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为冰雪经济再添一把“火”
“尔滨”为冰雪经济再添一把“火”
◎ 记者 俞叶飞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已出现降雪,开启“降温模式”后,多地开始为冬季旅游市场“造势”。
不少旅游企业利用双十一等营销节点,推出了丰富的产品和预售优惠活动。据悉,春秋旅游举办线下旅游嘉年华,推出300余款特惠产品,产品类型涵盖滑雪追光、海岛温泉、小众目的地、文化古迹、反向旅游等。同程旅行新增超百条“取暖旅游”路线,既包含海南、云南等传统冬日旅游热门目的地,也有周边短途旅游新品;途牛旅游则推出了冰雪、文化、候鸟等多个主题系列产品。
此外,吉林将结合各地不同资源优势打造差异化冬季旅游体验;西藏也将在“冬游西藏”活动期间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所有A级景区(寺庙景区除外)免费游览、旅游运输企业客运价格不高于旺季价格的50%等,同时还将对旅游团队给予一定补贴;第九届亚冬会举办地哈尔滨更是借赛事推出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在“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宠客”服务、监管护游等十个方面实施提升。
据了解,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将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目前,相关竞赛场馆已通过验收、各项赛事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冰雪运动旅游持续火热,哈尔滨的街头巷尾已是浓浓的“亚冬氛围”。作为上一个冬季的爆款城市,在第九届亚冬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尔滨”向全世界敞开怀抱,发出诚挚邀请。
以特色冰雪旅游打造经济增长点
日前,国新办举行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哈尔滨亚冬会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冰雪体育盛会。
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经过多年不断创新与发展,培育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国雪乡”、漠河北极村等一批驰名中外的景区景点,冰雪旅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1月1日,我国“最北滑雪场”漠河北极滑雪场开启新冰雪季首滑,拉开黑龙江冰雪旅游大幕。“在‘最北之地’滑雪,凉爽又刺激!”辽宁游客张超全副武装,在雪场尽情驰骋。近年来,“神州北极”漠河凭借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吸引越来越多背包客前来“找北”。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很多当地村民变身为民宿及餐厅老板、导游和摄影师。
“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在漠河市北极村开民宿的史瑞娟笑着说,现在冰雪旅游刚开始,民宿生意就十分火爆,已有游客提前预订了明年元旦和春节的客房,“新民宿也在抓紧建设,希望能给更多外地游客营造舒适的住宿环境”。
2023年至2024年冰雪季,黑龙江冰雪游火爆“出圈”,被人们热情地称呼为“尔滨”。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体验“万人蹦迪”,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感受雪上“速度与激情”。数据显示,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黑龙江接待游客1.2亿人次、旅游收入171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22%和553%,均创历史新高,有力拉动消费内需,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信心。
作为黑龙江的“明星景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不断创新“整活儿”,今年7月推出大型室内冰雪项目“梦幻冰雪馆”,把本是冬季限定的快乐延伸至四季。
2024年至2025年冰雪季,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园区设计和建设将充分融入亚冬会元素,整体面积扩大到100万平方米,总用冰用雪量达30万立方米,创历届之最,打造更为璀璨夺目的冰雪主题乐园,为亚冬会增光添彩。
记者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日前,黑龙江印发相关方案,将于11月8日开启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聚焦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发力,巩固拓展冰雪旅游综合效应,发挥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擦亮“冰雪之冠·大美龙江”冬季旅游品牌。
