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旅杭州

“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在杭州启动

让文艺遍布你我想不到却遇得到的角落

  “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在杭州启动

  让文艺遍布你我想不到却遇得到的角落

  ◎ 记者 章 琳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出席活动并致辞

  近日的杭州城,文艺之火如星星般点亮城市的街角巷弄,音乐如水缓缓从西湖中央“蓬莱宫”流淌到湖上乐客厅。匈牙利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的名曲《彼特拉克十四行诗》在潋滟了千年的湖光山色中婉转回荡。四方游客市民聚集,沉浸在优美琴音中。这正是浙江举办“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起步中的一个场景。今后在杭州,你会时不时在某个街角看到有青年艺人弹着吉他唱民谣,或在商圈某广场拉小提琴、吹萨克斯,魔术表演……正如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所言:要让文艺星火走进公园、走进街坊、走进社区,遍布你我想不到却遇得到的一个个角落,让经过的人们听见旋律、看见美丽,甚至不经意地遇见爱情……

  杭州首燃“文艺星火”

  点亮之江大地

  9月30日上午,“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出席活动并致辞。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泉,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杭州市相关区县、厅属院校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文艺志愿者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旨在组织动员艺术院校、公共文化机构等各界文艺志愿者,在社区街头、广场公园开展常态化艺术展演和推广活动,以多点、高频、流动的舞台打造城市艺术景观,助力全民艺术普及,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艺术气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精神文化生活。

  陈广胜在致辞中指出,“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是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关于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文艺是美的载体,完全应该在城市和乡村无所不在、遍地泛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顾名思义,就是让文艺像星星之火那般遍布城市、融入乡村、美化全社会。

  开展“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并非要求文旅系统多组织一些大型文娱活动,关键是形成常态化机制,让文艺不限于剧场、不囿于围墙,遍布你、我想不到却遇得到的一个个角落,让文艺星火成为一座美丽城市的文化现象,也使杭州这样的城市因为遍地而持续的文艺星火更与众不同。

  陈广胜认为,正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将向全省逐步推开,通过创新机制、创新模式,促使省市资源下沉和全社会资源激活,用“文艺星火”积蓄生活诗意、涵养城市温度、汇聚向善力量,更好地赋美城市气质、点靓乡村风韵,生动展现“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无限风采。

  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在致辞中指出,自2021年以来,杭州市结合“十五分钟品质文化圈”“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等工作,挖掘和培育了一批适合街头表演的区域,连续两年举办了“杭州·上海”双城街头艺术节,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现在,省里把“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工作放在杭州试点,杭州定当展现省会担当,加强谋划研究,先行先试,为全省提供“杭州经验”,让点点“文艺星火赋美”照亮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在启动仪式现场,有关领导向组织单位及首批试点场所单位代表颁发工程卷轴,为文艺志愿者分队授旗。文艺志愿者代表共同宣读了倡议书,表示将当好“星火传递手”,争做“两个先行”讲述人,让“文艺星火”点亮之江大地。“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专属LOGO也同步向社会发布。

  文艺传承名城基因

  赋美城市气质

  “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浙江自古人杰地灵,有五千年造城筑堤的中华文明、数千年造极于世的赵宋雅韵。而省会杭州自古就是时尚之城、艺术之城,有“人倚断桥月影醉”的浪漫,也有着“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繁荣。

  追求文艺品质生活一直扎跟在杭州城市基因里,血脉中。上个世纪杭州就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旅游城市,而明年即将迎来亚运国际化盛会。用文艺星火点燃城市之光,走进“十万人家”、百千万人民,更是历史趋势。

  据了解,杭州作为“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率先启动城市,首批试点覆盖了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及西湖风景名胜区,场所分布于湖滨步行街、清河坊步行街、国大城市广场、运河上街、西城广场、江南大道、城市阳台、柳浪闻莺公园等15个重点商圈、文化特色街区、社区文化空间和旅游景区,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图书馆、浙江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等5大省级场馆也同步协同推进。

  演出采取多点位、多形式、小场景的形式。不求规模,旨在“赋美”。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西洋乐演奏,加上二胡、琵琶、竹笛、古筝等民乐展示,还有舞蹈、魔术表演、流行乐弹唱、古籍装帧等演绎节目。三五位艺人,随处一站、一唱、一演,将浙江杭州高品质的文艺成果分享给远方游客和本地市民。

  据悉 ,未来“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将持续深入开展,加大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杭城的试点场所,每月将有上千人次文艺志愿者和超过120场演出活动上演,文艺的星火将无处不在。

  文艺联通全民心灵

  激发青年力量

  此次“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主要以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为主要力量,并引入部分社会团队力量。

  当天,浙江音乐学院派出音教学院、舞蹈学院、钢琴系、流行系4大教学单位以及“朗诵社”参与启动日演出。在清河坊历史街区南宋书房,舞蹈学院带来《梦回南宋》、《曙光》和环境即兴舞蹈《青春之歌》,将舞蹈融入城市地标,展现华夏记忆。

  而在西湖边, 3位来自钢琴系的年轻钢琴生明亮、宗敬博、 郭雨森,他们面朝西湖向广大市民演绎中西经典之作:《茉莉花幻想曲》、《彼得拉克十四行诗104》、《Playing love》、《恰空舞曲》,美妙的音符随着指尖跃动在琴键上流淌,吸引了数百名游客市民围观。当西方音乐邂逅浪漫西湖,这也是人间天堂醉美的风景。

  明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演出都是在音乐厅,这次是第一次在西湖边和游客“亲密接触”,切身感受到了“艺术让心灵相通”的真谛。

  祁润林是浙音流行系文艺志愿者,启动仪式上他的一曲激情澎湃的《海阔天空》唱出了青年人的信仰和力量。当记者在后台跟他聊起参与此次活动感受时,还带着稚气的他一脸严肃的表示:“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科技,软实力是文化艺术。近几年中国一直在大力推动文化艺术的推广工作,注重青年人感性思维的培养,提升民众的审美意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能参与文艺星火这样大型活动,是机会,更是不可懈怠的责任。”

  带队的姜媛老师告诉记者,浙江音乐学院围绕“文艺星火赋美工程” 已形成一套常态化工作机制,将定期组织师生送文艺下基层,让原本高束于殿堂学府的高雅音乐与民共享,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氛围,同时充分发挥音乐的力量为共同富裕助力!。

  未来,该工程在杭州试点的基础上将在全省范围有序推开。

  ▲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瑾致辞


江南游报 文旅杭州 00005 让文艺遍布你我想不到却遇得到的角落 2022-10-13 江南游报2022-10-1300006;江南游报2022-10-1300007;江南游报2022-10-1300009;江南游报2022-10-1300012;江南游报2022-10-1300014;江南游报2022-10-1300008;江南游报2022-10-1300011;江南游报2022-10-1300010;江南游报2022-10-1300016;江南游报2022-10-1300013;江南游报2022-10-1300015;江南游报2022-10-1300017 2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