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确定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实现破茧成蝶的嬗变,
浙江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凭什么?
文化和旅游部确定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实现破茧成蝶的嬗变,
浙江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凭什么?
◎ 记者 刘 青 通讯员 李则明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22家旅游度假区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湖州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
目前,浙江省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作为吴兴“新青年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含金量不言而喻。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究竟何以拿下这块“国字号”招牌,实现破茧成蝶的嬗变?
做精服务,推动品质升级
这里有年轻人喜欢的生活美学
6月16日,“冲刺山野”2024首届西塞山自行车爬坡赛在吴兴区妙西镇的西塞山旅游度假区鸣枪开赛。在奔涌向前的车流中,不论是一身专业酷炫装备的资深骑手,还是可爱着装的“萌”系玩家,都在迎风尽情挥洒汗水,用车轮丈量这片秀丽的湖光山色。
沿着骑行路线,绿水青山、乡村景观、人文底蕴尽收眼底,西塞山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向选手铺展开来。
着一袭汉服,和三五好友围炉煮茶、拍照聊天,享受浮生半日闲。在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的简隐民宿,“生活美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圈,在社交平台好评不断。“简隐”原是家中长辈安排给温州媳妇赵丽敏的婚房,经过她的反复考量,觉得西塞山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便改了主意,一家人历时2年精心打磨成了一幢3层精品民宿。
类似这样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民宿,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这些年新增了很多。从功能到形态,从内涵到外延,度假区的旅游服务根据需求千变万化,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人民美好生活提出的高要求、新期待。
依托霞幕山、妙西港的山水资源,区域面积28.39平方公里的西塞山旅游度假区人气越来越浓、商气越来越旺。数据显示,过去5年,度假区开发了观光、亲子、运动等20余种度假产品,目前拥有总客房数达到1114间。
如今,乡村博物馆、露营地、咖啡馆、创意市集、农家乐等业态在度假区不断涌现,已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关键要素。原乡梅花节、陆羽茶文化旅游节、西塞山国际越野赛、西塞山音乐啤酒节等已成为特色品牌活动,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凸显。
做精服务过程中,除了慧心谷、长颈鹿庄园、悦榕庄鸿居、廿舍度假村等已经运营的项目在内,度假区还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在此创业,实现人生理想。
“80后”设计师蒋晓峰把一处废弃粮仓改造成了乡创空间,专门研究和运营乡村振兴之道;“90后”汪颖辞掉了城市的工作,在村里打造了妙溪民宿,获评为湖州唯一的一家全国甲级民宿;甚至还有“95后”大学生返乡青年王威和林双怡,小夫妻在家门口空地上开了一家复合式亲子露营地——diudiu牧场,如今名气越来越响……2023年,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年接待过夜游客量为47.99万人次。
资金和项目不断涌入乡村,青年和乡贤形成回乡创业潮,为本地村民直接提供工作岗位1644个,就业占比达31%,旅游富民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好风景里的新经济一路向阳生长。妙西镇党委书记、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蔡滨斌表示,接下来将持之以恒推动精品化建设,加速推动海亮·怡心泉谷、爱德堡庄园等一批新项目,力争年内出形象;同时确保十里芳菲·西塞山香草小镇、鑫悦文旅综合体等3个项目竣工运营,构建霞幕山片区品牌酒店集群,持续提升度假区的吸引力。
擦亮品牌,探索文旅融合
这里有年轻人青睐的诗和远方
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区位交通便捷、自然生态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留下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许多文人墨客的心中,西塞山不仅是中国词学的经典意象和江南意境的表现符号,还是中国山水文化和隐逸文化中的重要主题。
西塞山旅游度假区所在的吴兴区妙西镇茶文化源远流长。唐代,“茶圣”陆羽在此撰写了《茶经》,开创中华茶文化的先河,常常都会吸引资深“茶粉”到访湖州万里寻茶。韩国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崔锡焕就是其中之一。不久前,他专门来到此地,参观天湖禅院和杼山妙境景区,与当地茶友热情座谈畅聊,开展禅茶交流活动。
为进一步擦亮西塞山的文化品牌,围绕张志和隐逸文化、陆羽禅茶文化两大核心要素,度假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提升、高质量运营。例如打造“西塞山桃花源”;推出中国首部陆羽主题实景演艺剧《杼山妙境 天下茶经》;邀请央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拍摄《山水间的家》《看“董”你的美·打卡西塞山》《奔跑吧兄弟》《斯文江南·寻茶之旅》等特别节目。
通过不遗余力地挖掘诗、茶、禅、隐等丰富的在地文化,度假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打造聚客的流量密码。“现如今,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正成为度假区产业发展的必答题。”吴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度假区党工委书记厉云燕表示,下一步将立足特色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浙江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柳河认为,继太湖旅游度假区、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德清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之后,西塞山旅游度假区成为湖州第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份殊荣来之不易,从省级跃迁到国家级,西塞山旅游度假区自身提能升级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湖州“浙北秘境”世界级乡村生活中心示范区的打造,核心的辐射效应还将引领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全面提升,助力持续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品牌。
扮靓颜值,生态赋能发展
这里有年轻人向往的生机活力
夏日里的西塞山处处生机盎然,风景如画。傍晚的“六亩豆行”咖啡工厂窗明几净,窗外安置了桌椅和帐篷,不时会有阵阵咖啡香飘来……这处曾经的兰亭小学被“90后”农创客朱新英“爆改”,成为一处集生态花卉、艺术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6月14日至16日,这里举办了一场在路上·西塞山咖啡生活节,共汇聚了近30个外地品牌,提供了20多场互动体验活动,3天时间人气爆棚,吸引了市内外的众多年轻人来消费打卡。朱新英坦言,选择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关键的原因是这里的生态环境优势。
坐拥西塞山、杼山、霞幕山等知名山峰,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常年植被覆盖率高达70.34%,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2.2万个。这些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高举生态旗,持续发挥生态优势,努力扮靓景区颜值,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守护青山竹海,实施全域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打造最美山脊线;实施妙西港美丽河湖综合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全省首批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打造最美水岸线;坚持以美好生活为导向,打造“主客共享”的度假环境;实施白鹭齐飞等45个“微精”项目提升工程,打造“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古今交融场景……
走近度假区的长颈鹿庄园,仿佛是走进了现实版的“绿野仙踪”。呵护生态、保护动物,这份生态自觉如今写进了当地各行政村的《村规民约》。“我们妙山村算得上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保护生态就是我们村最重要的村规。这些年,村庄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具备知识、技能和视野的年轻人把目光投向这里。”妙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长林介绍。
眼下,这片被细心呵护的山水正凭借着绿色生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数据显示,妙西镇生态旅游给全镇财政每年带来20%的增长,生态效应和生态红利正在不断惠及当地乡村百姓、推动乡村振兴。”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南非科学院院士罗伯特·肖恩回忆:“2022年1月,我受邀成为西塞科学谷首位入驻的科学家,把办公桌搬进了这方美丽的山谷里。除了和当地老师一起研究课题、撰写论文外,我也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变化……”国科绿氢研究院就完成了科研项目产业化,实现了科研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领衔的科研团队依托智能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服务计算、低碳能源、社会治理大数据与模拟推演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科学家会被这里的美景吸引,在此潜心研究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