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匠人匠心

文章导航

杯酒人生如“美玉”

  杯酒人生如“美玉”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美食与美酒领域中崭露头角,带着专业的见识和女性独特的感知,打破人们的常规想象,将她们的思考通过自己的职业更自信地展现出来。

  对于越来越讲求方式与品质的餐桌,吃饭事大,喝酒事也不小。进入一家不错的餐厅,吃好倒不会太难,喝对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就相对不大容易了。菜单随便翻,但酒单自己看完,很有可能还是需要现场求助侍酒师的。侍酒师,这个慢慢靠近我们生活,逐渐走入我们视野的“新人物”,你对他们以及他们的职业了解多少?

  侍酒师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6世纪给贵族运输和保管葡萄酒的低下职位,到19世纪现代餐饮概念形成后,餐厅的酒水管理和普通服务侍者,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歌舞升平的“美好年代(Belle Epoque)” 时期在巴黎高档餐厅为社会名流和交际花的高级服务侍者,地位愈来愈重要。而直到过去30年间,侍酒师这一职业才在美国和日本这些新兴国家快速发展起来,让侍酒师不仅成为餐饮界至关重要的一个职位,也在整个葡萄酒界有了一席之地。

  侍酒师李美玉有着一路开挂的人生。留学法国时,她仅用一年时间便获得了法国国家侍酒师的资格认证。回国后,这位侍酒师新人一举夺得2010年中国最佳法国葡萄酒侍酒师大赛北方区冠军,参赛者中只有她一位女性。在成为职业侍酒师的路上,她步履不停,四年后再度斩获荣誉,通过高级侍酒师认证(Advanced Sommelier),成为了国内女性高级侍酒师第一人。

  “世界各地,每个国家都有侍酒师。起初,侍酒师们的共同工作都是在餐厅提供与酒有关的服务,而现在侍酒师要有更多的关于葡萄酒的知识储备,不仅要会一切关于酒本身的服务,还要了解葡萄,种植方式,酿酒过程,甚至所有酒精和非酒精类饮料。他们还要会设计酒单,能解说甚是用专业的词藻文字表述葡萄酒。”她说。

  作为国内最早的侍酒师之一,李美玉记得刚从法国回来时,国内的侍酒师连十个都不到,只在少数几家五星级酒店才得见,女性侍酒师更是屈指可数。谈起侍酒师行业的男女比例,她说,即使是在法国,女性从业者也要少于男性,“我觉得可能十个里面有两个女性”。

  提及侍酒师这一职业,人们总免不了抱有浪漫的想象。那往往意味着衣着笔挺,微笑得体,常出入高级餐厅,并与葡萄酒为伴。而对于李美玉来说,这是一份体力强度极大的工作,且需要脑力的配合,无比具象又足够丰盛。早年在北京柏悦洒店担任侍酒师时,她每天工作12小时起,经常是13~14小时。在餐厅侍酒,需要具备丰富的葡萄酒知识、餐酒搭配经验以及良好的审美,而在餐厅之外,要选酒、做酒单、与葡萄酒商打交道,为了让自己不被淘汰,她要花大量业余时间去不断学习。

  从事葡萄酒行业的十余年,李美玉见证了侍酒师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葡萄酒从一种小众消费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侍酒师也走出北京、上海的五星级酒店,出现在更多场合。2016年,她开始在北京一家餐厅(非酒店餐厅)担任葡萄酒顾问,其选酒既与菜品相融合,又兼顾性价比。很快,这家餐厅便成为葡萄酒圈的“网红”。顺理成章,美玉成立了自己的葡萄酒顾问团队,为不同风格的餐厅提供葡萄酒搭配。

  显然,侍酒师在整个葡萄酒行业中有着不可漠视的位置,那么中国侍酒师行业的脚步在哪呢?中国侍酒大师吕杨曾在《醇鉴(Decanter)》杂志发表的《侍酒师解析》一文中表示:“在中国,虽然第一代侍酒师中的佼佼者,如北京的李美玉和上海的郭莹等优秀的侍酒师,都已成为葡萄酒界和餐饮业的明星人物,也给行业起了很好的榜样,但宏观来看,整个侍酒师行业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侍酒师的整体水平至多是初出茅庐。更重要的是,作为第一代中国侍酒师,我们需要将到底什么是侍酒师、侍酒师的工作性质、责任、义务等等给大家解释清楚,包括葡萄酒业的同行、餐饮界的同事、媒体朋友、消费者和那些想成为侍酒师的年轻人,让大家对侍酒师这个职业有个正确的认识。”

  据了解,中国侍酒行业背景板:侍酒师和专业服务人员的招募与培训是整个餐饮行业的巨大需求——中国侍酒师大赛(十届)数据,全中国专业的在职侍酒师233人,掌握了近1000家国际连锁酒店和高端餐饮的采购权,定价权,酒单制作,服务培训,对酒店与餐厅的盈利与服务标准至关重要。中国青年侍酒师大赛(六届)数据,通过大赛培养出来的专业侍酒师和酒水服务人员近6000位,面对全国十几万的餐饮机构,缺口巨大。

  女性的身份会为这份职业带来不同的感知吗?对此,她的回复只有两个字:“细腻”。侍酒师大部分时间是要花在阶梯思考上的,因为你必须要把你最好的那部分杰出能力展现给客人,服务到客人。好的侍酒师一定会有顶级的服务意识和出色的销售技巧,这两点至关重要,一个是跟客人相关,一个是跟餐厅利益相关。做的好,可以两者兼得。否则,酒单再完美,酒窖再整洁,成本控制再好,意义不大。而好的餐厅或者酒店,相对酒单更大更好,意味着你接触的酒更多。服务要求更细,提升你的服务意识。有更出色更优秀的同事,可以相互学习,有更好的团队。

  在为北京的LingLong餐厅做餐酒搭配时,她会为一道菜提前准备20款酒,再从中挑选出最适宜的一款。如果要为主菜单配酒,则她要花费更多精力。“为了成本,我要综合考量,一款酒能否搭配几道不同的菜。既要选择最适合的,又要选百搭的。”这意味着要事先和主厨充分沟通,了解一套菜单的理念,以及选用的食材、酱汁、口感、加工方式和摆盘等。对于经验丰富的侍酒师来说,餐酒搭配就是在脑中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过程,调动海量信息,筛选、匹配出一个最优项。有一次为10道菜的套餐配酒,她为每道菜都搭配了9款酒。“这意味着我得尝90口,尝到最后,我都醉了”。她笑着谈道。在她看来,每一个侍酒师的风格都各有不同,但前几年她都是在效仿与积累经验,在拥有足够的阅历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思考通过葡萄酒自信地展现出来。

  【Q&A】

  Q:能分享一下您小时候关于食物的特殊记忆吗?

  A:我从小生长在一个传统的朝鲜族家庭,在我印象里,有关食物的味觉记忆并不多,而挑食的我却有着与生俱来灵敏的嗅觉和味觉,能清晰分辨不同的气味和味道。童年时,姥姥总亲昵地唤我“小狗鼻子”,那份记忆如此珍贵,也在无意间与此后的人生紧紧连接。

  ◎ 刘 青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08 杯酒人生如“美玉” 2021-12-30 江南游报2021-12-3000009;江南游报2021-12-3000006;江南游报2021-12-3000007;江南游报2021-12-3000010;江南游报2021-12-3000008;江南游报2021-12-3000011;江南游报2021-12-3000012 2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