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曲艺

文章导航

  穿戏服,过戏瘾

  浙江老字号剧院

  首推沉浸式“戏服体验”

  ◎ 王燕维

  在专业剧院里,水袖起,舞蹁跹,梦回梨园……75岁的陆老师,终于扮了一回戏曲里的“女英雄”,圆了年轻时候的梦。

  “我从小就住在胜利剧院附近,对这里太熟悉了。”年轻时陆老师就曾幻想过自己站上舞台,如今终于圆梦了。这次她是和女儿、外孙一起来参加的。陆老师的女儿对戏曲文化颇有研究,说自己特别“识货”,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祖孙三代的身影在舞台上显得格外温馨。

  这是今年“90岁”的老字号剧院——浙江胜利剧院,最近做的一次“破圈”探索:剧场内专门空了三天,接待了近20位戏曲爱好者,从上妆、包头到穿衣、身段,专业人员操刀服务,让她们沉浸式融入,深度体验戏曲风华。

  据介绍,好几位体验者都有自己指定的造型。“贵妃醉酒”“百花公主”“穆桂英”“杜丽娘”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造型。

  尽管这次参加戏服体验的人中,约九成对戏曲有一定的了解,但来到剧院,大家对于整个流程都还是不清楚的。穿水衣、化脸妆、贴发盘头、穿戏服,整套流程下来,差不多需要两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也深入见识了专业戏曲人员的执着。

  “‘戏服体验’不仅仅是得到几张照片,而是从头到尾沉浸式感受戏曲文化,这才是我们推这次活动的目的。”浙江胜利剧院副总经理陈慧娟强调,“我们不是写真馆,所有的流程都要根据专业要求一步步来,不仅拍摄中有动作指导,后期修片也有戏曲老师在边上看着,精准到眼神,都要还原曲目中角色的表演要求。”

  作为一所多功能剧院,胜利剧院平时都以演出为主,兼放电影。此次推出“戏服体验”,也是希望能把这么多年来的专业积累,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提升古老戏曲的“能见度”,自然而然地推广戏曲文化。

  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国家二级演员陈丹丹因为从事戏曲工作,热衷传播戏曲文化,从2017年就开始从事京昆戏曲摄影方面的工作,“除了外景、棚拍,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还有什么破圈的方向。”

  她认为,胜利剧院的这次创新玩法,通过妆造体验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辐射范围很广,不仅吸引戏曲圈外人,对于圈内人来说也有吸引力。

  “我们之前一直在做的,比如戏曲进校园、戏曲讲座、课后社团等很多事情铺垫下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戏迷观众。胜利剧院这个舞台,给了戏曲爱好者一个圆梦的机会。”陈丹丹说,行业内很多艺术家都在胜利剧院登台演出,留下过璀璨瞬间。从这个角度来说,胜利剧院来做这个事情,是再合适不过了。

  接下来,胜利剧院还计划联动一些场景公园,推出不同主题的戏服体验,用更多体验方式,尝试聚拢更多观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陆老师祖孙三代合影

  ▲专业化妆师在给体验者盘头造型


江南游报 曲艺 00013 2024-09-12 江南游报2024-09-1200011;江南游报2024-09-1200012;江南游报2024-09-1200014;江南游报2024-09-1200013;江南游报2024-09-1200016;江南游报2024-09-1200018;江南游报2024-09-1200019 2 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