游主题形象亮相机场新航站楼。“疫去春来好时光”活动评选产生20条宁波旅游精品线路。宁波交响乐团组织线上演绎法国经典名曲《玫瑰人生》和《卡门》片段,宁波博物馆线上推出《双城十五年——宁波与诺丁汉的文化对话》系列文化活动。
关键词11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
10月9日-14日,2020年全国非遗曲艺周于在浙江宁波举办,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 弘扬时代价值”。这是该活动首次在长三角城市举办。光明网、央视频、快手、咪咕、宁聚对非遗曲艺周开幕晚会进行了视频直播,直播曝光累计达 1800万人次。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采取“线上内容全覆盖线下活动更精彩”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首次收齐全国127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大项(含193子项)的258个优秀节目,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做了专题报道。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光明网、优酷、快手、宁聚等线上平台集中展播。
关键词 12
港澳青少年游学推广暨内地游学联盟大会
10月27日—29日,2020港澳青少年游学推广活动暨内地游学联盟大会在宁波举行。大会期间,联盟发布了15个游学产品。其中,浙东寻根文化之旅——打造同根同源文化名列其中。该路线包括了天一阁、南塘老街、蒋氏故居、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大学等文化旅游景点和教育场所。澳门新华中学与宁波惠贞书院、澳门创新中学与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澳门国旅与宁波德造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澳门中旅和浙江省中国旅行社集团宁波有限公司共4组进行友好签约,实现宁波与香港8家单位合作签约的线上云签约,为港澳与宁波的游学机构、学校搭建了宝贵的合作平台。
关键词13
成立全国首个“全民艺术普及示范推广中心”
2015年,宁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的探索和实践,率先确立了“4+2”的内容体系,构建了全社会参与的社会联盟,建立了一站式的数字服务平台。截止到2020年10月,宁波全民艺术普及综合参与率已经达到82.93%,提前完成了80%的预定目标。2020年11月,在“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五周年系列活动中,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在宁波正式设立全国首个“全民艺术普及示范推广中心”,积极将“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的宁波模式推向全国,不断加强全民艺术普及国内国际的交流和合作。
关键词14
《呦呦鹿鸣》入选文旅部重点扶持作品
2020年11月2日,在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上公布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入选。歌剧《呦呦鹿鸣》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和宁波交响乐团联合制作演出,讲述的是中国中医药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故事,是第一次以女科学家为主要人物形象进行的歌剧创作,也是浙江省第一部原创的民族歌剧。甬剧《红杜鹃》、儿童剧《三字传奇》、宁海平调《葛洪》入选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余姚市、宁海县人民政府入选浙江省戏曲之乡(县级)。
关键词15
全国首次五天连演贝多芬9部交响曲全曲
2020年12月13日-17日,宁波籍指挥家俞潞指挥宁波交响乐团连续五晚演出贝多芬九部交响曲,并在B站全程直播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5天挑战9部贝多芬交响曲在国内乐团尚属首次。12月13日晚的首场演出在B站直播吸引60.6万人观看,登上热搜榜第6位。此后,每晚有许多乐迷到直播间连续“打卡”,每晚增加不少新用户。第三天起,演出受到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关注,该客户端直播首页推荐“线上音乐会之‘遇见贝多芬’”,吸引全球超过200万乐迷观看。
关键词16
宁波新增两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0年12月2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和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上榜国家一级博物馆。 至此,连同宁波博物院,宁波市共有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宁波市一级馆总数占全省近四分之一(浙江全省共13家)。
关键词17
宁波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2020年12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宁波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作为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宁波市自2016年6月以来,突出市场导向与多元融合,全市文化消费呈现增长有效益、提升有亮点、拓展有后劲的良好发展态势。2019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016元,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11.8%,其中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分别增长9.3%、33%,增速三年来一直稳居八大类消费前两位;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916.0亿元,占GDP比重7.6%,增速15.4%。
关键词 18
浙江首批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
2020年12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5个区县(市)列为“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宁波的宁海、象山两县入选。宁海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去年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该县以节庆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推动节庆活动与生态山水、景点景区、民俗文化、农业生产、城乡建设串联、融合,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让宁海的文旅产品更加丰富,让宁海的文旅版图更加多彩。象山县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三面环海,两港相拥,是全国少有的兼具山、海、港、滩、涂、岛资源的地区。象山县推动海洋渔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荣列2020年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关键词19
新科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新科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探索实践,形成集“报、台、网、微、端”于一体的融媒体矩阵。推动精品创作工程,48个作品在省级同类评比中获奖。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对全市重点转播和自办的400余套数字、模拟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分类进行监测,实现零责任事故目标。局、台、网三家市级单位连续三年获省考评第一名。重视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运维,继续实施广电低保工程,为32024户低保户免去基本收视维护费。
关键词20
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推出新举措
在浙江全省率先制定《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强化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推进无接触审批,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6543件,全流程网上办理率达100%。聚焦“无证明”办事,梳理出34个事项90件证明材料,实行电子证明共享核查替代证明材料。推进省级事项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审批审核权下放先行先试,聚焦“智能秒办”,实现导游证核发“跑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