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之父”韩美林:
让我受益一生的养生功法
![]() |
![]() |
“福娃之父”韩美林:
让我受益一生的养生功法
年愈80的韩美林先生在当年的获奖感言中特别提到:“我马上就80岁了,但我的头发95%都是黑的,我的眼睛视力还是1.5、1.2.”。而在央视的《人物新周刊》也曾播出访谈录:“韩大师从心所欲”。面对全国观众,这位亟富“年轻态”的画家,头无白发,脸无皱纹,声高语清,活力四射……他道出笃行数十年之养生秘诀——“懒人操”。
数十年坚持习练“懒人操”
“懒人操”是这位中国“福娃之父”数十年坚持的保养方法。据说,韩先生年轻时偶遇一位老道,两人相见甚欢。老道遂向其秘传养生操一套。因操在床上做且不费力,故大师称之为“懒人操”。如今,韩先生依然满头黑发,脸上皱纹不多,看书不用戴老花镜,身材保持得依然很好,而且头脑反应敏捷也特别爱说笑话。听韩先生说,自己从10几岁到80多岁从来没感冒过。最近,韩美林先生还以82岁的高龄又喜得贵子,足以说明老人家的身体素质。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懒人操”的庐山真面目吧。
“懒人操”共六节:
第一节,伸懒腰。晨醒之余,双手反握床架,舒展身体,伸懒腰若干次。如此,既可松筋骨,又可通经络,还可活气血。
第二节,排浊气。实际上,此即呵浊气,古称“鼓呵”:低头吸气鼓胸至满,抬头张口呵出浊气。韩美林的做法是:向右侧卧,屈左腿至胸前,双手托之,深呼吸若干次。如此,可使体中一夜之浊气,既从口腔呼出,又从肛门排出,其云,此谓“两头出气”也。《云岌七签》卷三十四辑录了“彭祖导引法”。其中第八节是:两小腿抬起,弯曲至胸,双手抱膝,用力压胸,同时吸气;双手放松,下肢略放,同时呼气。
第三节,劲梳头。用木梳或牛角梳使劲梳头。开始别太使劲,适应了便可逐渐加力。纵有白发、脱发者,日梳百遍亦有利无弊。若使用当代新科技产品——远红外纳米梳,效果或许更佳。
第四节,乱搓脸。将双掌搓热,在脸上随意乱搓,此“混沌搓”之谓也。大师特别指出,不必按照由下到上、由内而外之类的常规。重复路线、规定动作,反倒易使肌肤常受同向挤压而皱纹滋生。
第五节,摩双耳。用两掌将双耳反复摩搓若干次。耳部穴位称耳穴。其形似一倒悬之胚胎,对应诸脏器与部位,可谓“牵一耳而动全身”。全面摩耳,将有利于疏经通络,融贯气血,调节全身,投入小而产出大。缥缈道人《按摩十术》中的第九术“启耳”与此类似。其做法是:双掌轻压外耳道36次,掩耳,以指弹敲后脑枕部(鸣天鼓)36次,同时,上下齿相叩36次。
第六节,敲大椎。大椎系要穴,位于低头时颈后最凸之骨下,即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常以虚拳击之,对松解肩颈有所裨益。
有人也许会问:“懒人操”每节当做几何?大师未言。其实,混沌,无定规,方能“从心所欲”。至于规律,那还是有的。一般来说,健身操每节至少要做24下;时间充裕者,不妨多做一些。关键不在于做几下,而在于天天做。
韩大师之“懒人操”,其实就是按摩操。按摩,又称推拿,其手法有按、摩、推、拿、揉、捏、搓、擦、捶、拍等多种,旨在通过穴位之局部刺激,通经络、活气血、强免疫、抗衰老、改善与促进新陈代谢。按摩之重要功能在活血。据研究,在人体的1平方毫米皮肤上,静态时开放的毛细血管仅约10根,热敷后升为50根,按摩后则陡增为300根。
韩美林坚持“懒人操”数十年如一日,收效自然不菲。该操之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字:懒、乱、持。懒即轻松,乱即混沌,持即坚持。既可在床上做,也可不在床上做。只要做,便有益,不必拘泥于时间和空间。
习练中国书画有助长寿
跟坚持做操一样,韩先生对于艺术的追求也从未间断,他每天都要坚持创作十几个小时,他认为,中国的书画艺术有助长寿,“外国的画家都活得很短,而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让人提气,许多书法家都能活到100岁。”
韩先生还将艺术家的浪漫天性带到了现实婚姻中,他曾透露:“在生活里拌一点艺术构思,不需要太多,放进一点就够。”韩先生曾在夫人飞机降落后,捧着一块裹着纸巾的烤白薯,再插上机场花园摘下的小野花,便迎接回家的爱人了。接过花的夫人,发现纸巾里是块依然烫手的烤白薯,不禁被这般“朴素”的浪漫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