今年,冰雪大世界的面积将从上个冰雪季的81万平方米扩展到100万平方米,冰雪大滑梯数量将从16条增加到24条;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的3个滑雪场将首次实现“三山”联网,为国内外滑雪爱好者提供一卡在手、畅滑“三山”56条雪道的体验和服务。哈尔滨将以“约会哈尔滨 冰雪暖世界”为主题,举办国际冰雪节等品牌活动,推出“梦幻冰城”等12条主题城市旅游线路。
着力推动冰雪旅游服务大提升
冰雪旅游热度逐渐升高,目前各大雪场已进入“开板”倒计时,滑雪度假村、室内滑雪场也成为双11“囤货”的热门之选。飞猪数据显示,热雪奇迹推出了499元起全国8城“酒店住宿+滑雪场门票”通兑套餐等多款新品,截至目前,其在飞猪平台官方旗舰店的活动成交额比去年“双11”全程还要高出30%。万科松花湖度假区等知名滑雪度假村推出可以自选住宿时长的“住宿+滑雪”套餐,部分热门套餐的预约率已达到40%以上。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平台冰雪相关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20%,热门景区包括了玉龙雪山、亚雪驿站十里画廊、中国雪乡、广州热雪奇迹、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郑州银基冰雪世界、西岭雪山、太湖龙之梦冰雪世界、南山滑雪场和成都热雪奇迹等。而且,南方游客对滑雪的热情似乎更高。
后冬奥时期,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升温,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显著提升,为冰雪运动推广注入了新活力。冰雪场地设施突破了季节和地域局限,质量不断提升,类型更加多元,形成了覆盖全国、四季布局的良好态势。
亚冬会举办期间正值冰雪旅游旺季。为更好满足游客需求,今年11月8日至明年2月28日,黑龙江省将启动新一轮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在“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宠客”服务、公共设施、监管护游和全球推广十个方面实施提升行动。
优化旅游供给方面,黑龙江计划推出“逐梦亚冬”等八大类主题旅游线路,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升级“哈尔滨-亚布力-雪乡-牡丹江”冰雪旅游大环线,串联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雪乡、镜泊湖等知名景区景点。
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黑龙江加快构建“快进慢游”交通体系。航空方面,增开至中国香港、东南亚和东北亚的国际航线,开通哈尔滨至漠河、抚远等省内串飞航线。铁路方面,增加重点旅游枢纽城市列车班次,扩容“林都号”“伊春号”品质旅游专列线路。公路方面,改造升级亚布力至雪乡公路,新建公路驿站、观景平台和停车区;增加景点区间车、定制客运线路供给,完善“车等人”旅游交通接驳服务。此外,还将评选一批星级民宿,推出“林海雪原”等特色民宿。升级“一键游龙江”小程序,上线“旅游便民地图”。
“国际赛事的组织,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王晓光是哈尔滨市接待办接待处副处长,其另一身份是亚冬会执委会运动会服务部餐饮住宿宗教服务专班负责人。在政府接待部门工作20多年,他自信接待政务团组、安排食宿“手拿把掐”。但去年8月当他到杭州亚运会开启为期两个月的学习,还是被国际大型赛事的标准化、专业化震惊到,“其复杂程度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为守护好亚冬会参赛运动员、技术官员在哈期间的美好“食”光,王晓光带领团队充分借鉴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餐饮服务的成功经验。目前,专班以保障亚冬会各客户群餐饮需求为出发点,体现亚洲餐饮特色,弘扬中国和龙江美食文化,综合各参会国的饮食文化,在确保食品安全和口味丰富的同时,把运动员餐品风味确定为东亚风味、东南亚及次大陆风味、欧陆风味、中餐风味和清真风味共5种,赛时每天20小时连续供应四餐,每天每餐主菜均不重样,7天一循环。“届时,锅包肉、溜肉段、改良版的东北炖菜也会端上运动员餐桌,彰显黑土地独特的饮食文化。”他透露,目前运动员接待酒店的服务保障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打造最优旅游环境方面,黑龙江将实施“十大监管护游行动”,在交通秩序、旅行社和导游、旅游购物等领域,加大监管护游力度;推行“十大涉旅行业诚信自律公约”,引导旅拍、研学、汽车租赁等新业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同时,黑龙江正在完善景区、机场、车站、酒店、商场等场所多语种标识及接待导览设施,制定外籍人员支付结算、预约购票等便利服务措施,让外国游客“进得来”“游得好”。
亚冬会举办期间,黑龙江还将在运动员村、冰雪大世界等地开展黑龙江非遗体验、冰上杂技表演、共度元宵佳节等系列活动。在确定36家接待酒店基础上,开放宾馆、民宿、大学等社会住宿资源,共享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满足赛事和旅游需求。
随着亚冬会的临近,冰城换新装,场馆展新颜,专业细致的服务保障体系得以全面构建。作为“双亚冬之城”,哈尔滨抢抓这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契机,以谋赛带动谋城,用奋进之笔兑现精彩办会承诺,书写“城建答卷”,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着力“全覆盖”到打造“高品质”的精彩蝶变。
(部分数据及素材来自新华社、中国旅游报、黑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