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客”,旅游服务本该有的样子
今年国庆,“人从众”模式再现,杭州文旅部门倡导市民假日期间主动让路让景于外地游客,即便景点人潮涌动,游客仍能深切感受到这座旅游城市的真挚与热情;浙江衢州市政府食堂开放成为“宠客”新亮点,精选当地“百县千碗”特色美食,搭配网红菜品如兔头、鸭头、粉干等,于假期限时供应,有网友不惜多次尝试,终得18元超值套餐,大赞“分量足,衢州文旅满分表现”。
“宠客”,旅游服务本该有的样子
◎ 记者 贾 露
以“宠客”之名 拓服务之界
——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对当地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可持续的双赢服务模式值得整个行业借鉴。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期待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观光游览。他们渴望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便捷与舒适。有需求即有市场,放眼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近年,越来越多城市加入“宠客”行列,以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掏心掏肺”的贴心服务吸引客源。从硬件设施的完善到人性化的导览服务、便捷的交通接驳、贴心的旅游咨询等配套服务的提升,奉上一款款“宾客至上”的暖心福利。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宠客”为名的服务创新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杭州:“城市大脑”助力智慧旅游
杭州市作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先行者,其“城市大脑”项目在智慧旅游领域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通过整合交通、气象、公安、文旅等多部门数据,杭州实现了旅游信息的全面感知与智能分析。游客只需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就能享受到包括实时路况导航、景区预约购票、智能停车引导、个性化旅游路线推荐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还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游客流量,实施动态限流措施,有效缓解了热门景区“人满为患”的问题,既保护了景区生态环境,又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文旅盛宴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了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体验盛唐文化,西安推出了“大唐不夜城”项目,通过复原唐代建筑风貌、举办唐风演艺、推出唐文化主题餐饮住宿等方式,打造了一个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观赏到精彩的《再回长安》演出,还能亲手制作唐代服饰、参与唐风市集,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大唐盛世的繁华与魅力。这种深度文化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服务的内涵,使游客在享受物质服务的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成都:共享单车无缝对接公共交通
成都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城市,其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尤其是近年来共享单车的普及,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出行方式。成都市政府积极协调共享单车企业与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资源互补,通过APP平台为游客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出行解决方案。无论是从机场、火车站出发,还是前往各个热门景点,游客都能轻松找到最近的共享单车,实现与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这种绿色出行模式的推广,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了碳排放,还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出行效率与满意度。
▲三亚:“旅游警察”与“旅游法庭”的创新实践
三亚作为中国著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为了应对旅游旺季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三亚创新性地设立了“旅游警察”和“旅游法庭”,为游客提供快速、专业的服务。旅游警察负责处理旅游市场中的违法行为,维护旅游秩序;而旅游法庭则专门审理旅游纠纷案件,实现案件的快立、快审、快结。此外,三亚还推出了“旅游咨询服务热线”,为游客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咨询服务,解答关于住宿、餐饮、交通、景点等各方面的疑问。这些个性化服务的实施,精准对接了游客的多元需求,有效保障了游客的合法权益,提升了三亚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
▲丽江古城:无障碍旅游设施细微之处见真情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但古城内的石板路、古建筑等也对部分特殊游客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等)的出行造成了一定困难。为此,丽江古城管理部门在保留古城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和完善无障碍旅游设施,包括增设无障碍卫生间、设置轮椅通道、提供语音导览服务等。
同时,古城内的商家和居民也积极参与到无障碍旅游建设中来,主动为特殊游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这种细微之处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丽江古城的温暖与包容,体现了公共服务在拓展边界时对社会各群体的全面考虑。
“宠客”当为市场共识
——始终保持一颗真诚之心,用心倾听游客需求,在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同时亦不失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能赢得游客的信任和市场的口碑。
各地在“花式宠客”的实践中,通过智慧旅游、文化沉浸、绿色出行、个性化服务以及人文关怀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公共服务边界,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贴心的旅游体验。以“宠客”之名,拓服务之界。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旅游服务本质的深刻诠释。它要求旅游从业者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提供更贴心、细致、全面的服务,让每一位游客在旅途中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这不仅仅是对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对服务理念的革新。它要求旅游从业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一颗热爱旅游、热爱服务的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宾客至上”,让每一位游客都能享受到超越期待的旅游体验。
一个个创新举措不仅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公共服务边界的拓展将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和景区开始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提供贴心的服务来吸引游客。
“宠客”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游客黏性的关键所在。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尽管一些旅游城市和景区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和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损害了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声誉。因此,加强对旅游服务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构建一个正向发展的“宠客”共识,显得尤为重要。
给予超越期待的体验
——“宠客”不仅是对游客进行关怀,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共鸣。这样的情感纽带,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满足,成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关键所在。
今年国庆期间,陕西的张先生一家自驾前往湖北十堰旅游。10月2日下午,在游览完武当山后,张先生一家决定前往丹江口市游览,途中却始终无法找到可入住的酒店。考虑到同行中有儿童和60多岁的老人,张先生于当晚23时拨通了丹江口文旅的24小时服务热线。
“工作人员的态度极其友好,尽管我是首次来到十堰,但当地文旅部门却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真的值得点赞!”张先生感慨道。他表示,在简单询问了相关情况后,工作人员迅速为他们安排了临时入住丹江口市委党校。“当我们抵达丹江口市委党校时已是3日凌晨,但党校的工作人员依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入住的房间宽敞、干净且明亮,我们对此深感满意。”张先生对十堰热情周到的旅游接待服务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表示他们一定会再来这座温暖又美丽的城市。
从丹江口文旅的24小时服务热线到丹江口市委党校的深夜接待,每一个环节都透露着细致入微的关怀。张先生一家不仅得到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安身之处,更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宽敞的房间、干净的床铺、明亮的灯光,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当地的用心。这种超越期待的住宿体验,让张先生和家人深受感动,也让他们对十堰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激和留恋。而张先生一家的经历,仅是十堰市“宠客”文化的一个缩影。十堰市文旅部门长期坚持的服务理念。他们深知,每一位游客都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只有用心服务,才能赢得游客的口碑和信赖。因此,无论是从政策制定到具体实施,十堰市都始终将游客的需求放在首位,力求为游客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旅游体验。
待客之道,贵在真诚。“宠客”服务的核心在于提供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个性化的体验。“宠客”服务不仅是要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真正优质的旅游服务也不仅仅是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超越期待的体验。这种体验来自于服务的细致入微、个性化和灵活性,以及不断追求服务的创新和提升。“宠客”本是旅游服务该有的样子,若能站在游客的角度思考问题,提供具有“共情力”的服务。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游客的心,实现行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