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脉,何以浙江
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出炉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浙江拥有“万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的厚重历史,古迹遗存、文献典籍等文化资源更是灿若星辰。如何将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赓续传承及发扬光大?今年4月,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印发《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6)》,在全省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
为扎实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日前,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出炉。包含浙传典籍、浙风古韵、浙地臻品、浙里畅游、浙出好戏、浙籍名人、浙派好礼、浙学书院等8个大类,共45个项目入选。
赓续文脉,何以浙江
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出炉
绘制基因图谱 传承文化精髓
“文化基因”是指从文化形态切入,厘清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从物质、精神、语符、规制等要素进行分析、解码所提取的关键知识内核。
2020年,我省提出了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参照生物领域基因测序方式,探究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制度规范、技艺习俗。于是,梳理文化基因的脉络和内涵,绘制全面且深入的文化基因图谱,成为文化基因激活工程的核心内容。
入选“浙里畅游”的兰亭书法文化提升项目,是绍兴市唯一入选的优秀代表。该项目在研学类文旅产品的打造上,为我们亮出了新的思路和境界。
该研学游线路以“书圣”王羲之行迹为线索,串联起众多景点,是集书法朝圣、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主题旅游线路。
兰亭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原产地,其“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环境资源令人向往。鹅池碑亭、兰亭碑亭、御碑亭、流觞亭、曲水流觞地、王右军祠、兰亭书法博物馆、天章寺遗址等更是为世人熟知。
其中,兰亭书法博物馆更是一处激活文化基因、传承书法艺术的圣地。馆内,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历代名家的墨宝,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幅书法作品都犹如历史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千年的文化积淀。近年,博物馆更是通过现代科技让传统与现代得以交融,观众们在个性化虚拟场景中,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古代书法的创作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文化基因亦被有效激活。
目前,兰亭研学游项目以“传承+创新”为理念,设置有传统国学类、手工制作类、科学技术类、户外拓展类、生命健康类等五大类课程,以及扇面描红、石刻拓碑、曲水流觞、活字印刷、木刻版画、毛笔制作、书帖临摹等30多种研学课程。
同样入选“浙里畅游”的“非遗茶香”西湖龙井老字号特色文旅项目,以西湖龙井茶为核心,依托老字号品牌的深厚底蕴,通过精心设计的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茶叶品鉴等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龙井茶的韵味与匠心。同时,项目还注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制茶技艺,让游客在欣赏中领略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该项目还结合西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打造了多条特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西湖的秀美风光与深厚文化底蕴。
还有宁波市宁海县的南宋红妆乐园项目,该项目以“遇见、结缘、和谐、祈福”为四大主题,旨在让游客通过博物、演艺、展示、互动体验、巡游、夜间灯光秀等形式,沉浸式感受宋韵红妆文化。据了解,目前园区已基本完成主体部分施工进入装修阶段。
这些极具示范效应的文旅项目,将文化基因融入人们日常,让传统文化得以在创新中发展,亦在发展中传承。它们对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和对文化生命力的精准解读,让文化基因激活工程的落脚点显得格外鲜明。
解码文化基因 活化历史遗存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文化基因的激活工作,我省出现了一大批涵盖传统戏剧、民间艺术、地方特色文化等领域的文化品牌和文化项目,它们不仅丰富了浙江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浙江的文化软实力。
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银饰活化项目入选了“浙派好礼”,畲族银饰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畲族银饰的传统制作工艺逐渐面临失传的风险,其文化价值也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传承。该项目致力于保护和传承畲族银饰文化,旨在通过活化畲族银饰,推动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让传统银饰焕发新的生命力。
“我们将采用专业的技术和手段,对畲族银饰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同时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设计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银饰作品。”项目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还将积极开展银饰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以提高公众对畲族银饰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进一步推动畲族银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来自杭州市拱墅区的王星记匠心扇礼项目,是一项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于一体的精品项目。该项目汇聚王星记品牌多年的制扇经验与匠心独运的设计理念,旨在打造出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扇子精品。
工艺精湛、用料考究的王星记扇可谓“杭州雅扇”的优秀代表,这把始创于清朝光绪元年的扇,从纳凉之物,到制作精良的工艺品;从昔日的皇家贡品,到今日的商务礼、亲友礼,王星记扇的多元化的功能以及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为世人呈现了江南文化的创新永远和创意无限。“一把艺术的扇子就是美学的道具,而一百多年保留下来的杭扇传统工艺及特色,正是沿袭宋韵文化的象征。”王星记扇传承人孙亚青说,王星记不仅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让扇子不仅是一件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一件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希望更多人能通过王星记扇了解扇文化的精神与内涵,真正让宋韵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从认识到传承,再到激活、利用,如今,浙江的文化基因工作已然迈入了2.0时代。“在今天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程,目的就是古为今用。文化基因从‘解码’转向‘激活’,是在回答好‘何为浙江’的同时,进一步聚焦‘浙江何为’的课题。”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说,通过解码文化基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化的精髓和特色,从而更好地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激活文化基因,我们能将优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为浙江的文化产业注入新动力,汇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浙江洪流。
◎ 记者 贾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