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平:墨韵人生,逐梦艺途
王文平:墨韵人生,逐梦艺途
◎ 记者 王 珏
王文平所居自名曰“梦庐”,小楼一梦,宛若几度春秋。他便在虚实之间、艺术与生活之间寻找着光阴的平衡。
逐梦之旅
在挫折中磨砺成长
王文平自幼便与国画结下不解之缘,那一份热爱如同一颗顽强的种子,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他深知,国画不仅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中国人心灵世界的映照,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动见证。这一认知,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开启了他生命成长的旅程。
早年的他,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面临着工作与艺术追求的艰难抉择。1993 年,他虽成功考取北京的一所学校,却因对稳定工作的不舍而与深造的机遇失之交臂。然而,艺术的火焰在他心中从未熄灭。
2002 年,他毅然踏上成人高考之路,目标直指中国美院国画系。十年之后,他毅然去职离乡,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这一路前行并不容易,却也使他对求学机会格外珍惜。
在此漫长的逐梦之旅中,王文平深刻体悟到人生的起伏与不确定性。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每一次的挫折或许都是命运的另一种馈赠,为他的艺术之路增添了更多的磨砺与沉淀,也成为了他生命成长的宝贵财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曾经的挫折与困难,都化作了他前行的动力,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2006 年,王文平从中国美院毕业,开启以画笔描绘人生的全新征程。初到杭州,现实的压力如汹涌潮水般向他涌来,经济的窘迫成为他首要面对的难题。他凭借仅有的积蓄和四处借来的资金,租下一间工作室,踏上创业之路。创业初期,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负担房租和生活开销,为维持生计,他四处应聘却屡屡碰壁,无奈之下他选择摆地摊卖画。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他用一幅幅画作倾诉着自己的艺术梦想。摆地摊的日子里,他如同执着的行者,当他别出心裁地将画装裱起来,吸引路人目光。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他幸运地招到了学生,画作也被越来越多人发现、欣赏、收藏。
人生的困境往往是成长的契机。王文平在困境中坚守。他明白,“有阳光便会有阴影”,即使身处绝境,也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转机往往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艺术之悟
画家的综合素养与赏画之道
王文平对艺术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坚信真正的画家应是全方位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犹如艺术大厦的四根支柱,缺一不可。真正的画家是对文化、历史、哲学认识的综合性体现。在他眼中,画家不仅要有精湛的绘画技巧,更应是文史哲的通才,能在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中畅游,汲取无尽营养。他认为中国绘画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根基的坚守,正如大树离不开深厚的土壤。
“民国时期的画家们,因接受全面的传统教育,作品充满深厚内涵,如陈酿美酒,越品越香。”
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诠释着这一理念,每日沉浸于读书、写诗、练字、弹琴、下棋、品茶、焚香等活动中,如虔诚的修行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艺术修养。他深知这些看似与绘画无关的活动,实则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他的艺术心田,为绘画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活力。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王文平明白,只有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感悟,才能赋予作品真正的灵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艺术并非仅仅是外在的形式,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内涵。“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王文平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对于赏画,王文平有着独特的见解。
“真正的赏画能够感受笔墨的呼吸,从而滋养生命。赏画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当我们凝视一幅画时,要用心去感受画家的笔触、墨色的变化,仿佛能听到笔墨在纸上的呼吸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画家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感受着画家的情感与思想,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一幅好的画作,就像一首无声的诗,能够引领我们走进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心启未来
在艺术与哲思中前行
王文平从古老的《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养分,在他的绘画中,阴阳之道贯穿始终。墨色的浓淡、线条的刚柔相互交织,演绎着阴阳的和谐共生之美。浓墨如阳刚之力,赋予画面厚重与深沉;淡墨似阴柔之美,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线条的挺拔有力与侧锋皴擦的柔和相互映衬,恰似阴阳的互补与平衡。在生活中,他亦遵循道学理念,以平常心看待人生起伏。他深知人生如四季更替,有阳光明媚的春夏,也有寒风凛冽的秋冬,困境只是暂时,如同黑夜过后必将迎来黎明。他以水的品质自勉,水虽柔弱,却能以柔克刚,滴水穿石。面对困难时,他如水流般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追求艺术梦想。
他明白,万物皆有其道,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王文平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王文平的生活充满诗意与艺术气息。他以“九一居士”自居,用九种形式架构起他的生活方式。读诗写诗,在文字世界感受诗意流淌;绘画练字,在笔墨间领悟书法韵味;弹琴,借音符抒发内心情感;下棋,于黑白棋子间思考人生棋局;品茶,品味生活的苦涩与甘甜;焚香,在袅袅青烟中寻找内心宁静……这些都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他将这些点滴都融入绘画作品,使每一幅画都成为心灵的映照,富有思想内涵和顽强生命力。
生活如同一幅未完成的画卷,我们都是自己生活的画家。王文平用艺术的笔触描绘着生活的美好,感悟着生命的意义。他深知,每一个细微的瞬间都蕴含着无尽的奥秘。“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在乎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王文平在艺术的旅途中,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让生命在艺术的滋养下不断成长。
王文平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他的画作注重意境营造,如高超的魔法师,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笔触勾勒出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将观者带入宁静致远的世界。在笔墨运用上,其线条刚柔相济,墨色浓淡相宜,每一笔都蕴含深刻哲理。浓墨之处如山峰雄伟,展现画面厚重深沉;淡墨之处似云雾缥缈,营造空灵悠远氛围。笔法细腻灵动,中锋用笔线条挺拔有力,侧锋皴擦巧妙表现山石质感纹理。每一幅画都是他与自然的对话,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
王文平说:“中国艺术界应该回归真善美的本质,画家们如守护灯塔的卫士,坚守艺术底线,创作出富有内涵和思想的作品,而非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华丽。”
墨色的浓淡、线条的刚柔,不仅仅是绘画的技巧,更是道的阴阳之理在纸上的生动演绎。
当我们凝视王文平的画作,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心跳声。那山峦起伏,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沉稳;那云雾缭绕,让人的思绪随之飘荡。花鸟之间,生命的灵动与和谐,它不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启迪和灵魂的滋养。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