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文内涵 更迭文旅玩法
让人文与经济在杭州再度“化蝶”
挖掘人文内涵 更迭文旅玩法
让人文与经济在杭州再度“化蝶”
追寻杭州的关键词: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自然风光之美,“最忆是杭州”、宋韵文化悠悠是人文之美,而数字经济第一城、新质生产力澎湃则是创新活力之美。
◎ 王幸芳
01
漫步湘湖,登上一艘古色古香的摇橹船,便可以穿行于荷叶间,解锁一种新的赏荷方式。在时间长河中,有关湘湖的文化故事显得更长。湘湖拥有8000年跨湖桥文化、2500年古越文化。在南宋诗人苏泂眼里,湘湖是“草木尽春色,山川如画图”。
如今的湘湖,已不仅仅是一个湖。从唱好新时代“西湘记”到建设“中国视谷”核心区,从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启用到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闭幕式演出项目在“湘湖·雅韵”公园落地,湘湖从一个人文景观之湖,变身为“产城人文湖”深度融合的样板区。
杭州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2011年,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2014年、2019年,中国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先后申遗成功。杭州世界遗产数量在国内城市中跃升至第二位。“杭州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成功获得了三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值得庆贺、也值得骄傲!”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同滨说,这三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从古至今,可以说都与杭州独特的江南地理、文化特色密切关联。
“三世遗”成功认定的背后,也是对杭州多年来倾力打造世界遗产群落工作的认可。免费开放的“西湖模式”、大型活态遗产保护利用的“运河样板”、大遗址保护融入经济社会的“良渚方案”,杭州让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共成长、同呼吸。
回顾城市发展的历程,杭州的密钥在于,始终坚持人文优势与经济优势紧密相连,人文与经济相融相生。
02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唐代“茶圣”陆羽在径山写下《茶经》,径山茶由此名声大盛。2022 年,涵盖径山茶宴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承载着禅意和茶文化的径山茶,揭示着新时代的价值内涵。目前,杭州市余杭区有7万多亩茶园,2023年径山茶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品牌建设专委会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课题结果显示,径山茶品牌价值达 31.65亿元,同比上涨15.76%。
以文兴产,文化不断推动着经济的跃迁。如今,在之江文化产业带和大运河(杭州段)文化产业带的引领下,杭州120余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齐头并进,涉及投资金额达1418亿元。数据显示,杭州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位列国内第一方阵。
文化不仅是一个超级IP,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深厚积淀。在杭州,“良渚文化大走廊”的打造,正探索着“文化+”的无限可能。将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2000多年的运河文化、1000多年的径山文化、双千年古镇文化、苕溪文化和现代数字文化串珠成链,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就是为了推动产业人文融合发展,以文化兴盛赋能共同富裕。
同样,文化浸润城市,创造着消费的新场景,也更迭着文旅的新玩法。今年4月,周杰伦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连开四场演唱会,吸引众多歌迷。演唱会不仅丰富了杭州的文化生活,还带来了13.16亿元的文旅消费。“追一场演唱会,游一座城”的演唱会经济的背后,是杭州自带的文旅流量。
杭州文旅大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杭州旅游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800亿元。全年过夜游客量接待7481.2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104.8%。
除了一批杭产文艺作品的叫好又叫座外,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火爆出圈,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中国戏剧节、全民阅读大会、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等文化节展活动的如火如荼,更是实现了杭州“文化供给”与“城市气质”的相互成就。
03
翻开《之江新语》,《“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提到:“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的美好生活,人文经济在杭州的实践之路,就是人与城市和谐发展之路。
在余杭百丈镇的溪口村,前来打卡的人气越来越旺。原来,随着7家乡村博物馆 ( 文化馆 )先后落地,村子也迎来了新生。溪口村农文旅负责人陈科文介绍说,通过打造博物馆集群,溪口村已吸引到上海、江苏等地的游客前来游玩。下一步,溪口村将结合村内旅游资源打造更多特色化研学游、乡村游路线,并开发文创产品,用文创产业发展提高整个村子的经济效益。
对玄机科技创始人沈乐平来说,选择到杭州创业就是看中了杭州的人文底蕴。作为最早一批入驻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企业,玄机科技先后推出《秦时明月》《天行九歌》等原创动画作品,收获百亿级播放量及数百项国内外奖项。“别看动漫只是一种娱乐形式,但在日美等动漫强国,动漫产业具有强大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国也要有自己的优秀动漫产品。”2023年,全市规上数字文化企业实现营收8064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全市动漫游戏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
在西湖区,艺术文化融合乡村有了新的模式。转塘街道长埭村白桦崊手作园做保洁工作的李彩玉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办个人艺术展。受村内艺术气氛感染,她喜欢上了做手工并完成了近百件作品。于是,园区的艺术家们就为她举办了一场个人艺术展。目前,长埭村共吸引了250多位艺术家扎根创作。
“人文经济体现了发展本质的回归。”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新时代中国的人文经济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