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文明旅游

文章导航

  【文旅观察·专家评】

  【编者按】2018年是文化和旅游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文化和旅游终以“诗与远方相结合”的方式予人无限期待。“文旅新时代”,诗与远方能否完美组合?能否真正铸就创新力、驱动力和生产力并存的“行业引擎”?皆是让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走得更好、更远、更自信的检验标准。我报特开设《文旅观察·专家评》专栏,邀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徐辉副教授,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剖析与评论,深层解读文旅融合时代,我国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和新变化。

  让中西文化在“英语角”碰撞与融合

  ◎童海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翻译/英文高级导游员)

  案例背景:

  2018年11月21日晚18:00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出境领队实训室响起了悦耳的音乐声,陆陆续续地走进一些穿着校服、制服的学生,他们来自学院旅行社管理系国际导游专业,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艺术系空乘专业,烹饪系西餐烹饪专业、酒店管理系等。

  大约20分钟后,4名分别来自加拿大、俄罗斯、芬兰的外籍教师到场。外教亲切友善地与学生们交谈,嘘寒问暖。他们甚至能直接喊出不少同学的英语名字,可见他们应该是这里的常客。整个教室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围坐着来参加英语角的学生,四位外籍教师也很自然地各自加入了一个小组就座。

  18:30,“这里是旅行社管理系第六期英语角活动,本次活动的讨论主题是:旅行。”随着国际导游专业的两位大一新生的开场白,本次活动的帷幕拉开了。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Group Discussion(小组讨论)。每小组的组员分别与外教一起用英语分享自己最想去的旅行目的地。外籍教师挨个询问每一位学生,学生们也很乐意回答。虽然交流过程中掺杂着东北口音、广东口音,甚至掺杂着各类肢体语言、表演等,学生们使尽浑身解数尽可能让外教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为Public Speaking(公众演讲)。每小组由外教推荐,派出代表上台与大家分享自己最向往的旅行目的地,并简单介绍最中意此地的原因。也有很多积极的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发言。有些平时课堂表现相对平凡的同学,也感觉在这里找到了另一片展示自己的天地。

  既然是活动,就肯定要突破常规课堂的模式。每次英语角的活动都少不了游戏环节。四位外教和四位学生代表被分成外教和学生两个小组,互相比拼。大家背对着屏幕,由台下学生用英语对屏幕展示内容进行描述(但描述中不可以出现答案),台上的外教和学生抢答,先说出正确答案一方获胜。看似很难的美国自由女神像,巴黎凯旋门,印度泰姬陵在学生的巧妙描述和不失时机的演绎中纷纷被成功猜出。

  英语角也融入了一些外国人常玩的游戏。这个环节叫做20Questions(20道问题)。规则为每一位外教心里想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城市名字,由学生提问,答案只能为yes或者no,看20个问题后,学生是否能猜到答案。这个环节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来缩小答案范围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重要挑战。另外,学生的知识积累也会影响到竞猜的成功率。有一名外教的答案居然是河南登封,少林寺所在地。看来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也非常深入。

  最后一个环节是“The Dream Fragments”(梦的碎片)、主持人宣读屏幕上的几个看似毫无相关的英语单词,有台下学生自行用这些词来创造一句话。最后由外教评出优胜者。当屏幕上显示出“China”“weak”这道题目时,好几个同学几乎同时“拍案而起”,大声说道“China is no longer a weak country”,(中国不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在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0:30左右,主持人宣布结束,外教纷纷发言总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在拍摄团体照之后,还有些学生抓紧机会和外教聊天,不肯离开……

  专家评析:

  当下,国际旅游业正迭代式发展,社会对国际化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对旅游人才的要求更是日益提升。如若仅在课堂上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能力,这显然是杯水车薪。捷克著名教育家约翰·阿摩司·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曾指出:学习一门外语,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通过各种感官联合汲取知识,以便能用较少的劳动力去增强记忆力,获得较多知识与技能。据悉,旅院的国际导游专业经过几年摸索,已形成一个有英语专任教师、外籍教师、学生三位一体架构的“英语角”新模式,并已显现出其辅助教学方面独有的特质与功效。

  由于大部分的中国学生比较腼腆,在英语角交流时,会因为觉得自己英语欠佳而产生些许自卑心态。所以在活动中,教师应尽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其在之后持之以恒,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简言之,无论是提高语言水平还是收获一份与他人相处的从容亦或是练就人前发表演说的镇定自若,都能让其成长。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英语角里的主题一定都跟西方文化有关。而事实上,英语角只是一个平台,学生完全可以将“中国元素”作为话题用英语展开讨论,如:中秋节与月饼、端午节与粽子等。用英语讨论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们收获一份文化自信。有这样一句话“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事物都有两面性),文化的碰撞兴许会引发冲突,但亦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徐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


江南游报 文明旅游 00004 2019-01-10 江南游报2019-01-1000012;江南游报2019-01-1000013;江南游报2019-01-1000014;江南游报2019-01-1000015;江南游报2019-01-1000016;江南游报2019-01-1000017;江南游报2019-01-1000018 2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