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产业:生活之外,想象之内
截至2023年,产业项目数量已达到32,024个,创造了近92.8万个就业岗位,并预计在2024年新增20万个岗位。消费市场规模达927亿元,投资规模上升至1,006.3亿元,总产值更是达到了1,933.4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2,400亿元大关。
这,是沉浸产业。
这个产业中国稳居全球首位。
沉浸产业:生活之外,想象之内
在这个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可能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沉浸产业是什么。
沉浸产业,也被称为“沉浸式经济”,自2013年起经历了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由一个模糊的概念演变为体验经济的领军力量。这场由文化与科技交融激发的革命,不仅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各类产业结构创新转型的追求和对新质生产力的渴望,也反映了中国国民更深层的文化需求——通过现代技术唤醒并传承数千年的文化遗产。
说到沉浸式产业的细分市场,大家可能就不陌生了。
沉浸产业包含剧本杀、密室逃脱、沉浸演出、虚拟现实体验馆、沉浸换装体验馆、新媒体艺术展、沉浸冥想、光影艺术展、自拍艺术馆、沉浸室内主题乐园、沉浸旅游演艺、沉浸特展、情境景区等数百种代表性沉浸业态,覆盖沉浸文化旅游、沉浸主题娱乐、沉浸实境娱乐、沉浸演艺演出、沉浸艺术展览、沉浸扩展现实、沉浸商业空间、沉浸美食餐饮、沉浸节庆活动、沉浸夜游夜娱、沉浸健康疗愈、沉浸教育成长、沉浸互动影游、沉浸酒店民宿、沉浸公共空间和其他沉浸小众等16个细分市场。
这些市场发展起来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沉浸产业这个概念,而当“沉浸”这个概念成为一种市场风向时,市场早已积累起了一支产业大军。
智慧旅游沉浸体验新空间
例如:火星主题沉浸景区《火星1号基地》——探索红色星球的沉浸之旅,利用其与火星相似的戈壁地貌和红色岩体,为游客打造了一个独特的航天体验和科普研学空间。该景区拥有3大体验中心、4大主题内容和超过30项沉浸体验项目,让游客仿佛置身火星,体验航天员训练的紧张与刺激,探索太空探索的无限可能。作为甘肃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火星1号基地》更是汇聚了专业力量,邀请了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员李庆龙担任模拟航天员训练首席教官,以及航天文化专家冯春萍女士为首席航天文化顾问,共同打造丰富多彩的体验和文化推广。通过“太空C计划”,该项目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未来生存力体系”,结合线上进校课程和“小小航天员培训课程”体系,模拟真实的地外生存环境,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大型实景研学营。在火星模拟生存体验中心,九大舱体——总控舱、气闸舱、乘员舱、生物舱、娱乐健身舱、生保舱、存储舱、医疗舱和动力舱,都以专业的航天员生存科学逻辑为支撑,为游客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航天实景生存环境。而空间站舷窗的LED动态视频模拟,更是创造了身处宇宙中观看地球的真实感觉,让游客在沉浸中感受宇宙的壮丽与神秘。
还有披誉为全国智慧旅游沉漫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艺术馆借助物联网技术全面实现展陈手段科技化,导视系统数字化、场馆运营平台化,全场景数字化让每一寸空间都智能而生动。常设展“灵境”通过传感技术、显示技术、虚拟引擎、人工智能等手段,为大众打造了一扇通往元宇宙的神秘之门,引领着观众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探索虚实融合的元宇宙空间。不仅如此,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更是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的创新基地、青少年美育科普基地、高频联动的跨学科交流基地为一体的数字艺术综合体。自开放以来,艺术馆已迎来20万人次的游客,成为苏州湾文化数字新地标。在这里,技术与艺术打破边界的完美融合,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艺术性、科技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全感官盛宴,也为数字艺术的未来探路,成为了行业的风向标。
现在看来,沉浸式文旅项目发展,从最初的满足游客最基本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入换装拍照、演出演绎观看等“惊喜”环节设置,到进阶阶段的“场景性全景覆盖式沉浸”——提取历史文化元素应用于场景布置,配合沉浸式空间营造,再到“技术性人景一体化沉浸”,人们在沉浸式互动中可以收获知识、感悟文化,领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是这些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最根本的吸引力。
沉浸产业的价值
西西是一名剧本杀的爱好者,对于她来说一场沉浸式的剧本杀可以让她暂时忘掉现实生活里的烦恼,并且和朋友有更多交流的内容。“我们每两周就要约一个地方玩剧本杀,这种既脱离于现实,又和朋友真实相处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其实,这是很多沉浸产业消费者的心声。沉浸是指人泡在水里,沉浸产业就是这种“水”,可以让人的情绪沉浸其中。分析沉浸产业的细分市场,我们可以发现是否能让人的情绪沉浸将是该产业中个体项目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从主观到客观,可以有具体的做法,例如互动叙事、文化参与、空间营造、感官艺术和技术互动等。
体验经济的泛娱乐化
网上将沉浸体验称为“可以改变人生的第十艺术”。
自古以来,艺术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我们传统上将艺术分为九大类别: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和游戏。这些艺术形式各具特色,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人类的情感、想象和创造力。文学以文字的意境传达深邃的思想;绘画和雕塑以平面和空间展现视觉的美感;建筑以空间和结构塑造人和环境的关系;音乐以旋律和节奏激发人们的情感;舞蹈以胶体和动作表达情绪和故事;戏剧通过角色和表演讲述人生的百态;电影将视听结合叙述动人的故事;游戏在目标和交互规则之下创建了人生的挑战。
某种程度上,戏剧、电影和游戏是前6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而沉浸体验则可以视为戏剧,电影和游戏的集大成者。
沉浸体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文化主题、空间营造、感官艺术和技术互动创造出一个能屏蔽现实世界的“魔法圈”。这个魔法圈内的所有人、事、物、元素、规则、概念被称为“沉浸世界”。参与者在“沉浸世界”中通过互动叙事获得驾驭感、安全感和探索欲,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体验情感、故事和艺术,参与“沉浸世界”的塑造或自我价值的重塑。这样的自我重型效应可能仅仅发生在“魔法圈”内,也可能溢出到现实世界,成为改变人生、激发想象、创造变革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