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条街看一种生活
从一条街看一种生活
在杭州,那建国南路与东河呈平行状,南起望江路,向北跨越东西向的河坊街、西湖大道、清泰街以及建国中路,全长千余米。这条老杭城郊外的老街,古来为小道,后为“东花园”,又为“板儿巷”,如今,这里已是远近闻名的“中医一条街”。
起:
2013年5月,“建国南路中医街”项目正式立项。
同年8月,“建国南路中医街”项目正式启动。
9月,浙江省百年老字号三慎泰、天禄堂、傅同春同时入驻“建国南路中医街”。
10月,“建国南路中医街”正式开街。
12月,“建国南路中医街”主体装修完工。
“我想打造的是中医的平台,我想要推广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想要抵达的是一种生活理想的传承。”浙江豪懿投资公司总裁许旭宇说。
浙江豪懿投资是一家专门做医疗投资的公司。“当时我们公司在尝试做一些转型调整,正好手上有一批老字号,而政府又需要有产业去打造这条古色古香的老街。应该属于一场双向的奔赴。”许旭宇说。
中医一条街差不多800米长,白墙黑瓦,古色古香。是由杭州上城区政府主导,浙江豪懿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建设的以中医医疗、技艺传承和产业研发、孵化为核心,辅以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体验、医疗旅游和综合配套等多功能定位的中医药特色产业街区。
“我们对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是针对我们目前国内中医现状的,就是药有号,而医无名。你看胡庆余堂也好,方回春堂也好,药的名气远远盖过了医的名气。另一个是针对这条老街,沿街都是一些小房子,它更适合不同老字号的入驻与发展。所以我们提出要让更多的名中医入驻,形成名中医品牌集群。”这里不仅要药有名,更要医有名。”
承:
“要让中医一条街呈现出了与其他药堂不一样的生活气象。”
许旭宇阐述道,中医一条街之所以独树一帜,关键在于其各医馆间并非孤立运作。整条街上,从中医馆的装潢设计、审批流程,到后续的推广宣传,皆由他们公司统筹规划,让医师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医术。简而言之,名医们只需“携技而来”,无需他虑。他们的愿景是,将此地构建为一条完备的中医产业链,力邀至少十位名医大家入驻,并携手三家历史悠久的国药馆,同时辅以多间中药铺,以完善配套。
“近年来,民众对养生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诸如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中医品牌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作为医疗事业核心的医师群体,却往往隐匿于幕后,鲜少为人所知。究其根源,在于他们不擅长经营管理之道,导致众多名老中医不得不依附于药店,以‘郎中’之姿,默默奉献。”
四百年沧桑巨变,是数代人的衣钵传承。不论是始创于1609年的浙江老字号“傅同春堂”,还是望仙桥上的老字号名店“三慎堂”,在这条街上,既具有中医的专业精神,又有中医的生活特质。从物到人,也是从专业到生活的一种过渡。就像许旭宇所说的:“中医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方式,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然,除了中医药元素之外,这条老街还蕴藏着丰富的生活场景,行走在老街,历史遗迹串珠成链,小巷里弄,老街居民们晒着太阳、话着家常,勾勒出一幅见证了岁月流转的生活图景。还有那散布在巷弄各个角落的特色酒店、老式茶馆以及各式餐饮等等,它们以各自独有的方式,共同编织着这条老街的故事。
事实上,这一切与中医一条街所秉持的“从物到人”的理念紧密相连。“中医,是对生活到生命的一种深刻思考。唯有以生命的大观去审视中医,方能以平衡为永恒之道。”许旭宇说。
转:
中医的传承并非一蹴而就。“其挑战更多在于理念的深入与融合,这一理念是多维度、全方位的。”
首要的是消费者理念的转变。中医的治疗之道,实为一场渐进式的旅程,从预防入手,注重调理与改善,旨在调整生活状态,协调生命节律。其效果往往非即时显现,这常使部分消费者对中医产生疑虑。许旭宇先生指出:“唯有从生活细节着手,让中医的理念悄然融入日常,方能培育出中医茁壮成长的沃土。”
再者,中医传承的理念亦需革新。传统上,中医传承多依赖于师父带徒弟的单一模式,然而,许旭宇先生认为,医疗技术的传承不应局限于这种传统、狭隘且垂直的师带徒形式,而应寻求更为广阔、开放的传承路径。他深刻洞察到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由此便致力于构建新的中医传承平台。“以老中医为圆心,向四周辐射”,这便是许旭宇探索出的新传承模式。
“当前,我们已成功汇聚了多个名医工作室。以这些工作室为核心,依托举办学术讲座、出版科研书籍等多元化手段,一个全面覆盖‘医、教、研’三大领域的中医传承平台正逐步构建成型。”
许旭宇说,这种传承不仅仅局限于人才的广泛覆盖,更追求“垂直式”的深入发展。他提倡跨学科地吸纳针灸、刮痧、中药、基因科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的弟子。这样的举措,不仅为学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以多元视角促进了师生间的互教互学,共同进步。
合:
以衡为恒。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之一,其核心在于探索生命平衡的艺术。如何让生命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正是中医研究的不懈追求。”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更蕴含了新与旧、小与大的深刻哲理。正如河水不息,世界万变,我们的生命既能细微如芥子,亦能广阔如恒宇。将这一理念融入生活与工作的点滴,无疑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以中医的理念规划一条街,必然是时代的一种平衡。
除了中医消费与传承理念的变化,还有一种是与时俱进的变化。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中医一条街如果想要实现更大的平台,必然要有互联网思维。”
许旭宇介绍道,如今,中医一条街正尝试推出各类“网红”产品,旨在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让古老的中医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未来,中医一条街还将构建自己的自媒体平台,通过这一窗口,让更多人走进中医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群,以及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共同构成了中医文化的一个生动展示。透过这扇窗,我们仿佛能窥见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底蕴,以及那条绵延不绝的生命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时代如同无数支流,它们相互交汇、融合,共同赋予了中医文化无穷的生命力。
与时代“合”,与生活“合”,与生命“合”。这不仅是中医一条街未来发展的方向,更是中医智慧所追求的平衡之道。也是中医文化不断前行、永不止步的力量源泉。
◎ 记者 王 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