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匠人匠心

文章导航

  青砖黛瓦,绿藓石板,在细雨小巷中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浅笑嫣然;戴望舒的一首《雨巷》描绘出了多少人梦中江南的样子……烟雨朦胧的江南,离不开的是那抹淡雅娴静的纸伞。

  作为汉族的传统雨具,油纸伞的使用历史已余千年。中国制伞历史悠久,而追查来源却众说纷纭。

  及至唐朝,随着中内政流的增多,油纸伞传到日本、朝鲜,及越南、泰国、老挝等周边亚洲国度和地域,结合外地的风俗及文明,又有了各自的作风和称号。比方,日本就将油纸伞称为“唐伞”,如今仍然是舞、艺伎的标志性配饰,和茶道扮演必不可少的道具。

  曾几何时,油纸伞做为一种中国人普遍运用的生活用品,全国各地都有消费制造,油伞作坊就和裁缝铺一样寻常可见,至上世纪70年代,普通城市家庭都还能见到运用油纸伞。而80年代后,受现代工艺的冲击,机器化消费的金属骨架尼龙布伞逐步取代了传统手工制造的油纸伞。


江南游报 匠人匠心 00009 2019-03-28 江南游报2019-03-2800008;江南游报2019-03-2800013 2 2019年03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