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以绘画的方式讲述20年文化建设故事
浙江以绘画的方式讲述20年文化建设故事
◎ 记者 刘 青 通讯员 祝融融 供图 浙江省文联
“今年是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是文化精品丰收、文化研究丰硕、文化保护丰实的20周年,也是浙江文化产业、文化阵地、文化传播、文化人才全面发展的20周年。展览用绘画的方式,让观众可以感受到这20年间浙江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浙江人民满满的精神风貌,也可以看到浙江文艺界全面发展的精神风貌。”近日,文润之江——“新时代 新征程”浙江重大题材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正在浙江展览馆展出,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回望浙江大地上的思想之光、实践之路与创新之变,感慨地说。
本次展览共展出的61件美术精品力作,皆由浙江美术名家及青年新锐艺术家创作,汇聚浙江美术界老中青艺术力量,涵盖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等多种形式,分“蓝图引航”“光华霞举”“逐梦征程”三个板块,丰富多维地展现了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年来的重大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中攒动的人群、“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交接欢呼的瞬间、“良渚论坛”时外国友人对五千年文明的感慨……这些浙江文化建设20周年的重大事件,都被艺术家用画笔记录了下来。他们或聚焦重大文化地标拔地而起的时代印记,或捕捉农村文化礼堂里的欢声笑语,或描绘良渚文化、宋韵文化、上山文化等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或渲染之江大地上的精神共富图景。
顺应时代、顺应题材,做当代文化的调整
一走进展厅,《文化兴邦——八项工程》版画便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和其他传统版画相比,这幅版画从尺寸到色彩、从造型到语言,都显得非常不一样。
“在刚开始创作时,我们还有一点担心。因为题材比较重大, 创作时间也比较紧张,如何从浙江文化建设20周年如此丰硕的成果之中挑选出典型的案例,也成了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鲁利锋表示。
最终,鲁利锋及团队成员根据文化建设“八大工程”——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确定了八个主题内容:“在甄选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化建设的具体成果,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典型场景来具体反映浙江文化建设20周年的点点滴滴。”
这样的回望也出现在了版画《光影竞风流——建设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象山影视城》 之中,从横店影视城的广州街、秦王宫再到象山影视城的襄阳城,从导演看显示器的瞬间再到灯光师忙碌的身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设计学院造型基础(附中美术)教研室主任沈玉佩和其他团队成员以横店影视城、象山影视城为例,捕捉到了浙江文化产业促进工程蓬勃发展的各个关键节点。
沈玉佩透露:“所有文化产业背后,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我们所想要描绘的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真正投入的状态,无论是动作、神情还是神态,我们都进行了反复修改。”
历史现场与艺术表现的双向奔赴
站在《互鉴——举办“良渚论坛”》 油画面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何红舟和杭州画院(杭州油画院)副院长汪文斌回忆,当时他们一直纠结:哪个场景才能更好地展现良渚5000年文明历史的风采?
自2023年起,连续举办两届的“良渚论坛”已经吸引了109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嘉宾参与,逐渐成为全球文明对话大平台、“一带一路”交流大舞台、中华文明展示大窗口。“当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来到良渚,如何通过一个场景,融入他们对5000年文明的回望与期冀?”通过对良渚文明的再一次梳理,何红舟和汪文斌决定把目光转向“良渚论坛”嘉宾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那场采风之行。
在第二届“良渚论坛”开幕当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也正式开馆,同步举办的还有“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作为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在浙江文化建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展览自然也不能错过。
如何通过一张画梳理横跨筹备十几年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邬大勇坦言,很难。“在构思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草图的修改。刚开始我们想在画的背景上呈现出从宋一直到明清的各类经典画作,但第一稿出来之后,许江院长提了很多意见,他建议不如只放三张中国传统绘画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品,以此高度凝练‘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本身的意义。”邬大勇回忆道。
在乡村中找到诗和远方
以文化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也是浙江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从改变人居环境到建设“精神家园”,文化的力量在浙江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显得愈发重要。
《春山有约——人文乡村建设》《文化的力量——深入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展厅之中,有多幅作品展现了“八项工程”实施20周年来乡村的精彩蝶变。
如何将乡村旅游建设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展现文化的力量?
在创作之初,浙江省油画院画师甘晟和同伴思索着。经过重重的考量,他们决定将作品的背景设定在科技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不同装扮、不同年龄的观众们通过投影,不仅能够欣赏到下乡的戏剧,也能感受城市中机器人带来的朝天热火。
此次展览既是回望来时路的全面总结,更是对踏上新征程的深情召唤,通过61件作品,观众们探寻着浙江文化发展的基因密码,也感受着文化润物无声、向善向美的力量。
“通过多彩的答卷,我们在展览中发现,文化不仅点亮精神,也点亮经济,点亮山川。文化不仅仅是软实力,要能转化成经济的硬实力。”许江说。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