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之“苦”
![]() |
![]() |
![]() |
![]() |
![]() |
小满这个节气,名字十分可爱,意为“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作物籽粒日渐饱满,尚未成熟”。这时节,许多以“苦”为名、以“苦”出名的植物纷纷亮相,在夏初这场“苦菜秀”中,它们逐一登场,秀出各自精彩。
小满之“苦”
◎ 记者 刘青
小满第一候就是“苦菜秀”。苦菜此时旺盛生长,已经可以采摘食用了。小满天气又潮湿又闷热,人在这种气候下,脾胃功能受到的影响最大。这时候,最好就是顺应自然,吃一点苦味菜肴,增进食欲、清热解毒。于是,小满的“苦菜秀”又成了“苦菜”的秀:凉拌苦苣,清炒苦瓜,枸杞苗猪肝汤……好—场餐桌上的苦味菜肴show。
名字中带“苦”字的植物有很多,其中只有一部分可以作为食材,做成适宜夏天食用的苦味菜肴。明代学者文俶的《金石昆虫草木状》中,有画出的九种苦味植物,均可以做食材或药材。其中如苦苣、山苦荬、龙葵、贝母等,都被称作“苦菜”。
最常见的苦菜:苦苣。也叫苦菊,菊科菊苣属草本植物,开黄花或白花。嫩茎叶在市面上很常见,可以生吃或煮食。苦苣入肝、肺二经,食用可以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
最原生态的苦菜:山苦荬。野生苦菜,菊科山苦荬属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野菜,味道比苦苣更苦涩。山苦荬归肝、胃、大肠经,药用可以治疗肠痈、产后瘀血等症。
最意想不到的苦菜:苦耽。又名酸浆,茄科草本植物,果实就是酸甜可口的“红姑娘”。苦耽苗味苦,作为药材可以利湿除热、清肺治咳嗽。
“有毒”的苦菜:苦葵。又名龙葵,茄科草本植物,果实成熟后为黑色。唐代在关中地区也称作“苦菜”。味苦性寒,有小毒,现在主要作药用。
“消失”的苦菜:苦芺。菊科蓟属草本植物,茎圆无刺,《本草纲目》里提到,苦芙“江南人食之下气”,“浙东人清明节采其嫩苗食之,云一年不生疮疖”。现已不常见。
最具地方特色的苦菜:苦芥子。今甘肃天水特产,十字花科植物,开白花。种子成熟为黑色,味苦,有明目、治血风烦躁的功效,是一味药材。
最“深藏不露”的苦菜:贝母。百合科贝母属草本植物,七月开花,别名苦菜或苦花。贝母根呈黄白色,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是常见的中药材。
最小清新的苦菜:枸杞苗。茄科草本植物枸杞的嫩茎叶,主要在春夏交际时采摘,新鲜或者晒干后都能够食用,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是常见的苦味食材。
不是苦菜的“苦菜”:苦瓜。如今最受欢迎的苦味食材,适用各种烹调方式。《本草纲目冲指出,苦瓜归心、脾、肺经,可清暑涤热、明目、解毒。
其实说到苦,生活中是断然不会去特别安排的:餐桌上的菜若有苦味,婆婆们便竖起脸来训媳妇,老板会被顾客逼免单。当然也有人特意去找苦吃——比如苦瓜和鱼腥草都苦,爱的人奉若珍宝,恨的人如避蛇蝎。金庸《天龙八部》里,钟灵请段誉吃蛇胆炒的瓜子,说是吃了心明眼亮。段誉初吃不惯,但“谏果回甘”,就觉得有滋味了。
苦的味道,一半是回味里来的。中国人常说良药苦口,比如小时候,被父母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地吃药,苦得满舌发硬。但随后一气儿灌白水消苦,越喝越觉得白水都甜了。虽说大有苦中作乐之嫌,但也不无道理:苦之衬甜,比一味甜本身要隽永许多。
如是,凡味厚需要细细咂摸又易上瘾之物,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点苦味。咖啡的苦味,不知给世上多少炼乳、砂糖和牛奶销售提供了活路,可是众芳杂芜,最后也还是咖啡的配角。咖啡因其苦而需要配料,又因其苦而有无限多种调制方法,但咖啡圣手们从来不是为了泯灭苦味,而是变着法子把这苦味修饰装点得让人惊艳——当然,对咖啡老饕来说,浓缩咖啡的苦味最妙不过了。
啤酒也苦也香,秘诀都在啤酒花上。唐鲁孙聊掌故说,民国时北京初开啤酒厂,啤酒花不敷供应,只好拿槐花代替,也救了急。哪位说了:啤酒最早产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初出之时,尚无啤酒花这物,西亚人民也喝得甚欢。其实索性免了啤酒花,不也去了苦味吗?答:不可。一来啤酒花芬芳香味无可代替,二来啤酒花清爽的苦味天下无对。少了啤酒花,啤酒也不过是麦芽汁酒罢了。苦倒不苦,但没滋没味,行尸走肉矣。
茶则是另一个话题,在中国人文化概念里,足以大书特书一番。劣茶颇苦,泡得好的绿茶不苦而回味甜,但周作人却拿苦茶作过文章。华佗以为“苦茶久食益意思”,古人又有“苦茶久食羽化”之言。广东人喜饮苦丁茶,以为清热解火;老茶客们,喝茶很酽,苦而且削,常人不惯,但他们自己乐在其中。
中国雅人,常把苦写得神乎其神,尤其是茶,大有躲进茶壶成一统的意思。喝得苦茶,耐得寂寞,上等茶人都有点儿化外散仙之意,好像苦茶和孤僻性子浑然一体似的。陆羽说茶者至寒之物,需要有节操的人士来喝,这算是为茶定下了品格基调。
往小了说,苦味儿大多和清火解热、生津止渴有关。但东方禅佛之道,很容易大而化之,把苦与清寒寂寥、遗世独立、孤高自许、疏冷横斜勾连在一起。苦本身不是浮华的味道,唯其如此,苦才能把味觉体验压到最低,激发此后的甜来,所谓“谏果回甘”,即如是也。如果把味道比作色彩,则笋之清鲜为淡绿,鱼之嫩滑如纯白,苦味大概就是明快的深绿色:清而且削,沉而且厚。正合小径柴扉、疏树寒山的文人气。
所以到了夏天,老人家都要劝孩子吃炒苦瓜:“对身体好!”到长大了,懂得吃苦瓜的清凉味道了,才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