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文明旅游

文章导航

  一票感乡愁

  【游海拾贝

  ◎范平(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高级导游员)

  案例背景:

  台湾旅行的第七天,我们的行程是从花莲北上宜兰。通常旅游团队大多是乘坐旅游大巴走苏花公路,这条公路沿太平洋海岸而建,沿线可以观赏到无敌的海景与崖壁风光,但由于地质原因该公路时常发生塌方事故甚至导致车辆失事跌入汪洋,因此也有“最美丽的死亡公路”之称。近年来,台湾官方出于安全考虑,要求所有旅行社团队的游客不得乘坐大巴而必须改乘苏花铁路的小火车前往宜兰。

  笔者正遗憾将错过这一条世界闻名的海岸景观公路时,台湾导游甘甘发到我们每人手中的一张火车票却成功地转移了我的注意力。整张车票仅如大拇指大小,淡黄色的票面上清晰地印刷着这次将搭乘的车次信息。手持着这张袖珍的小票,脑中却陡然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诗中用“邮票”、“船票”等具体的意象所传递出的无形的乡愁,在我手捏这张车票时竟有了清晰的共鸣。

  出发点的新城车站小而老旧,却保持着异常的干净,水泥地面一尘不染,闪烁着红绿色LED灯的低矮的车次信息屏,让我们如同置身于祖国大陆中西部的小型火车站中。窄窄的铁轨上迎面开来的铁皮小火车,带来了一股浓浓的怀旧感。车厢内淳朴整洁而温馨,在车厢前壁上钉着一块铭牌——“唐荣制造中华民国六十九年”。屈指算来,这辆小火车已经服役三十八年了。

  对文化的追溯,对乡愁的感怀,是我们在宝岛台湾绕不过去的情节,也突然明白了我们的父辈们为什么始终对台湾有一种不一样的情绪。感谢余光中老先生,虽然他于2017年12月14日离开了人世,但他留下的那首《乡愁》将永远打动着两岸同胞的心。

  专家评析: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批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看似突然,但这次被网友们称为“诗与远方终于结合在了一起”的变革其实早已是大势所趋。文化和旅游本来就不分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已是文化和旅游业界普遍的共识。

  台湾游,对大多数大陆同胞来说,可能都是一场圆梦之旅。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余光中先生作于上世纪后期的《乡愁》更是给很多大陆同胞增加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凝重的思念情绪。在这种强大的文化牵引下,台湾旅游成为解开这一情结的最好方式,两岸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也用这种方式在延续融合。案例中作者油然而生的乡愁情结正是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文化触动。

  旅游,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文化认知与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而与此同时,文化也正在通过旅游这一最佳载体实现着进一步的传播与传承。

  ◎徐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副教授)


江南游报 文明旅游 00004 2018-05-31 江南游报2018-05-3100013;江南游报2018-05-3100012;江南游报2018-05-3100014;江南游报2018-05-3100015;江南游报2018-05-3100016 2 2018年05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