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贸与美食文化的“双城记”
国际商贸与美食文化的
“双城记”
在浙江的大地上,义乌与青田一个是闻名遐迩的“世界超市”,一个是充满欧式风情的侨乡,在国际美食发展的道路上都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美味不分国界
义乌,这座以商贸闻名、“建在市场上”的城市,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成长为世界贸易的重要节点。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义乌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如今,这里汇聚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多名客商常驻。庞大的客商群体,催生出40余家特色鲜明、由外国人经营的国际餐厅。这些餐厅犹如一个个文化交流的窗口,让人们不出义乌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在义乌国际贸易城附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街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土耳其烤肉到印度咖喱,从韩国料理到中东甜品,这里应有尽有。在国庆假期,义乌推出包括义乌天地、悦桂坊、南山里、金融商务区在内的“购物 + 美食”特色体验街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吸引游客达233万余人次。
而青田,作为中国著名的侨乡,拥有33万华侨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华侨们在海外的经历,为青田带来了丰富的国际元素和美食文化。据统计,青田拥有超过百家的西餐厅,人均咖啡消费量超过90杯,酒庄、西餐厅、咖啡吧等达600余家,葡萄酒西餐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6万人,哈蒙(西班牙知名火腿)年交易额3亿元,红酒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青田西餐产业的繁荣,西餐已然融入了青田人的生活日常。青田还积极推动“商贸+旅游+文化+生活”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如侨博会、咖博会等,不断提升青田西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美食+”带火城市IP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是国际美食的汇聚地。北京的国际美食节,如燕京啤酒文化节中的国际美食区,引入德国香肠、印度咖喱、泰国冬阴功等异国风味,成为国际美食文化交流平台,吸引大量游客。国际美食节在丰富市民和游客味蕾体验的同时,也对当地文化传播有着积极影响。在美食节上,不同国家的美食摊位往往会融入本国的特色文化元素,比如印度美食摊位的传统服饰展示、泰国美食摊位的泰式舞蹈表演等,这些元素让北京民众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加深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也向外展示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包容文化。同时,三里屯、望京等区域因使馆区和国际商务区的存在,汇聚了大量日本料理店、韩国烤肉店、意大利餐厅等,满足不同人群对国际美食的需求。
广州,凭借广交会吸引大量国内外客商的优势,促进了国际美食发展。在广交会周边和市区商业区域有众多国际美食餐厅。建设六马路更是特色国际美食街区,汇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美食,吸引众多食客。此外,广交会期间的国际美食交流也让广州的国际美食文化更加丰富。而广州举办的各类国际美食节,对于文化传播意义重大。美食节上,各国美食的展示与品尝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交流。例如法国美食节期间,除了品尝精致的法式大餐,还能欣赏到法国的艺术展览、音乐表演,这些都促进了法国文化在广州的传播,同时也让广州的开放包容文化得以展现,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深入了解广州。
上海,国际化程度极高,外滩、新天地、陆家嘴等区域有大量高档国际美食餐厅,提供正宗法国大餐、意大利美食、日本料理、美式牛排等。而且,上海经常举办国际美食节、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像上海国际美食展,汇聚全球美食品牌和企业,为市民带来美食盛宴,推动国际美食文化发展。国际美食节期间,上海多元文化的氛围愈发浓郁。各国的美食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从美食制作工艺的展示到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如意大利美食节中的披萨制作教学与罗马文化介绍、日本美食节中的寿司制作体验与日本茶道表演等,都使上海市民和游客更深入地领略到各国文化,也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传播出去。
乌鲁木齐,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缘优势明显。这里举办的国际烹饪大赛,吸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国内各地名厨交流,促进新疆特色饮食文化与国际美食融合。当地餐厅融合各国美食特色和技法创新菜品,同时,中亚、西亚等地区的特色美食如烤羊肉、手抓饭、馕等也随处可见,还有融合当地与国际风味的创新美食。国际美食相关活动对于乌鲁木齐来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契机。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有美食的交流,还有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展示,如中亚国家的传统手工艺展示、民族舞蹈表演等,让乌鲁木齐成为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加深了国际社会对新疆地区丰富文化内涵的认识,也促进了本地文化与国际文化的相互了解。
哈尔滨,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中央大街有许多俄式餐厅,如华梅西餐厅,红菜汤、罐焖牛肉、大列巴等俄式美食正宗美味,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期间,更是汇聚大量国际美食,在展示冰雪魅力的同时促进国际美食文化传播。国际美食在哈尔滨的发展与传播,成为了哈尔滨文化传播的独特途径。例如在俄罗斯美食文化节上,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展示、民间音乐演奏等,让哈尔滨市民近距离感受俄罗斯文化魅力,同时也将哈尔滨独特的冰雪文化与历史文化传递给更多国际游客,使哈尔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据独特地位。
以“舌尖”带动“脚尖”
义乌和青田在国际美食推动文旅发展上有着共同的经验,即充分利用自身独特资源。义乌借助商贸往来带来的人口流动,青田依靠华侨资源,二者都积极融合国际元素,发展出具有特色的国际美食文化。
在举办国际美食节等相关活动以促进文化融合与发展方面,其他城市可以从义乌和青田以及国内其他成功案例中获得诸多启示。首先,要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美食节中。比如义乌可以将其丰富的商贸文化与国际美食节相结合,在美食节现场设置展示小商品发展历程的区域,或者在美食摊位的设计中融入商贸元素,使游客在品尝国际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义乌独特的商贸文化魅力。青田则可以围绕侨乡文化做文章,在美食节中展示华侨在海外的生活场景、历史故事,通过美食与文化的双重吸引,让游客更好地了解青田。
其次,要重视美食文化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在美食节策划上,要注重文化体验环节。像北京在国际美食节中展示各国特色文化元素、广州在美食节期间举办文化展览和表演、上海在国际美食活动中开展美食制作教学与文化介绍、乌鲁木齐在美食相关活动中呈现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展示、哈尔滨在美食文化节上展现俄罗斯建筑风格和民间音乐演奏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范例。通过让游客参与到文化体验中,能使国际美食节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
展望未来,义乌和青田有望在国际美食文化交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通过持续创新美食体验、加强国际合作与宣传,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为全球游客带来更精彩的美食文化盛宴,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 记者 王 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