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根据以往的经验,像咸亨酒店这些知名的品牌,在市场化运营的影响下,大多已经失去了土生土长的味道。但是去绍兴了解美食文化,如果绕开咸亨酒店却多少觉得有一些不完整。咸丰酒店是一家三开门面的餐馆,门外用青石雕塑的孔乙己吸引了不少游客争相与之拍照,我想这也许是出于对清末下沉知识分子科举制的牺牲者的一种同情吧,但或许也只是对现代雕塑艺术的一种趋附。
孔乙己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这种符号经常会冷不丁出现在生活中。孔乙己手中的茴香豆,却在绍兴美食里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鲁迅在孔乙己里说:“鲁镇的酒店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的大柜台,柜台里预备着热水,可以临时温酒……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多花一分钱,便可买一碟竹笋,或茴香豆,作下酒物,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这就是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
不过,咸亨酒店早已成了历史陈迹。如今的咸亨酒店,据说是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而建的。进门倒有一个曲尺型的的大柜台,上面挂着“太白遗风”青龙牌。柜台上有朴拙的陶制酒坛,马口铁制的窜筒、醇香的加饭酒和好多盘子,分别盛着油闷笋、煮花生、盐水虾、茴香豆等下酒小菜。这些都能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时代。
不过依旧有着很多与时俱进的风味菜点。
绍兴黄酒我之前有介绍过,趁热的喝,味道更加醇和。咸亨酒店的茴香豆和平时超市里买到的还是不一样的。它带着些卤汁,吃起来是软而韧,香且鲜。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绍兴的梅干菜。不管是闷肉还是烤虾。都能在鲜香融合里创造出新的让人难忘的味道。
街巷里的小食铺,可能会更多一些地道的味道。比如尝一尝糟醉。糟醉源于民间。相传 2000 多年前, 糟菜以酒糟作为调味主品,酒糟是制作黄酒后的副产品,香气浓郁,甘鲜醇厚,益味和雅。
再来一碗焐饭,将菜置于饭中,蒸至饭香菜熟,原始朴实,没有精细的加工,刻意的雕琢。通过饭菜合一的加热,原汁原味,清香、清 鲜、清甜、清纯,各种杂糅,便有了独具特色的口感。
在绍兴寻找美食,就会发现文化印记是绍兴菜里的重要特色。绍兴为古越人聚居的中心和越国古都,所以绍兴菜里可以品出文化的馨香。
在这个文化里谈及绍兴饮食最多的似乎就是陆游了。
说到陆游,我们会想到沈园,会想到那一段凄婉的爱情。而除去对感情的怀念。陆游远走他乡时念念不忘的,还有故乡的村蔬俚味。所以他有“十年流落忆南烹”和“例缘乡味还忆乡”的感叹。
在四川时,他见秋风起,写下了“空怅望,脍美菰香”的《双头莲》。自礼部罢归,再回到山阴家乡归隐,开辟园圃,植竹种菜,于是许多家乡的佳肴美蔬都在他的诗里涌现。
“莫笑放翁颠,歌呼覆酒船。双螯初斫雪,珍鯗已披绵。”他认为家乡菜肴中的蟹鳌和糟鲞鱼又鲜又白,为时人所羡。“菘芥可菹芹可羹”,说的是大白菜、芥菜可以作腌菜,芹菜可作羹。“唯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食荠十韵》)诗人对遍地生长的荠菜和它天然的美味更为欣赏。陆游不仅遍尝故乡的风味,有时更自己下厨制作。“今日山翁自治厨,佳肴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饭罢戏示邻曲》)说明他自烹的烤鹅和野鸡汤是颇有特色的。至于“自摘金橙捣脍齑”,更形象地反映了他亲手在做曾被隋炀帝夸赞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说明陆游也是一位业余烹调高手。《陆游集》中《剑南诗稿》,陆游的饮食诗词大约有三百首左右,而直接歌咏故乡的饮食诗词将近二百首。
添加了文化为佐料的绍兴美食,既满足了味蕾的享受,又满足了对于绍兴文化的想象。走在充满时代气息的街口,或许生活每一天都在改变,“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只是变与不变也不过在短暂的认知中而已。水乡、酒乡、鱼米之乡和名士之乡,无一不是天造地设的自然秀气所孕育,也无一不是久远深厚的越文化所成就。