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趋势

“五一”文旅消费释放强劲动能,
四大特征勾勒市场新图景

  “五一”文旅消费释放强劲动能,

  四大特征勾勒市场新图景

  随着“五一”假期落下帷幕,各大旅游平台陆续发布的消费报告勾勒出文旅市场的火热图景:国内旅游人次和消费规模创三年同期新高,县域游、品质住宿、自驾游、跨境游成为拉动市场的四大引擎,折射出消费升级趋势下文旅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县域游逆袭成“顶流”:小城崛起改写旅游版图

  当热门城市迎来客流高峰,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反向而行”,将目光投向藏于山水之间的宝藏县城。美团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80%,浙江桐庐、安徽怀宁、湖南新化等兼具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的县域,成为一线城市居民追寻“松弛感”的首选地。去哪儿平台搜索热词中,“反向”“人少”“冷门”稳居前列,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超六成订单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

  据交通网络的数据统计,县域游按下“加速键”。随着高铁、高速公路向低线城市延伸,三四线城市游客渗透率显著提升:途牛数据显示,六盘水、葫芦岛、漳州等客源地出游人次同比增幅均超70%,大同、营口等地用户出游热情高涨。值得关注的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首次购买机票的比例同比增长30%,19-22岁大学生与60岁以上老年群体成为县域游新主力,前者偏爱“青春毕业游”,后者钟情“慢节奏康养游”。

  “县域游的火爆不仅是客流转移,更是消费理念的转变。”携程研究院分析师指出,县城正从“过境地”升级为“目的地”,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小而美"的沉浸式体验——浙江云和梯田的农耕文化节、安徽凤台的淮河非遗展演、江西婺源的乡村市集,让游客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同时,深度触摸地域文化肌理。

  品质消费升温,高星酒店成出行“刚需”

  与以往追求性价比不同,今年五一游客更愿为“品质感”买单,高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全面超越经济型酒店。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四星级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54%,五星级酒店增长28%,均高于低星级酒店24%的增幅;去哪儿平台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高星酒店预订增幅达50%,江苏、浙江小城居民消费升级意愿尤为突出。

  品质需求还催生了“住宿即目的地”的新趋势。飞猪平台上,含高星酒店的周边游套餐预订量呈三位数增长,上海佘山深坑酒店、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等兼具地理标识与服务体验的高端酒店,成为家庭游、情侣游的首选。定制游市场同步爆发,5-10人小包团预订量同比激增超80%,北京胡同深度游、西藏神山圣湖定制线等产品供不应求,折射出游客对“去标准化”体验的追求。

  “消费逻辑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本质是文旅需求从观光型向度假型的升级。”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分析,高星酒店的火爆并非单纯价格敏感型消费,而是游客对住宿环境、服务品质、在地体验的综合考量。例如,广东开平碉楼景区的文化主题民宿,将非遗体验、在地美食融入住宿服务,客房入住率较普通民宿高出40%。

  公路网络的完善与消费升级,推动自驾游呈现"量质齐升"态势。携程数据显示,全国人均租车消费同比增长24%,平均租车时长延长至4天,异地自驾订单占比达85%,80后、90后群体贡献76%的订单量。飞猪平台上,云南普洱、浙江金华等地租车预订量同比翻倍,超大城市周1-2小时车程的"微度假"目的地在假期中段热度飙升。

  自驾路线偏好显现鲜明地域特色:西南地区“贵州环线自驾”热度涨幅达233%,318川藏线环比上涨125%;东部沿海的山东半岛环岛游、浙江沿海高速风景线成为热门;西北的青甘大环线、新疆独库公路等长线自驾备受资深玩家青睐。马蜂窝数据显示,超60%游客在自驾中主动探索小众景点,“顺路打卡”博物馆、乡村咖啡馆等新业态,形成“主目的地+N个微场景”的复合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在自驾游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美团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新能源租车订单占比达35%,充电桩搜索量同比增长120%,浙江、江苏等地已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打消了游客“续航焦虑”。“自驾不仅是交通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位自驾川藏线的游客表示,灵活的行程安排、自由的探索空间,让旅途本身成为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境游双向复苏,文化体验驱动深度交流

  本次假期成为跨境游复苏的“试金石”,出入境市场呈现双向增长态势。携程数据显示,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义乌位列热门目的地前三,其中义乌入境游订单增长60%,“老外拖行李箱采购”成为社交平台热梗。境外游客消费需求从观光转向深度体验,"当地美食体验"类订单量同比增长6.8倍,成都川菜工坊、广州早茶品鉴等沉浸式活动备受青睐。

  出境游市场同步回暖,订单量同比增长20%,日本、韩国、泰国居热门目的地前三。途牛数据显示,跟团游与自由行人次分别增长为18%、23%,“一地深度游”取代“多国联游”成为主流,游客平均在单一目的地停留天数增加1.5天。服务升级成为出境游新卖点:中文导游、合规用车、24小时管家服务等配套产品预订量增长30%,亲子研学、医疗旅游、高尔夫度假等细分品类增速超50%。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助推跨境游升温:中国对6国实施免签政策、离境退税覆盖更多城市,叠加新航季国际航班加密,形成“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从客群结构看,美国、韩国、日本稳居入境客源前三,澳大利亚游客量增幅达1.5倍;出境游中,“Z世代”游客占比提升至45%,更倾向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海外见闻,带动“打卡式旅游”向“体验式传播”转变。

  四大特征背后,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

  “本次假期,文旅消费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系统性升级。”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陈妙林表示,县域游的火爆反映了城乡文旅资源的再平衡,高星酒店与定制游的增长印证品质消费崛起,自驾游与跨境游的趋势则彰显技术进步与开放政策的双重效应。

  当前,各地正加速布局“文旅+”新场景:音乐节、非遗市集、国潮展览等沉浸式活动成为引流利器,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全国举办各类文旅节庆活动超2万场,拉动餐饮、零售消费增长超40%。“未来竞争将聚焦于‘差异化供给’与‘精细化服务’。”该专家建议,景区与城市需深挖在地文化基因,打造“不可复制”的体验场景,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服务链条,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

  随着暑期档临近,文旅市场有望延续火热态势。当“诗与远方”回归日常,这场始于五一的消费热潮,正为全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本文数据来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钱江晚报、人民网浙江频道等)


江南游报 趋势 00007 “五一”文旅消费释放强劲动能,
四大特征勾勒市场新图景
2025-05-08 江南游报2025-05-0800006;江南游报2025-05-0800008;江南游报2025-05-0800009;江南游报2025-05-0800010;江南游报2025-05-0800016;江南游报2025-05-0800017;江南游报2025-05-0800013;江南游报2025-05-0800014;江南游报2025-05-0800020;江南游报2025-05-0800021;江南游报2025-05-0800022 2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