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题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生物医药研发如何创新

中医药产业发展如何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

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 打造国际医学合作新高地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生物医药研发如何创新

  中医药产业发展如何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

  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 打造国际医学合作新高地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记者 郑雪 通讯员 李浩 钱丽/摄

  健康共同体,科技创未来。作为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常态化活动,10月24日,中国(泰州)医药峰会年度大会圆满落幕。

  本届峰会由泰州医药高新区、中国农工民主党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泰州)医药峰会组委会、农工民主党泰州市委员会承办。峰会邀请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院士等12位生物医药和中医药文化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就“新冠疫情下生物医药研发与科研创新”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两大主题进行探讨。

  立意

  打造国际医学合作新高地

  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泰州市委副书记汤成快在致辞中说,中国泰州医药峰会自2016年创建以来,先后邀请了30多名两院院士和国内外专家进行交流,学术成果成为国家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峰会逐渐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行业高端学术平台。本届峰会聚焦“新冠疫情下生物医药研发与科研创新”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两大主题,既契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需要,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的特殊意义在于,各国、各医疗机构以友谊与合作为基调,参与交流探讨,这将不仅是学术、技术上的交流合作,更是精神上的凝聚与鼓舞,激励我们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共创美好未来,朝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目标奋进。” 汤成快说,他希望峰会组委会进一步发挥学术优势,服务泰州医药产业发展,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维护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创新

  锻造抗击疫情的利矛坚盾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宁邵在报告《加速中国新要研发从模仿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转变》中认为,他们研发的鼻喷式疫苗的优点是无痛、快速起效、持久保护、广谱抗病毒,可满足快速应急需求,对密接、次密接者可增加免疫屏障,能够提升我国点状突发疫情快速控制能力。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李佳在报告《加速中国新要研发从模仿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转变》中认为,未来五到十年,全球的制药工业将从重模仿创新向重原始创新转变,只有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药企的核心竞争力。天津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家朱涛以《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挑战和创新》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表示,康希诺生物研发的吸入式疫苗原理是“雾化给药”。研究成果表明,最好的强化免疫方式应该是吸入式疫苗,未来或将成为一个趋势。

  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在报告《研发高效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和疫苗》中认为,自主研发高效广谱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是目前我国亟需努力的大事。前不久,由复旦-锦波功能蛋白联合研究中心研制的EK1雾化剂即将进入临床试验,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广谱药有望上市。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布仁巴图在《蒙医药在治疗新冠临床以及机制研究》中认为,蒙医药和中医药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结晶,对疫病和慢病治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他们正依据传统蒙药进行新品研发。

  江苏硕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内第一家开发出分子诊断试剂的公司,总经理王国强以《新冠疫情下我国分子诊断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为题介绍了硕世生物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的具体情况。他说,新冠疫情加快了我们国产的诊断试剂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硕世生物去年6月份加大国际营销后,到现在已经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的关系。

  传承

  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力量

  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俞梦孙院士在报告《规模化有序开放:人民健康的唯一战略》中认为,实现人民健康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必然首先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解决中国的医改难题,为全世界做试点、样板。“规模化有序开放”是新时代中医现代化系统工程,未来中国在实现人类健康问题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一定能走在世界前列,从而带动未来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院士在报告《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故事》中介绍,非小细胞肺癌做靶向治疗药物是精准医学时代的一个经典案例,但其实精准医学、精准治疗中最典型的肿瘤领域的例子是由中国人提供的,这就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疗。他认为,临床需求上升为科学问题后,这就是医药出药出医的一个最好路径。发现临床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是能力,是素质,也是本事。基于和面向临床的科研最具生命力。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张卫东教授在报告《创新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以“中药麝香保心丸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他们提出并建立的基于整体观的中药方剂研究策略。他说,药方剂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让医生“相信中药、用准中药、用优质中药”关系到临床的安全和疗效,而阐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解析其作用机制、保障药品质量、清晰临床定位已经成为我国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他认为,现代中药方剂研究体系应该包括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系统生物学研究、生产链全过程标准化,现代药理研究、网络生物学研究、国际规范循证医学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教授宝龙详细介绍蒙药学历史、现状和临床应用等蒙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合作

  协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在救治患者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医药既是中国传统治病救人的医药学思想和技术,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其思想观念和实践方法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智慧,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不但可以为振兴中医中药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论坛召开期间,峰会组委会与江苏省区域合作交流协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市有关单位和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媒体传播、区域合作更好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


江南游报 专题 00012 中医药产业发展如何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 2021-10-28 江南游报2021-10-2800007;江南游报2021-10-2800008;江南游报2021-10-2800010;江南游报2021-10-2800009 2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