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宁波

聆听千年小镇的前世今生
探寻千年古刹的未解之谜

  聆听千年小镇的前世今生

  探寻千年古刹的未解之谜

  ◎ 记者 周 聪/文  洪国峰/摄

  在距离宁波市中心20公里,有一座拥有2500年的建域史,2200多年的建县史,1200多年的县城史的小镇——慈城。曾经,越王勾践在这里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复仇雪耻;秦始皇从这里登高望海,祭拜天地,寻求不老之药。这座小镇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从浙东小县城一跃成为闻名天下的文化之乡、进士之乡、慈孝之乡。慈城的成长是世代先民辛勤耕耘的结果,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如今,慈城仍留有旧城址全长十余里,拥有居民近两万,二十多条小街,一百多条小弄。当你走进这座古城,深邃凝重的人文气息就会迎面扑来,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古代县城跳动千年的脉博……

  慈城古县衙

  在中国古代,有资格筑“城”只有县级以上政权机关所在地,慈城,在两千年前便是“县治”的所在地。现存的县衙是根据清光绪年间慈溪县志上的原图修缮重建的,是江南地区迄今唯一现存的古代县衙。

  沿解放路往北,尽头便是慈城古县衙,从照壁大门往里走,经过仪门便是大堂,大堂是县衙的主体建筑,这里是知县办公、审理案件、举行重大典礼及迎送上级官员的厅堂。古代清廉官员也将大堂叫做“亲民堂”。值得一提的是,在仪门和大堂之间的甬道上立着一块石碑,刻着“公生明·廉生威”,这六字出于古代一篇著名的三十六字《官箴》,是中古历史上不少清官廉吏的座右铭。现如今,这六个字也经常被引用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稿中。通过宅门便是二堂,2002年,考古专家在做现场挖掘时,在这里发现了一条长长的古甬道,目前展现在外的是部分砖步道,是古县衙最为珍贵的古迹。只是现在甬道上被洒满了硬币,令人唏嘘。

  在古县衙东侧,一座“贪”的雕像令人印象深刻,它长着龙头、狮尾、牛皮、麒麟身,传说中原是天界的一种神兽,生性贪婪、横行四方,吃尽了飞禽走兽、金银珍宝,结果因为贪吃被活活烧死。与之相呼应的,入口处的照壁大门上也刻着“贪”的图案,“里应外合”,意喻告诫世人,尤其是当官者不能有贪心,贪得无厌者必定会自取身亡。可能是为了强调贪的后果,雕像的右侧还凿了一个铜钱状的大门,进门时会有种“钻进钱眼里”的感觉,里面是历代贪官的塑像,牢笼前的三把匝刀以及白绫门的白绫,颇具震慑力。这里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主题文化园。

  慈 湖

  在慈城古县城东北角,有一处江南山水书院式园林风格的县城花园,它就是慈湖。慈湖开凿于唐朝,慈湖的历史,可以说是今日慈城的一部起源史。

  “慈湖”原叫“阚湖”,是为纪念三国时期的阚泽,后南宋著名学者杨简隐居慈城,筑室湖畔,于谈妙涧畔建屋讲学,世称“慈湖先生”。他说:“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既然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当然也要以慈名湖,取名“慈湖”,一直沿用至今。

  湖的东南面有一座“师古亭”,意思是师古法今,向先贤学习,为民众造福。

  慈湖的美,有着时光流逝的痕迹。走进慈湖,穿越千余年历史文脉,感受其源远流长的人文底蕴。不管何时来到这里,慈湖总可以让人忘却时间流逝,静静地看,慢慢地思,犹如置身尘世之外。

  保国寺

  距离慈城10公里不到,在灵山、马鞍山之间的山坳中,古木掩映,宁波市保国寺在此屹立千年。与其它以宗教性质为人所熟知的寺庙不同,保国寺因其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而闻名。

  寺中主要殿宇建于三层台地之上,沿中轴线自南向北有天王殿、大殿、藏经楼等,其中,尤以“千年大殿”北宋大殿最能代表保国寺建筑精华。

  一座寺庙为什么能以建筑而闻名?建筑的特色又在哪里呢?且看。

  首先,大殿在建造过程没有使用一枚钉子。抬头细看大殿的天花板,其结构的复杂程度令人惊叹,所有的柱子全凭精确的榫卯使斗拱巧妙衔接,将建筑物的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

  其次,大殿的大梁极其隐蔽,曾经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无梁殿”,所以大殿也被人们称为“无梁殿”。那大梁“藏“在哪里呢?其实“机密”就在前槽天花板上,古人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如此巧妙的设计,着实让人们难以发现梁架所在。

  最后,也是最令人费解的是大殿“鸟不栖,虫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至今这种奇怪的现象都无法被解释,人们称之为“四大之谜“。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专家们通过监测、考察,也仅仅只能猜测,或许是梁柱的木材含有特殊的香味,使得虫鸟畏避,也或许是大殿的构造因通风性能良好产生一种超声波,使得虫鸟不敢接近,或许是寺庙所处的环境湿度较高,使得蜘蛛吐丝困难,也或许是大殿顶部镂空的设计以及极佳的透气性让大殿难以积尘。然而,猜测依旧只是猜测,不是定论。而我们却从中窥探到了古人熠熠生辉的智慧。

  如今的保国寺是文化遗产中的精粹,是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点。寺内已无香火,因寺院建在小山上,周围有大片的香樟树,还有小亭子,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周末到这儿来爬山的市民也有很多。


江南游报 宁波 00005 聆听千年小镇的前世今生
探寻千年古刹的未解之谜
2018-11-29 江南游报2018-11-2900007;江南游报2018-11-2900008;江南游报2018-11-2900010;江南游报2018-11-2900009;江南游报2018-11-2900014;江南游报2018-11-2900016;江南游报2018-11-2900019;江南游报2018-11-2900020;江南游报2018-11-2900021;江南游报2018-11-2900013;江南游报2018-11-2900015 2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